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而非任性的努力

 灵魂三问 2016-05-19

看“旺说”,天下网事洞察;看旺说短视频,全球视野一触即发!


当初为了生鲜电商项目,我夜以继日的干了两年,放弃了曾经的运动兴趣,因此体重猛增了20斤,每天忙的很,又是考察产地,又是开运营会,生鲜电商涉及环节复杂,链条长,从采摘、筛果、定标准、定包装........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每天累成狗,几乎每天忙到凌晨一点都在做计划,我很努力,最后的结果呢?我还是在去年底把抢鲜购关了。

 

我尽情付出了吗?我自信这是有生命以来拼的最厉害的两年了,带给我的负能量也很大,焦虑、痛苦、纠结、绝望,都成了打拼的一部分,但是结果呢,我挣扎着着,黑暗中也不断鼓励自己坚持,遇到各种品控难题和用户反馈,无不亲身处理。

 

有很多东西,你努力付出了,也很难有结果,因为方向错了。

 

方向错了,你就是再努力,再玩命,也很难成功。



 

在过去两年生鲜电商业态恶化,抢鲜购刚开始运营时毛利率25%左右,销售额每个月还在快速提高,后来生鲜电商价格战成了常态,尤其天猫控股易果,在喵鲜生上天天玩低价促销,我们的毛利率下降到15%,销售额还往下掉,行业里都喜欢烧钱,叫做是战略性亏损,似乎摆在我面前的也只剩两条路:关掉它,或者融资走另一条路。

 

在2013年,通过自媒体广告和出席行业活动,整个自媒体收入逐渐攀升到每月14万左右,扣除费用,一年还有一百多万利润,加上公司猎头收入和电商咨询,一年两三百万利润看起来不多,但是也算小康生活了,而且自媒体业务当时还在爆发的前夜,我当时想着所谓农民情节,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更多农民的命运。

 

我深耕行业这么多年,一边是生鲜的艰难深渊,一边是爆发前夜又处于快速上升期的自媒体,我擅长商业分析类的文章,原创的文章阅读率很高,而且对互联网相关内容比较敏感,知道大家喜欢什么,发力自媒体肯定是阳光大道,等着数钱也非难事。

 

面对生鲜的深渊,我没有犹豫,还是义无反顾的跳了进去,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快感,甚至有时候为自己的举动感动,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来支持新农业的发展,而我应该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

 

生鲜的确过去没有接触过,链条长,品空难,价格战绞杀猛烈,虽然生鲜电商同行伤痕累累,我自信能干的更好,其他人没干好是因为能力不行,只要家庭有小康的生活,我也没什么大的包袱,一再跟朋友解释为什么进入生鲜行业,因为很多人感觉太奇葩了,我说收入没有压力,就应该做点有价值的事情,大不了失败了,也没所谓,这么大的人了,总是有饭吃,错过了机会才后悔莫及,这辈子怎么也要尝试一次吧!



 

到了2015年,在抢鲜购运营艰难的情况之下,自媒体界的朋友,过去一个战壕的,甚至很多影响力不如我的,年利润千万、两千万甚至更多的比比皆是,随着天猫吞并了易果并天天低价促销,似乎抢鲜购也走到了尽头。

 

等我痛定思痛的总结这两年的得失,重新调整了自媒体方向,并积极推进《电商观察》,又推出了针对互联网话题的短视频脱口秀《旺说》,又发挥了我对行业的认知力、文笔和搞笑打诨的特点,似乎一切又进入正轨了,但是过去两年早已物是人非,落下了两年,或许还要一两年来跟上同行的脚步,都40岁的年纪,几年就浪费过去了,人生到底还有多少岁月可以重来?

 

情怀是个大误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一定是天才,我们大部分人都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根据能力、兴趣点和发展环境综合评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线,这样才能增加成功的机会,每个人都要思考一下三个问题:

 

1、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演讲?写作?沟通?。。。。。

 

2、目前的环境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你的专长?包括就业的公司,或者创业方向;

 

3、重新调整事业方向,将个人专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专长、兴趣点跟事业的一致化,为此可以调整职业方向、创业方向,或者换个公司。

 

人生就是不断摸索的过程,只是快慢而已,摸得越快,事业越上快车道,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混着混着,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马云的创业路一直断断续续摸索了8年,从一开始的英语口语培训班,第一届招了20多个人,三年后一个班还是20多个人,没有什么起色,因为马云个人擅长口语,这不是硬需求,几乎同时开始英语培训的俞敏洪发力了,第一个班只有18个人,三年后一个班大几千人的规模,只能在体育馆培训了,因为俞敏洪定位于出国考试培训,这个是强需求,迎合了出国留学潮;后来马云搞翻译社,上门推销医疗器械,磨破了嘴皮,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已经练成了金刚嘴,又能怎么样?

