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龙囤与播州杨氏的故事

 zsw77792 2016-05-18

遵义海龙囤与播州杨氏的故事~

贵州新目标 2014-12-17

新微友点标题下方“贵州新目标”关注本频道


《杨家将》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从杨令公一直讲到杨怀玉整整讲了七代。杨怀玉之后呢?明初著名学者宋濂作《杨氏家传》,说杨延昭的儿子到广西为官,将其子杨贵迁过继给播州(即今天的遵义)杨昭为子,“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


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杨家将的后代真的到了遵义吗?



实上,这本《杨氏家传》并非杨家将的家族史,而是另一个杨家——播州杨氏的传记。当时,杨氏子弟在国子监读书,请宋濂写了这本书,并把家族出身附会名门以提高声誉。其实,播州杨氏本身也是一个武功赫赫的家族,从唐代杨端到明末杨应龙,一直是遵义的实际统治者。海龙囤,正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图为海龙囤全貌

海龙囤位于遵义市西北25公里处,北距娄山关40公里,居群山之巅,四面陡峭,壁垒森严,左右环溪,仅山后羊肠小道一线可以攀登。它是中国乃至亚洲难得一见的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

险峻的海龙囤关隘遗址


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南邵土司反唐攻占播州,山西太原人杨端率兵收复,从此世袭播州。公元907年,朱温灭唐,杨端忧愤致死,却开启了杨家在这片土地上长达700多年的历史,其传袭之久远,胜过任何一个中原王朝。杨端,也成为庞大的遵义杨氏家族的始祖。


图为杨端平叛进军路线


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南侵,四川宣抚使吴曦投降,杨端十三代孙、播州安抚使杨粲率师讨伐。还未出兵,吴曦已被处死。杨粲向朝廷贡战马300匹,黄金白银上万两充作抗金军资并上疏建议北伐。


图为杨粲墓


此期间,杨粲东讨西伐,武力统一播州并将统治版图扩大到四川一部。对内实行比较稳定的宽松开明政策,倡导推行文治,加快了播州的文明进程。同时振武治军,组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劲旅。这套治军之术成为播州杨氏赫赫武功的基础。


杨粲墓位于遵义龙坪区永安乡


文,杨粲长孙。时值蒙古兵大举南进,兵临四川。杨文命副将率兵一万赴石洞峡击退蒙军,并上疏朝廷防守滇桂一线。其策未被采纳,而后蒙古兵进军路线果然如杨文所料。杨文遣将派兵出川抗元,屡战屡胜。1257年,蒙古大军兵锋已到大方黔西一带,杨文在龙岩山将原有的“穆家寨”扩建加固,增修“养马城”、“养鸡城”等形成体系,又和附近的“娄山关”、“鼎山城”互相呼应,这就是海龙囤的由来。忽必烈见播州防御严密,绕道播州。直到宋亡,播州还在杨氏手中。


图为海龙囤朝天关


明万历年间,播州已经在杨氏手里传了二十九代,传到杨应龙手里。杨应龙调集役夫工匠8万人,用了4年时间扩建城堡宫室,筑前后十二关,在山上围筑坚壁巨垒。各关之间石墙相连,城墙随山势绵延,气势雄伟。《明史》称为“飞鸟腾猿,不能逾者”。

可惜的是,历史总是喜欢开玩笑:播州杨氏统治,正是砸在这位将海龙囤弄得坚不可摧的杨应龙手里。


杨应龙修建的宫殿遗址,宫殿已被明军烧毁


应龙与四川重庆地方发生矛盾,后来演化为军事冲突,被朝廷视为叛乱。杨应龙一度围攻贵阳,修建甲秀楼的贵州巡抚江东之因兵败被免,抑郁而终。1600年,明廷倾全力调8省24万军队分8路发动“平播之役”。相持两月,播州各地关隘相继失守,杨应龙只好带领1.7万人马退守海龙囤,在这块狭小的土地上,双方集中了百万之众展开大战。其中战斗人员明军24万,播州军16万。因海龙囤山势险峻,积储足恃,苗兵悍勇,明军苦战114天,最后夜袭成功,杨应龙自杀,明军将海龙囤付之一炬。这就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从此,播州土司制度结束,将播州分设遵义平越二府,遵义府属四川管辖,平越府拨入贵州。


从焚烧所遗,依稀可以想象当时战况的激烈


为当初明军的一把火,海龙囤木质建筑已被焚毁,但城墙、关隘、水牢、马道等遗迹却保持完整,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军事城堡。对专家而言,它是一部研究中国中世纪军事政治技术工艺的档案,对普通人而言,却是一个值得凭吊和游览,兼具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的好地方。


每到春天,杜鹃开放的时节,海龙囤也是一个赏花好去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