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能把导演一脚踹飞的伪李小龙电影

 真友书屋 2016-05-18


冷眼看片,大口吃桃




文:小马哥


1973年七月二十日,是众多功夫片影迷痛心的日子。这一天,一位伟大的武者,功夫片天皇巨星陨落,正可谓天妒英才,年仅三十二岁零八个月的李小龙离世,遗留下了万千遗憾和千万人的悲伤。



葬礼当天,几多影迷围在殡仪馆外,想再见偶像最后一面


由于李小龙生前的四部半功夫片引发的热潮迟迟没有退去,而彼时香港版权意识淡薄,无数的片商都企图借李小龙的势头扶摇而上,狠捞一笔,压榨李小龙的剩余价值。


因此一些片商热衷于拍摄李小龙的传记片,将李小龙生前的经历佐以戏说搬上荧幕,但质量却是良莠不齐:




何宗道主演的咏春大兄,片头曲《He is a legend He is a hero》由贾思乐献唱,但影片内容和动作场面却不尽人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He's A Legend, He's A Hero 贾思乐 - 环球百代巨声传奇101




相比《咏春大兄》,何宗道1976年主演的另一部传记片《李小龙传奇》则显得诚意十足,片中李小龙的恩师叶问由叶问儿子叶准饰演,李小龙生前挚友小麒麟饰演本人,不仅如此,许多镜头还在罗马斗兽场取景,还原《猛龙过江》。


当然,这并不代表所有片商都会诚心向李小龙致敬拍传记片,更多的电影为欺世盗名之作,画风大多如此:


.




可以大体总结一下,这类电影总有那么几个特征:


首先,不管是片名还是主演,名字里必须都带个“Bruce Lee”,如果没有也不要紧,只要加上Dragon 这个词也可以。至于演员的名字,假如“Bruce Lee”不能用,那就起个英文名叫“Bruce Li”、“Bruce Lai”、“Bruce Thai”、“Bruce Le”、“Dragon Lee”,至于中文名那就对应叫“吕小龙”、“黎小龙”、“巨龙”就可以了。起码在海报宣传上可以偷梁换柱。



比如这个电影,不仔细看根本注意不到“Bruce Lee”上面还有个Bruce Li


其次,主演必须和李小龙长得比较像,不仅要体现在长相上,穿着也要尽量一致,因此在这类电影中可以看到烂大街的唐装,死亡游戏连体服,甚至光膀子...



像梁小龙这种一点也不像的干脆戴个墨镜也成


第三,剧情要有噱头,《精武门》,《唐山大兄》能照搬就照搬,甚至招数也可以,例如《李三脚威震地狱门》、《咏春截拳》、《截拳鹰爪功》、《龙拳精武指》...我觉得如果当初这群片商盯上的是黄飞鸿,那他们迟早得搞出来个片叫《佛山宝芝林无影脚》...




实际上这类电影有一个统称,叫做“李小龙剥削电影”,指的是:李小龙去世后若干年内一些片商利用李小龙的影响力,通过剥削“李小龙”三个字的剩余价值而炮制的诸多粗制滥造的“伪李小龙电影”。

Kenny,Simon B.(2001) The Pocket Essential Bruce Lee .Harpenden:Pocket Essenctial


李小龙剥削电影兴盛于李小龙去世后的十年,曾一度引起跟风拍摄热潮:许多著名演员、导演早年也都曾有拍摄李小龙剥削电影的经历:


成龙1978年的作品《新精武门》明显模仿李小龙风格,然而票房惨败



李修贤也曾主演过一部邵氏电影《李小龙与我》,较为震惊的是此片讲述了李小龙和生前的情妇丁佩的感情经过,而丁佩饰演本人:电影开头就不负责任地“重现了”李小龙与丁佩云雨过后服药暴毙,风月镜头比比皆是,大有邵氏嘲讽嘉禾之意。(邵氏因未能满足李小龙要求而错失李小龙,反倒被嘉禾捡了便宜)


梁小龙也主演过关于李小龙的cult片,曾志伟在其中饰演大力水手


就连著名导演吴思远也曾利用李小龙其他电影中片段剪辑与替身背影结合,以李小龙主演为噱头,拍出了一部死亡塔


80年代,新型动作片不断涌现,李小龙电影剥削产业产量明显减少。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李小龙剥削电影大多由网路间的草根爱好者自制,质量不言而喻。特型演员的根据地也从电影转到了综艺节目,模仿秀等等...