 

马云当年不努力吗?作为大学老师,浙江曲艺家协会主席的儿子,他又是到义乌抗麻袋背鲜花、袜子,又是被当做骗子一样上门推销医疗器械,难道还不够努力吗?

 

老马当时的想法就是要经商,就要干出一番事业,他使劲的折腾,任性的努力,但是不适合自身特长的道路,或者环境发展并非最佳选择,就是再玩命再拼,恐怕也是很难,哪怕最后侥幸折腾出一点事儿来,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那几年马云一直苦逼的摸索着。只是偶然的机会,他出国做翻译被人骗,却接触到了互联网,跟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回国就干了,而且在一无所知的背景下直接辞职,就一个猛子扎进去了。

 

后来经历过中国黄页的短暂困境,马云很快走向了快车道,因为招商型的电商B2B业务非常适合马云,他有强有力的口才去打动商家,电商又是草莽时代,跟野草一样生长,无论特长还是环境,马云都找到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虽然这条路他找了8年,但是只要找到了,人生就进入了风口。



 

岳云鹏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多,他很早就到北京打工,端过盘子、洗过厕所、干过保安。。。。都是最底层的工作,他当时想假如当个大厨就好了,虽然他也炒菜,但是水平并不高,他努力了吗?他付出了吗?他一直勤苦的工作,想改变命运,可惜假如按原有路径走下去,就是干的最好,也是一个中不溜的厨师而已,他平时就挤眉弄眼、说学逗唱的,偶然的机会是郭德纲让他带上了相声的道路,从而大红大紫,在老郭没有挖掘之前,他也就是跟其他保安和伙计自娱自乐而已。

 

上次去见朋友,坐电梯上楼,到了三楼时,同一个公司四个人进来,其中一个人说他朋友做公号,靠打赏每月就有几万收入,也不上班了,所以他也在写,他也要做自由职业者,将来也不想坐班了,其他几个同事竟然异口同声,说自己也在写,都开了公号了。。。你们写作能力跟得上吗?对细分行业的理解程度能够吗?

 

自媒体能实现财务自立的要求是千里挑一,你能pk掉其他999人?跟农民养猪一样,第一年肉贵,农民养猪发了财,第二年就有无数农民养猪,大家只能一起亏钱,所以猪有大小年之分,城市小白们的盲动思维,其实跟农民养猪没什么区别,牛市就炒股,微商火就搞微商,自媒体有人挣了钱,不管有没有写作能力一窝蜂都去开公号了,99.9%的都是无用功而已。

 

认识不到自己应该干什么,最适合干什么,而是一窝蜂的跑,眼里只看着别人在干什么,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剧,整个人生都在盲从和迷失里度过,慢慢的,身边的人都老了,你也老了,想追随别人的脚步,也追不上了。

 

因为大部分人都缺乏对自身发展的认识,所以很多专门忽悠人来发财的机构也就出现了,比如微商,基本不是讲品牌和供应链如何,而是让一群人都在朋友圈里发自己如何发大财的,然后逐层扩散之后,吸引更多人上当;而P2P本来是针对网络的一种新兴理财方式,大量的骗子进来,通过开店和高收益的方式,忽悠白头发的老人进来,拿着养老钱进来投资,导致血本无归。这里面骗子都是采用一个伎俩,人们对创业、投资没有自己的主见,白白浪费人生和金钱罢了。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跟拉磨的驴一样,我们蒙着眼睛往前走,不知道自己腿脚飞快,其实可以爬大山,走野地,阅尽天下美色,驴只知道要努力,要勤恳,要跑起来,在主人的训斥和鞭打之下,驴一遍遍的绕着圈子,最后走不动了,都没有脱离几平米的小空间,我们还以为这就是该有的人生。

 

其实人人都是那头拉磨的驴!

 

最后我再说一遍,人生成败的关键在于契合自己的最佳选择,而非肆意的努力,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再反问自己一句:你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了吗?还是那头正在拉磨的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