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橄榄树国际学校校园景观设计
景观融入教育系统
1. 项目背景 杭州橄榄树国际学校,是一所小学、初中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高中实施国际课程教育的民办学校。全校学生人数为1360 人。教职工总人数预计218 人。
学校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国际教育思潮接轨,关注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及潜能激发,需要在校园空间设计上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多方面智能开发,以便于孩子在今后的国外求学中更易融入校园学习和生活中。2. 缘起——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 他首次提出了人的8种智能,对“智商测试”等传统的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8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该理论要求教育者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和挖掘。这在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好评,并在全世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
3. 定位——大自然学校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较为重视的是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的培养,而各类兴趣班和才艺比拼的需要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音乐智能的开发,然而“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这些需要在户外空间、密集的团队协作活动、自主探索型活动中才能得到发掘的智能却往往受到忽视。 景观设计的重点就在于提供能促成这些活动所的场所,营造适合户外教学、自然感知、社会交往、自主探索、身心成长的大自然学校。 橄榄枝代表着和平与胜利,本案的设计概念也从这里开始。整个环绕校园的宅间绿地、滨河绿带构成了一个绿色环带,包围着校园。而每一个庭院、广场以及户外的活动场所,则是这个花环上点缀的果实。 
设计将空间节点的景观塑造、功能分配与教学活动以及智能开发对应结合起来,形成了下图的橄榄环综合布局结构。
5. 详细设计 
1. 拼图花园(小学部)
小学阶段是培养自然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段,这里的景观将提供丰富的感知维度以及可供观察探究的自然元素。 在拼图的斑块中将有百花园、药草园、香草园、吸引蝴蝶、甲虫的昆虫园以及收集雨水的雨水花园。提供丰富的嗅觉、视觉、听觉、触觉体验,打开孩子们的自然觉知能力。  承载活动:植物观察——叶子形态、花的构造、摘果子、植物物候期、记录植物生长、寻找四叶草、观察树的色相变化、品尝果实、闻植物的香味、植物辨别 植物创作与手工——用植物作画、制作花环、制作植物标本、插花、制作玫瑰糖、制作桂花糕、制作草木集、做植物相关的诗、做叶脉书签、做石膏标本2. 晴耕雨读(初中部)
初中阶段对于文化历史的接纳力增强,引导学生感受古人“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氛围,了解当地的蚕桑丝绸文化、耕读文化等丰厚的民俗民风和人文底蕴,学习传承千年的农作智慧。让学生参与到耕种生活,体验农耕的乐趣,学会按照时令制定农作计划:一 二月要管理桑树;三四月养蚕,六月收获蚕丝,蚕蛹用来喂鱼;七八月鱼塘清淤,年底除草喂鱼。在耕作的同时,以文字、绘画、拼贴、拓印等方式来做笔记,记录整个耕作的全过程,提升专注力、计划性、执行力和表达能力。 承载活动:桑蚕管理——管理桑树、为桑树施肥、养蚕、收获蚕丝、摘桑葚 菜园管理——除草、制作堆肥、配营养土、种植蔬菜、水果、育苗
3. 书山院(高中部) 使用者是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为他们设置户外学习区,以及可收纳、移动的坐凳,使得户外庭院成为一个可以灵活布置的区域,既可以成为个人自学空间也便于组织各类多种规模的集体活动。 承载活动:开展读书会、室外自习、阅读空间、休息交往、自由讨论、英语角、演讲
4. 音乐庭院
音乐教室的户外庭院,为了让这个庭院能够满足户外演奏的功能,我们设置了如同五线谱的轨道,轨道上的小车如同音符,通过推动小车可以自由的组织空间,小车也被处理成收纳空间,收纳场地里所需要的坐凳。  承载活动:
户外音乐教室 户外剧场 
5. 蒙德里安花园  该庭院被书画、手工以及烹饪教室环绕,是与设计和创造力紧密联系的空间,并将兼有作品展示的空间,因此减少其绿地面积,以硬质广场为主,为便于布展活动。将紧邻这片区域的二楼露台花园也纳入统筹考虑。配合烹饪教室以及其他手工制作的需求,屋顶花园将形成四个种植主题:茶草园、沙拉园、染料植物园、烹饪香草园。这将为课堂提供便捷和新鲜的材料。 承载活动:创意集市、美食集市、植物染布、细胞摄影展、植物摄影展、展示自然观察成果、室外休憩、室外创作、种植、花园耕作、采收和观察。
6. 滨水空间——生态科普和皮划艇基地
位于学校东侧的河道,未来承载两个功能,学生生态科普的基地和皮划艇训练基地。通过修复滨水岸线,在原有的垂直驳岸上,设置抛石、木桩、水生植物,柔化滨水岸线,为水体生物提供栖息地,同时架设其上的木栈道,成为学生们的自然体验路径。
承载活动: 收集种子、果实采摘、植物观察、昆虫观察、制作鸟窝、昆虫旅馆、皮划艇练习
7. 设计留白——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位于体育场南侧,是紧邻防护密林的狭窄绿地,这块区域将作为自留地,划分成等面积的小块场地,留给对园艺、农作感兴趣的孩子,由他们发起、老师、设计师配合完成的花园设计和建造活动,这将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挑战,同时也是责任感、注意力、创造力、生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用照片、摄影、绘画来表达记录,并用文字描述、执行调查和统计
花絮:景观设计师按捺不住那颗澎湃的心,在同一个空间里总是迸发出多元的畅想和尝试。
设计将不再是建成就不可变更的无生命力的“死空间”,通过可移动装置、可耕作种植设计以及留白场地让使用者保有一定的自主改造和管理的空间,我们相信有主人的设计,才是活的空间,才能良性发展。—— 创正观点
2. 书山院(初中部) 使用者是学习任务繁重的初中生,为他们设置户外学习区,以及可收纳、移动的坐凳,使得户外庭院成为一个可以灵活布置的区域,既可以成为个人自学空间也便于组织各类多种规模的集体活动。 承载活动:开展读书会、室外自习、阅读空间、休息交往、自由讨论、英语角、演讲
3. 耕读院(高中部)本庭院是图书馆围合而成,作为学校唯一一处水景庭院,水中种植水八仙,让学生感受古人“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氛围,了解当地的耕读文化、学习传承千年的农作智慧。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耕种生活,体验农耕的乐趣,学会按照时令制定农作计划,在耕作的同时,以文字、绘画、拼贴、拓印等方式来做笔记,记录整个耕作的全过程,提升专注力、计划性、执行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团队:上海创正景观 类别:景观设计 地点:杭州余杭市
规模:2.5公顷 设计时间:2015.06 委托方:杭州耕读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领科教育集团 项目阶段: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