2010年的一天,我路过一家电影院,巨幅海报赫然伫立在我的面前,我定睛一看,三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截拳道!主演陈天星!何方神圣!?



呃,海报太丑,还是看妞

我激动不已,连忙买票观看,看完之后果然大呼上当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陈星(陈天星饰演)自幼师从父亲习武,陈父是陈家古拳五代传人,对陈星严加管教,不能让古拳断了香火。



饰演陈父的是当年饰演精武陈真和火云邪神的梁小龙

但是年幼的陈星认为父亲练得陈家古拳一点也不美观,在他看了一部李小龙电影后迷上了李小龙。


这不我小学同学吗?高呼“卧槽那个婆娘奶奶真大!”

从此陈星醉心于李小龙截拳道的修炼,终于小有成就,在街头勇救一名被外国人欺负的哑女,并一招猴子偷桃,哦...不,大龙摆尾幹翻了对手,此处我认为延用了许多功夫片的套路,即:证明自己有实力就先得找个洋人打打...比如霍元甲打大力士,马永贞打大力士,陈星打杀马特弱鸡。



其实所谓的外国人就是一个操许国璋英语的红发杀马特



陈星在攒大招爆槽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



若干年后,陈星长大成人,变成了一名玉树临风的小伙儿



腿上功夫和面部表情也修炼得越来越精进

陈父对陈星每天学习截拳道很不满,而陈星认为陈家古拳既古老又不实用,于是陈父提出二人比试比试,就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格斗中,陈星分别使出了锁喉,咬人,踩脚等技巧,二人不分高下,陈父告诫陈星:学不学陈家古拳自己做决定。



我咬


一天陈星和少年时期救出的哑女小芳私会,看到了截拳道比赛的海报,激动地高潮了


在此我发现一个细节,请大家看上图背后的海报,为何截拳道比赛不印李小龙的照片,而非要印陈国坤的照片呢?



主演《李小龙传奇》的陈国坤


陈星回家发现自己的截拳道参考资料全被父亲烧了,十分悲痛,与父亲发生口角,然而在被父亲“抽打”之后却神清气爽的去找哑女到寺庙拍拖...


就在二人缠绵之际,陈父发现了截拳道比赛海报,气的急血攻心,陈星料理好父亲后就趁机逃走坐上了进城的小巴参加截拳道大赛。

多少次我会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你站在小村旁

与此同时,天下第一武道会,哦不,截拳道大赛即将开赛,一名上半身穿背靠背Kappa外套外加跨栏背心,下半身穿彪马时尚运动休闲裤和鬼冢虎Mexico死亡游戏同款鞋子的神秘人,突然袭击了一间跆拳道道馆,他腿法有力,很快就干倒了一群跆拳道黑带黄带红黑带学员。


恭喜您解锁新的体位

原来这个神秘人就是截拳道高手富家大少爷金利川。



金利川,金利川,用金立语音王再把Kappa穿,分分钟成城乡结合部爆款

金利川走出道馆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原来因为母亲溺爱孩子怕金利川参加截拳道比赛受到伤害,因此雇人挑战金利川群殴他一顿把他打服然后让他知难而退...编剧神逻辑...吃屎



此时刚刚进城的陈星被偷了钱,赶到比赛现场报名。

比赛报名现场排满了50块一天身着奇装异服的群众演员



陈星从袜子里掏出了300元报名费

之后的剧情,由于武戏不足所以必须加点无关紧要的内容硬撑够时间:陈星因为钱被偷没有地方居住被女二号收留;而陈父破败的武馆也遭到同行挑衅;那场截拳道比赛也是一场收报名费然后卷着走的骗局...为表愤懑,陈星与工作人员大打出手,精湛的功夫被金利川发现,在陈星返乡途中,突然被告知自己入围了,原来是金利川认为陈星功夫不俗,故让母亲赞助了比赛好和陈星比试比试...



