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郧国断想

 三元晒书台书库 2016-05-18

三  元

郧国,周王朝早期分封的姬姓国,在随枣走廊的最南端,有涢水(古称“清水”)穿过,今为湖北省安陆市有称郧国为郧子国,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西周早期的封国是两字国,如齐国、鲁国、陈国、郑国、楚国、秦国、吴国、随国等。周王朝时期,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边缘蛮国称。如楚国,有“南蛮”的说法,“楚子”的称道。尤其是公元前704年楚国的熊通“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称“王”(楚武王),受到天下及诸国的责骂。二是对封国之下大夫二级国的称谓。作为姬姓国,是不可能加的,否则在规制和礼仪上说不过去。因此,郧国,不能说是郧子国至于有说郧子国的,只能是后来人的说法。

追寻郧国的历史,可以说是成于周,灭于楚,烟消于秦只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现状中去体会,在考古发现中去寻找,在纷繁的史籍中去辩析,在系统地审视历史进程中去把握。

三千多年前,周武王姬发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其前就在湖北大冶有一个很大的铜绿铜矿。考古认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一座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汉代开采和冶炼的古铜矿遗址,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9世纪公元1世纪, 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地表积存了约40万吨古代炼铜渣,是一处规模庞大,保存完好,埋藏丰富,延续时间长的古代矿冶基地。商周时期,铜是最重要的战略资,礼器、兵器都出自于铜。因此铜绿山冶炼出来的铜在殷商时期就有经信阳北上至殷都安阳,在周王朝经随枣走廊过南阳北镐京(西周)、洛阳(东周)战略通道,就如当今的107国道。周王朝初年这条战略通道的沿线封国是姬姓诸国,如随国、曾国、郧国等等,随枣走廊的出土文物考古发现充分说明这点。同时,围绕这条战略通道所发生的历史故事亦能印证这点。楚武王时期,三次攻打随国,为的就是要控制铜绿山的铜资源,同时要获得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随国处于铜绿山至洛阳战略通道的中间节点位置,当时很强大,同时青铜的冶炼技术很高。楚武王称王,这是逾越周朝礼制的大事,强大的姬姓随国就是不认可,还带头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和谩骂。楚国以此为借口攻打随国。前两次攻打,由于随国的城池高大,军队素质高,武器精良,无功而返。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第三次攻打随国,逝于出征的途中。楚国的将士们化悲痛为力量,一举屈服了随国。史实证明,自此以后楚国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兵器生产和青铜器冶炼上发展迅速,奠定了楚庄王的霸主地位。

楚国的灭国运动始于楚武王时期,标志性事件是公元前741年灭掉了今荆门市境内的权国,世界上第一个实施。楚文王继位后,于公元前688年借道邓国灭掉申国,第二年顺手牵羊灭掉邓国,随后灭掉息国,霸占了息夫人(陈国公主)为王后。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非常漂亮,楚成王的母亲。在这些灭国按照权国的模式实施县治在湖北省博物馆,摆放着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大型编钟,在编钟里有一件醒目的铭文礼器,是公元前433年楚惠王送给曾国侯乙的精美青铜器这就说明楚武王时期攻下随国,但没有灭掉随国,实施县治,而是兼容屈服,取得相应的利益,主要包括铜绿山的铜资源与周王朝共享,得到随国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等。姬姓国的“尊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是没被灭国很重要的因素。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近300年,占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半。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占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到过郧国,郧国侯辛护送楚昭王到随国。这就说明在楚昭王、楚惠王时期,“姬姓”随国、郧国、曾国是存在的,与楚国的关系很友好。那么郧国到底是灭于何时,应该说是公元前433年以后的故事了

楚国有八百年的历史,楚庄王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是强国,非秦即楚是当时的客观现实状况。楚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是,楚国的历史却不清不楚的,史实是好些楚王是号表示出生时间,如楚昭王就是“?—公元前479年”。原因是秦灭六国,对灭国的简牍没有进行保护,而是有意识的毁灭,简牍在冲天大火中化为了灰烬随后的“焚书坑儒”又进一步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荆门博物馆《郭店楚简》如是说:自‘焚书坑儒’后,流传于世的先秦古籍,除秦国典籍外,均基本灭迹。我们不能够苛求秦人,因为“四灭其史”是历史的定律,首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再者先秦的简牍在战火中是极其脆弱和微不足道的,“楚王好细腰”的章华台何在?“八百里”阿房宫何在?“世界第一”的圆明园何在?就是现代的阿富汗古迹,叙利亚古建筑又能够怎样?

