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松州古城之旅【图文】

 mrb8 2016-05-18
松潘,古名松州,四川省历史名城,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

西门户”。县城进安镇,海拔2849.5米,距省会成都335公里,距州府马尔康431

公里,“九环线”西线沿岷江纵贯全县,九寨黄龙机场距县城仅17公里。早6.30

从成都茶店子客运站出发,下午1点多就到了,路况比地震前好多了。

    

 

     在汽车站对面安排好住处,来到松潘的街上,从成都经汶川到九寨,黄龙

都要走这条路。

    西行几百米就看到松州古城楼。松潘是我国古代地处边陲的军事重镇,是内

地与西羌吐蕃茶马互市的集散地,有“高原古城”之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在

今川主寺镇建立湔氐县,为松潘地区县级建置之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唐朝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者前往长安求婚。使者路过松州,被州官扣押,

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人入侵,唐都督韩咸战败,唐太宗命吏部尚书统

军抵达松州,经川主寺一役,唐军大胜。松赞干布返藏后又遣拾使臣送黄金以求

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古城楼前

塑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雕像。

 

 

大唐松州自古以来即为川、甘、青三省商贸集散地,有“川西北重镇”、

“边陲重镇”、“战略要冲”之称。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唐松州是旅游

九寨沟、黄龙、大草原等重要景区的必经之地。

  松潘古城有门七道:东曰“觐阳”、南叫“延熏”、西号“威远”、北作

“镇羌”,西南山麓者称“小西门”,外城两门,东西向称“临江”、南北向

称“阜清”。各城门以大块平行六面之条石拱圈,使顶部呈半圆形,门基大石

上镂有各种雕图案,别具匠心,耐人寻味。

    古城城垣全长6.2公里(其中外城垣长1.37公里),但是上古城门观览门票也忒贵了60元,松潘的物价也普遍贵。

    因历史的原因, 松潘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曾被誉为“川西北文化走廊”,也是阿坝州民族结构和民族文化的缩影。全县有各种民族11个,其中藏族、汉族、羌族和回族数量最多。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建筑、风物、习尚在相互融合的同时,又保持各自的个性,形成了松潘独特、悠久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古城步行街上。

    松潘城内,小桥流水,景观独特,一条湍急而清澈的河流从松潘古城的东端穿过环城路向西流,在切过中央大街后,转往南流,从南城门左侧流出松潘古城,使得整个松潘古城顿时活泼生动起来。尤其河两岸的人家,依着河岸在河面上架起古意盎然的竹楼,欣赏远山近水,非常写意。

 

    一座藏式风格的廊桥,横跨在小河上。

 

    步行街的尽头是这座南熏门。

     古城面积不大,不用两小时就可走遍,城墙外又见那条小河,河边多有些藏式建筑,仿佛在告诉我,这是阿坝州的西藏。

 

四川松州古城


松潘,古名松州,四川省历史名城,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

西门户”。县城进安镇,海拔2849.5米,距省会成都335公里,距州府马尔康431

公里,“九环线”西线沿岷江纵贯全县,九寨黄龙机场距县城仅17公里。早6.30

从成都茶店子客运站出发,下午1点多就到了,路况比地震前好多了。

    

 

     在汽车站对面安排好住处,来到松潘的街上,从成都经汶川到九寨,黄龙

都要走这条路。

    西行几百米就看到松州古城楼。松潘是我国古代地处边陲的军事重镇,是内

地与西羌吐蕃茶马互市的集散地,有“高原古城”之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在

今川主寺镇建立湔氐县,为松潘地区县级建置之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唐朝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者前往长安求婚。使者路过松州,被州官扣押,

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人入侵,唐都督韩咸战败,唐太宗命吏部尚书统

军抵达松州,经川主寺一役,唐军大胜。松赞干布返藏后又遣拾使臣送黄金以求

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古城楼前

塑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雕像。

 

 