我觉得人物背后的展板和小时候人头蛇表演的展板很像

于是大战在即,比赛规则请参考天下第一武道会。选手共8人,而这八名选手可谓各有千秋,每个人奇葩的方式都不一样。


首先是那个什么玉面罗刹:


乡村农业金属轻骑广告既视感



进攻方式是爱尔兰小蹬腿加乡村爱情赵四街舞


至于那个东北猛虎的柔道对快拳手的比赛更是无聊至极:几个蒙太奇表现快拳手被东北猛虎的肩车摔倒,结束,打完我都不知道他用的是拳击还是散打还是泰拳。




金利川对中原棍王的比赛可以明显看出是在刻意模仿《死亡游戏》中李小龙和依鲁山度的对决




还有片中陈星的绰号是四川李小龙,我印象中的李小龙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可影片中却是这样的...



土鳖星

在决赛前,妈宝金利川的母亲突然智商爆表:为了避免儿子受伤,既然我不能雇一群人把我儿子打服,那我就...


雇人把我儿子的对手打残吧...


于是趁夜色驱车把陈星推倒在地,一群黑衣人手握棍棒硬物将陈星捅倒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突然一位老者出现,对这群暴徒使出太极急支糖浆八卦八八六十三掌掌掌到肉肉跳心惊幹翻了暴徒。这位老者就是...


燕赤霞


原来燕赤霞是李小龙生前的徒弟,练得一手好太极急支糖浆八卦八八六十三掌。




此处体现午马和李小龙师徒关系的方式很有趣,因为我好想在哪见过。



燕赤霞告诉陈星,自己的截拳道是太极拳,拳法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运用才能发挥到极限。



最终迎来了终极一战,陈星根本不是金利川的对手,被一脚踢出20米...




在昏迷过程中,陈星见到了偶像李小龙,突然顿悟,使出陈家古拳,把金利川也打出了20米...




然后演了些不知所云的剧情就剧终了..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主演叫陈天星。陈天星,1976年9月6日出生于四川泸州,中国内陆动作演员、导演、制片人。四川泸州天星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天星兄弟影视文化公司董事长。陈天星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后师从梁挺,在泸州他创立了“李小龙功夫特训总部”。实际上陈天星只是在1997年跟梁挺学了9天咏春拳... ...


实际上在《截拳道》之前,陈天星就拍过不止一部打着李小龙旗号作为噱头的电影:


大家可以看到,陈天星主演的《追星家庭》搞得声势浩大,毫无避讳地将主演冠以“中国第一丑女”“当代李小龙”等头衔,就连题材也是通过“蹭”社会热点话题来制造噱头,从而达到“未拍摄就引起质疑争议”


这部《李小龙外传》打的旗号是“国内第一部纪念李小龙的惊世之作”,先不谈这部电影是否是第一例,我可以负责的告诉各位这部电影也是打的“李小龙”擦边球:首先“李小龙外传”上还有一行小字,明星背后。其次,这部电影跟李小龙根本毫无关联!因为主角也叫李小龙!同名而已!至于剧情则更加蛋痛,讲的是一个名叫李小龙的习武青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某摄制组暗中设计拍摄,剧组安排他与各路人过招,最终将这些画面剪辑成一个电影,电影就叫《李小龙外传》!(SB)


这部《陈真新传》则更加夸大其词,比如什么“暴力美学”功夫英雄,剧情更为扯淡:讲的是民国陈真被日本人抓去做冰冻试验,100年后解冻来到当今时代的故事...



《功夫骄子》更是将“拿来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拍过一部惊悚片,就把自己的头衔写作“惊悚动作暴力美学”新锐导演。


继《截拳道》后,陈天星并没有停息,于2012年推出新作《双截棍》。




这部电影打的旗号是第五届德国科隆电影节组委会大奖,但纵使获奖,我也并不认为这部电影有多么优秀,因为观影后你会发现,整部电影剧情基本上是照搬的陈导前作《李小龙外传》!你可能会认为洋人不懂双截棍,所以看个新鲜。


那好,这是《双截棍》预告片。



这是国外XMA选手Matt的双截棍,更为高明的双截棍洋人也会!


而此时的陈天星已经开始跨界出书,著书立说。


不如买包厕纸




尽管《功夫战斗机》没有明显蹭李小龙这一IP,但还是难逃烂片命


单靠这几部烂片就想撑起振兴中国真功夫电影的重任,


我想说:



你差得太远了!




老规矩,喜欢,打赏作者~




如此喧嚣冷酷的号,你说是不该扫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