分享

悼亡三首原文|翻译|赏析

 老刘tdrhg 2016-05-18
       导读
  这三首诗是梅尧臣为悼亡妻而作。第一首是总写悲痛之情。第二首则作具体刻画。第三首以“问天”形式,写出爱情之专与悲哀之深。全组诗情真意切,深入浅出,以最平最淡之语,达最深最浓之情,表达最明白,而又最耐人回味,是言情的杰作。
  梅尧臣的夫人谢氏,于天圣六年(1028年)嫁给梅尧臣为妻,当时梅尧臣二十六岁,谢氏二十岁。庆历四年(1044年),梅尧臣与妻子乘船返汴京,七月七日至高邮三沟,谢氏死于舟中。这三首诗是梅尧臣悼念亡妻谢氏之作,写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
  原文
  其一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⑵!
  我鬓⑶已多白,此身宁⑷久全?
  终当与同穴⑸,未死泪涟涟⑹。
  其二
  每出身如梦⑺,逢人强意多⑻。
  归来仍寂寞,欲语⑼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⑼此销磨⑽。
  其三
  从来有修短⑾,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⑿其年?
  忍此连城宝⒀,沉埋向九泉!
  注释
  ⑴十七年:梅尧臣与其夫人谢氏于天圣六年(1028年)结婚,至庆历四年(1044年)妻子去世,一共十七年。
  ⑵捐:抛弃,舍弃,丢弃。长捐:这里指永远失去。
  ⑶鬓[bìn]:本指耳边的头发,这里代指头发。
  ⑷宁:难道。
  ⑸同穴:同葬
  ⑹涟涟:泪流不止的样子
  ⑺身如梦:指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的状态
  ⑻强意:指勉强与人寒暄周旋之意。
  ⑼精爽:指精神。
  ⑽销磨:同“消磨”,逐渐消退。
  ⑾修短:寿命的长短。
  ⑿假:挪借。
  ⒀连城宝:指爱妻谢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