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调查局的调查显示,有关间谍活动涉及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制定
本报综合报道美国政府高级官员27日透露,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国防部的一名中层官员。有证据表明,这名官员曾向以色列泄露机密情报,有关间谍活动还可能影响了布什政府对伊朗和伊拉克的政策。
亲以游说集团卷入调查
据美国国防部透露的消息,这名被怀疑从事间谍情报活动的官员是一名情报分析专家,在美国国防部主管政策的国防策略次长道格拉斯·菲斯的手下工作。联邦调查局收集的证据表明,这名官员曾经把机密性政策文件泄露给一个名叫“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
(AIPAC)的机构。这个亲以的政治游说组织则把机密文件提供给了以色列情报机构。联邦调查局还发现,这名国防部的涉嫌雇员曾把美国有关伊朗政策的文件交给以色列。
直接涉及美国伊战政策的制定过程
联邦调查局表示,他们一年前就开始调查此事,这也是近年来他们调查的间谍事件中相当敏感的一起。由于这名官员和亲以色列游说团体的关系,司法部在处理这件事上不得不小心行事。而事实上,该官员作为国防策略次长道格拉斯·菲斯的属下身份本身,就使得这一事件对布什政府来说相当敏感。
首先,这名官员在国防部的近东和南亚署次长威廉·L·陆提手下工作。陆提曾经是国防部的“特别计划办公室”的负责人,该办公室属于国防部研究入侵伊拉克政策的两个机构之一。另外一个机构的负责人则是陆提的上司,国防策略次长菲斯。
菲斯负责的特别情报小组名叫“反恐战略评估团”,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这个机构曾经调查过伊拉克和“基地”组织的联系。菲斯把伊拉克问题的报告提交给上司,国防部副部长、也是布什内阁中鹰派人物的保罗·沃尔福威茨,而沃尔福威茨则向拉姆斯菲尔德上报。
菲斯亲以倾向曝光
国防部成立这两个调查机构的做法一直被布什的批评者和美国情报部门指责。
批评者们说,由国防部鹰派官员设立的这两个机构,绕开了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情报机构,给布什总统提供的情报夸大了伊拉克的威胁,牵强地制造了一个故意把伊战合理化的借口。
另外,国防策略次长菲斯也是一位强烈倾向以色列的人物。1996年,他还不属于政府部门的时候,就签署了一份由耶路撒冷的一个政策团体发布的文件,意在号召推翻萨达姆政权,以加强以色列的安全保护。在菲斯进入五角大楼之前,他与人合伙经营的一家法律事务所也和以色列有联系。
影响
对伊朗政策情报被泄露
以色列可能利用情报影响美国中东政策
本报综合报道据联邦调查局匿名官员向美国媒体透露的消息,弗兰克林提供给以色列的部分情报是有关美国和伊朗外交关系的敏感性问题。因此,调查引发的疑问是:以色列是否利用了这些情报来影响美国的中东政策?
据报道,2001年弗兰克林和另一名国防部专员曾和一群伊朗流亡国外的不同政见者在意大利举行秘密会谈。
目前还不清楚间谍事件的调查会不会牵涉到2001年的会谈内容,也没有证据表明情报泄露是否涉及金钱交易。
一位美国官员说,他不清楚弗兰克林为什么要给以色列提供情报,他也无法估计可能造成怎样的损失。他说:“(这名官员)掌握着一些专业知识,也有获得情报的权限。但是他不是制定政策的人。”
另有美国政府内部知情人士指出,美国盟国政府得到机密情报也并非特殊情况,所以,即使联邦调查局有关情报泄露的指控成立,牵涉到这一事件的人可能也不会认为自己从事的是间谍活动。
美国反恐官员表示,调查以色列间谍事件并非易事,因为其中牵涉到以色列作为美国盟友在华盛顿的广泛影响。由于这一政治压力,过去曾有几件牵涉到以色列的间谍事件的调查都被压制或以不了了之结尾。
对以色列来说,美国对伊朗的外交政策直接影响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因此极端重要,特别是现在有证据表明伊朗政府在加快核武器的开发项目。
旧案
波拉德案的幽灵再现
逐渐浮出水面的又一起以色列间谍案,让人不由得想起19年前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波拉德案。实际上,在有关此次联邦调查局对五角大楼某情报分析员展开调查的新闻报道中,很多美国媒体都提到了十几年前发生的为以色列窃取美国国家机密的美国情报人员乔纳森·波拉德(JonathanPollard)。当时由于波拉德直接受雇于以色列方面一个不起眼的情报组织,所以就连以色列政治情报机构摩萨德也不知情。
波拉德原是美国海军情报资深分析员,1985年因为被控向以色列出卖国家机密被捕,之后被判终身监禁。波拉德的妻子也因同谋罪被判5年监禁。波拉德担任的职务可以使他看到美国情报系统最机密的情报资讯。在联邦调查局展开调查后,波拉德意识到事情败露,于1985年11月份前往以色列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但是在进入大使馆之前就被联邦调查局特工逮捕。
