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尽量描述得简单一些,不搬弄枯燥的参数来让文章看起来枯燥,这不是一篇专业的器材评测,只聊一下我为什么使用这些器材以及分享一些我在旅行中的摄影技巧。 这篇文章里所有出现的照片均为索尼全画幅微单拍摄。 以近期的库克群岛这次行程举例,这是我今年的重点出行目标之一,所以器材带得比较齐全。许多人羡慕我一直在外拍摄,想象我一直在愉快的假期中,其实真没你们想的那么愉悦,看看我背负的这一堆东西就知道压力有多么巨大,这还都是微单,要是按以往都带单反的话,呵呵。 机身:索尼A7、索尼A7R 镜头:索尼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 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FE 70-200mm F4 G OSS FE 28mm F2 这是一次放弃单反只带微单出门的行程,在以往的几次出行里,我曾经同时携带了单反和微单,索尼全画幅微单已经用出色的性能和画质证明了它完全拥有作为主力器材的素质,单反大多时候一直默默躺在包里充当健身器材的作用。所以,这次从重量和体积上都减轻了不少负担,一只中型摄影包可以轻松的放置它们。
我双机双镜的组合通常是这样的:
再早一些日子的时候,我对于索尼全画幅微单的画质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不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我已经完全放心,那时候我还经常使用A7来转接我的佳能镜头组。
【关于镜头】 带哪些镜头出门这个问题曾经困惑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的我还青涩,出门时候的虚荣心略重,本着出门要显摆,以及在国外友人面前要表现我们国富民强的原则,但凡有的镜头都会背上,通常第二天就会因为不堪重负而深感后悔。
再后来成熟了,突然醒悟了,会根据目的地的实际拍摄需求来选择携带的镜头,在上面所说的双机双镜的组合之外,还会带几只其它的镜头来完成整次拍摄。上面已经有这次出行器材的列表,我挨个介绍一下: 先说索尼三剑客之一的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我的照片大多使用这只镜头完成。16mm是我最喜欢的焦段之一,超广角拍摄大场景和建筑物时非常实用。旅途中要是邂逅姑娘的话,利用边缘变形拍摄后的大长腿也会让她们欣喜,接下来故事的发展会顺利一些。
接下来要说的是FE 28mm F2这只镜头,发布没有多长时间,镜身上也没有蔡司那只优雅的小蓝标,与之相对的是其比较低廉的价格,我购入它的原因有3个,首先是因为它的体积和重量小巧,其次是28mm的焦段配合2.0的大光圈作为挂机扫街头非常适合,再一个就是它拥有着两颗附加镜的诱惑。当年NEX系列发布的时候有一只16mm/2.8的饼干头同样支持附加镜功能,这让它的可玩性增加了不少。
“拍摄星空其实并不深奥,如果只是为了把星星拍下来的话那很简单,难点在于怎么拍得好看,这里随便提下星空的拍法好了,更加详细的指南网络上有许多不错的教程可以参考。 以上图为例,ISO3200,F3.5,曝光时间20秒,这样的参数拍摄大部分星空适用,受镜头的限制光圈最大只能3.5,如果你手上的镜头光圈能够更大的话,可以降低一些ISO和减少曝光时间。 再来说说索尼三剑客之一的FE 70-200mm F4 G OSS,这个焦段非常实用,在旅行中一只长焦镜头是必须携带的,运用到的场合挺多,比如海边的比基尼姑娘或者是街头偷拍美女,呃,其实不是这样,在旅途中会有很多画面值得记录,但是又不能凑到前面去拍的时候,长焦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比如下图这样。
最后到我最喜欢的镜头了,Sonnar T* FE 55mm F1.8 ZA。这只镜头可谓业界良心,我认为它是目前FE镜头里最优秀的,没有之一。锐度和分辨率、色彩表现都完全对得起它的蔡司蓝标,画质优异。体积和重量和微单这词完全相称,我已经使用了它近两年时间,尽管后面又收入了不少新镜头,但这只Sonnar T* FE 55mm F1.8 ZA一直作为主力镜头存在。 100%放大局部。 ![]() 以上都是在聊我所使用的器材,下面还是来说几个旅行摄影中的常用技巧,免得你们说我是来推销器材的。 1.善于观察周围,捕捉有趣画面。
2.寻找反光物,制造不一样的画面。 地面积水倒映的小镇景色,拍摄地面积水中的倒影是我在旅行中经常拍摄的画面之一。
4.低一点,再低一点,世界会不同。
最后:不要嘲笑拿小相机和长得难看的人----艾萨克·牛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