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平稀世之宝:客家土楼陈坑八角楼

 369蓝田书院 2016-05-18

      广东饶平最具文化底蕴的土楼听捷楼,位于该县饶洋镇陈坑。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该楼造型是仿八卦的形状,楼间也仿三爻而设计成三进,一二进为平房,第三进联接外墙为三层半楼房,形八角,高三层,俗名八角楼,分36间。特意在楼坪中心处打水井,以象征太极两仪阴阳鱼之鱼眼,供楼内各家汲水,既合理,又方便。有《听捷楼序》为记。传说当时风水先生在看风水时,当八个方位定下的时候从八角和楼门处飞出九只喜鹊,预言此楼建后要出九个进士。结果被言中。真乃机缘巧合!当时年节必贴的楼门对联是:听从遗训,复兴修追,想创建楼基,架象装成钟瑞气;捷报佳音,琏应永环,期星平世界,人文振起继芳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饶平老上饶陈坑文惠公《残丹集诗词》中,内有《甲申年筑楼》及《仁康宫古榕》等诗。《甲申年八月初十筑楼作》中写道:“胜地潜藏几历年,蜘蛛结网是天然。岗峦缠辅来龙远,堂局宽平四望平。曲曲溪迴为带绕,苍苍林外对峰连。仁康自此成楼发,永保安康福禄绵。”诗中的甲申年指清顺治元年(1644),诗中的楼指陈坑八角楼现名为听捷楼。听捷楼当初因为地处“蜘蛛”穴上,所以仿蜘蛛网,建成一座“八角形”楼。差不多在写此诗的同时,陈坑文惠公在《榕》(即仁康宫大榕树)中写道:“古榕培植几千年,百丈喜荫透碧天。甲拆丹黄新雨露,根枝斑驳老风烟。高状结子离离实,故国标名代代传。知尔大材应有用,岂将□□便投闲。”此诗“高状结子离离实”,将“粒粒实”写成“离离实”,表现文惠公希望各个离开的子孙都“粒粒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代该楼的詹氏衍派裔孙,共考中进士9名、举人28名,秀才更多,故有“八角九进士”之美誉。九名进士是:

       詹志远:字静夫,号重山,雍正甲辰(1724年)科,官山西陵川县令;

       詹良弼:字敬甫,号宣亭,雍正甲辰(1724年)科,官刑部主司,直隶怀来县令、广州教授,为志远亲弟;

       詹广誉:字昌孟,号涵川,雍正丁未(1727年)科,官江西余干县令,后升山东滨州、东平二州知州;

       詹豹略: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科,官辽东开原县令,系广誉之弟;

      詹春光:字华东,号木堂,乾隆己未(1739年)科,官山西徐沟县令,系广誉、豹略之弟;

      詹肯构:字华斌,号继堂,乾隆己未(1739年)科;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福建道监察御史;

      詹德莹:字学凯,号进亭,乾隆壬戌(1742年)科,未仕;

      詹斌:字鼎揆,号钧堂,乾隆癸未(1763)科,官云南大理太和、湖南绥宁、福建永安等县令;

      詹 璈:字云林,号孟云,道光癸巳(1833年)科,官浙江桐乡县令,充己亥(1839年)乡试考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