前联邦检察官约瑟夫·迪杰诺瓦(JosephDigenova)
称波拉德案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间谍案,因为被窃取的机密材料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没有先例。波拉德案使美以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以色列方面在案发后,立即向美国正式道歉,归还了通过波拉德获得的所有资料,并解散了雇佣波拉德的情报组织。在波拉德窃取的机密资料中有号称“谍报圣经”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全球谍报网用的通讯密码手册。
1998年,内塔尼亚胡任以色列总理时,决定授予波拉德以色列公民权,但是至今波拉德依然被关押在狱中。(榆林)
反应
以官方否认间谍案指控
本报综合报道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的发言人大卫·塞格尔27日否认了这起间谍事件,声称这些指控是“完全错误和不能容忍的”。
他说:“美国是以色列最珍惜的朋友和盟国。我们两国在各方面都有紧密联系。以色列决不会做出任何有损两国关系的事情。”
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27日也对此事矢口否认,并表示他们正在全面进行调查活动。该组织发表公开声明称,“AIPAC和其雇员没有违反任何法规,也没有收到我们认为属于机密或是政府内参的信息。AIPAC已经就此事的调查和有关方面全力合作,提供了要求参阅的文件,并对相关人员的面谈做了必要安排。我们将继续就此事的调查和政府方面全力配合,并相信最终的调查结果将表明我们的组织和雇员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
该组织的发言人说:“任何针对我们组织和雇员的犯罪指控都是错误和毫无依据的。我们不能容忍任何违反美国法律和利益的行为。”
链接
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
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被《纽约时报》称为“影响美国对以色列关系的最重要组织”的游说集团,《财富》杂志一直都把该组织列为美国最有势力的利益集团之一。在该组织雇员的强大游说能力下,每年美国国会议员会提交的亲以色列提案超过100个,涉及为以色列国家安全争取巨额国防援助等议题。
根据该组织公开的信息目前该组织的核心议题是:1、阻止伊朗获得核武;2、支持以色列并确保该国在中东地区的国家安全;3、培养新一代亲以色列的美国领导人;4、培养美国国会对美以关系的认识。
(榆林)
人物
涉案人员提前曝光
五角大楼认为此人造成的影响不大
本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报道,联邦调查局已经掌握了包括照片和窃听到的电话谈话录音在内的证据。虽然官方没有透露这名官员的姓名,但是有消息源说,此人叫拉里·弗兰克林,所在的工作部门是国防部的近东和南亚署,该署是国防部的六个制定地区政策的部门之一。
据悉,在三年前进入国防部政策部门之前,弗兰克林曾经为国防情报局工作,现在临近退休。
一名联邦调查局官员表示,目前还没有逮捕弗兰克林或与此事件有联系的人,调查人员正在寻求他的合作。另外,联邦调查局还在调查美国以色列公共关系委员会的两名雇员。但是有消息说,逮捕令最快将在下周签发。
据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国防部高层律师之前已被告知该调查案件。很多不知情的国防部高层官员和国会议员通过媒体获知此事后表示非常吃惊。
美国国防部在27日晚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证实:“国防部与司法部就此事的合作已经展开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声明还说:“调查牵涉到一名司务员级别的五角大楼官员,但是他的职位对美国政策的制定起不到大的影响作用。而且也不会有外国势力通过这一个人影响到美国政策。
据我们所知,调查没有涉及其他国防部人员。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谢来[ 责任编辑:王亚丽 ]
|
|
来自: 昵称20102515 > 《现实、思考、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