春秋末年,居住在长江、淮河下游的吴国和居住于长江中游、汉水流域的楚国是一对死对头,“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左传》)。吴王阖闾采纳伍子胥的策略,在经过长达数年的对楚骚扰后,于公元前506年发起了对楚国的攻击。吴军先是沿淮河西进,然后改走陆路,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对楚军展开猛烈的进攻,取得辉煌的胜利,史称“柏举之战”,这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然后一路追打楚军,到“清发”(今湖北省安陆市),涉“清水”(涢水),走“雍澨”(今湖北省京山县),过汉水,直捣楚国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于是就演绎出“伍子胥鞭尸”的历史故事,迫使楚国第二次迁都,由荆州纪南城迁到汉水上游的宜城。

郧国故都何在?按照洛阳至铜绿山大通道的地理走向来论,郧国故都应该在随枣走廊的延长线上,涢水东岸一个叫做夏家寨的地方。

夏家寨是殷商遗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地势比四周要高,东侧有条河,经义堂好石桥注入涢水。据说北面还设有烟火台。从遗址发掘的断层和文物来论,具有屈家岭文化的特征。在这里向东是经过高家寨通向铜绿山的大道,后来随着云梦泽的变迁逐步西移至云梦。向西南是经过虎乳岩渡口过涢水到达晒书台,通向楚国郢都的大道。也就是说以夏家寨是三条大道的交叉点。打开《湖北省安陆县地名志》(1982年10月内部资料),大部分的村落为“塆”,其中有少数称“寨”的,如果以夏家寨为中心,北上有聂寨(洑水)——土寨(洑水)——会寨(赵棚)进入应山,还有就是走向西北的沿涢水走向的土寨——胡家寨进入应山平林(随枣走廊);东行的有高家寨进入云梦;西去的有寨北头(晒书台·巡店)——肖家寨(棠棣)——张家寨(木子)——何程寨(巡店)进入京山。这就应该是三条古大道在安陆境内的基本走向。

春秋时期在郧国境内所发生的主要有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青铜走向路线,春秋时期全程。铜绿山——云梦——夏家寨(郧国都城)——聂寨——土寨——胡家寨——随枣走廊——南阳——洛阳。

第二件事情:虎乳斗子文。斗子文出生于公元前700年左右楚武王时期,其母亲为郧国侯之女,其父是斗伯比,斗子文是私生子,出生以后遭遗弃。虎乳岩(南城仰棚)就是虎乳斗子文的地方,系红石陡岩约30米高,上伸下缩。斗子文后来成为楚成王时期的令尹。

第三件事情:公元前506年11月18日——11月29日爆发的春秋时期最大的战争“柏举之战”路线。麻城——应山——会寨——土寨——夏家寨——虎乳岩(涢水东渡口)——晒书台(涢水西渡口)——肖家寨(棠棣)——张家寨(木子)——何程寨(巡店)进入京山——郢都(纪南城)。其中涢水东渡口虎乳岩就是吴军追上楚国兵,发生战斗的地方。

第四件事情:公元前488年左右孔子周游列国到晒书台。河南息县——应山——会寨——土寨——聂寨——夏家寨——虎乳岩——晒书台。晒书台位于涢水西岸的4米高台,面积约5000平方米,殷商遗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层堆积为八层,下四层是商晚期,上四层是周早期。孔子团队渡涢水上岸是,不慎将竹简掉进水中,捞起后置于台上晒,后来人们称此台为晒书台。

笔者1998年调到李店镇工作,最感意外的一件事情就是“安云公路”从李店走过,通过班车,即安陆—李店—魏店—曾店—云梦。

    2015年秋天,笔者到云梦义堂南参观“黄香文化园”,黄香是中国二十四孝之一。谈到孝子,朋友就给我讲了义堂北316国道“好石桥”的来历。有一位孝子,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成人。后来母亲和河对面的一位和尚好上了,经常通过一座木便桥过去。这位孝子感到“对不起自己的父亲”,有一次趁下大雨涨水的时候就去把木便桥给毁了。这样一来,母亲就经常的长吁短叹的,后来也就病倒了。这位孝子感觉到不把桥搭起来就“对不起自己的母亲”,后来人就把这桥称作“好石桥”。黄香文化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斗子文的,

国学大师易中天说:“从春秋到战国,这五百年历史是绑在战车上前行的。”审视铜禄山的发展历史,思辨华夏历史的发展历程,夏家寨就是随枣走廊的最南端,在这里向东南的大道走过始皇大帝南巡的浩荡车辕,向西南的大道,回响着吴楚大军的金戈铁马,走过春秋霸主吴王阖闾、军事家孙武、谋臣伍子胥回荡着素王孔圣人的的谆谆教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