大唐松州自古以来即为川、甘、青三省商贸集散地,有“川西北重镇”、

“边陲重镇”、“战略要冲”之称。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唐松州是旅游

九寨沟、黄龙、大草原等重要景区的必经之地。

  松潘古城有门七道:东曰“觐阳”、南叫“延熏”、西号“威远”、北作

“镇羌”,西南山麓者称“小西门”,外城两门,东西向称“临江”、南北向

称“阜清”。各城门以大块平行六面之条石拱圈,使顶部呈半圆形,门基大石

上镂有各种雕图案,别具匠心,耐人寻味。

    古城城垣全长6.2公里(其中外城垣长1.37公里),但是上古城门观览门票也忒贵了60元,松潘的物价也普遍贵。

    因历史的原因, 松潘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曾被誉为“川西北文化走廊”,也是阿坝州民族结构和民族文化的缩影。全县有各种民族11个,其中藏族、汉族、羌族和回族数量最多。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建筑、风物、习尚在相互融合的同时,又保持各自的个性,形成了松潘独特、悠久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古城步行街上。

    松潘城内,小桥流水,景观独特,一条湍急而清澈的河流从松潘古城的东端穿过环城路向西流,在切过中央大街后,转往南流,从南城门左侧流出松潘古城,使得整个松潘古城顿时活泼生动起来。尤其河两岸的人家,依着河岸在河面上架起古意盎然的竹楼,欣赏远山近水,非常写意。

 

    一座藏式风格的廊桥,横跨在小河上。

 

    步行街的尽头是这座南熏门。

     古城面积不大,不用两小时就可走遍,城墙外又见那条小河,河边多有些藏式建筑,仿佛在告诉我,这是阿坝州的西藏。

 

离奇的松潘古城
2011-05-09  文摘报   位于中国西北角的松潘古称松州,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代。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唐求婚未允,率兵攻打松州,促成了后来的唐番连姻文成公主进藏,使大唐西部边关保持了近百年的稳定局面;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松州、潘州二卫,后并为松潘卫,从此有了“松潘”之名。中国的古城不少,却没有像“大唐松州”这样离奇的。

    西门在山顶,高城五百米

  在人们的印象中,几乎每座城池的城墙与城门都分布在高差不大的一个水平面上。然而,松州古城的西门却建在古城西侧山顶,垂直出古城500米。这在我国现存的古城中绝无仅有。历史上,松州最初修筑的城墙,西沿山麓、东跨岷江,古城左侧西山无防御工事,敌兵由西侧山麓来犯,城内防御状况尽收眼底,形成易攻难守之势。为解决这一问题,明英宗正统年间,负责松潘兵备的主将将城墙分别从东南两侧山脚延筑至山颠,并增筑了西门,至此形成了“西门在山顶,高城五百米”的离奇景象。

  城墙翻山过,形状似屋顶

  松州古城的内城并不是四边形,而是五边形,犹如一座房子。西门至东门、西门至南门两段城墙沿山脊而筑,长度几乎相等,如等腰三角形的两腰。远远望去,“两腰”将古城西门高高撑上云端,犹如屋脊,给人巍峨之感。让人惋惜的是,在文革中,这两段城墙的损毁十分严重,现在只能看到当年雄伟的痕迹。

  没有护城河,只有穿城河

  古时,几乎每座城池的城墙四周都建有护城河,目的是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而松州古城却一反常理,没有护城河,只有穿城河。历史上松州地处边睡,为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战乱之际,蕃兵时常围攻古城,导致城内断水。明嘉庆年间,松潘总兵何卿主持增筑外城时,将原本沿着古城东侧山脚流淌的崛江人工改道,将河道凿为“Z”形,使氓江穿城而过,及时解决了因敌人长期围城,城内断水之困,同时也给古城消防取水带来了方便。此作法在中国古城建筑史上极为罕见。

  城砖有名字,糯米桐油粘

  你见过砖上凿有编号与姓氏吗?在松州就可以见到。“上窑蓝氏贰贰伍”,松州古城几乎每块城砖上,都标凿有类似的编号和造砖人姓氏。这种严格的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不能不令人惊叹!

  筑城所用粘合剂更奇,是以桐油、糯米、石灰混合熬制而成。这种粘合剂历经千年而不腐,时间越长越牢固。在水泥没有发明前,本地不出产糯米的情况下,古松州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古老运输方式,从数百里外运进数十吨糯米用于制作城砖粘合剂,更是显示了古人坚韧不拔的干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