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河璀璨:交大院士知多少!

 昵称30806008 2016-05-19
大学之大,乃大师之大。西安交大一代代名师大家如繁星闪耀穹顶,历经120年风雨历程,照亮了一代代交大人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无私奉献之路。 
西安交大两院院始终站在祖国发展最需要的学科前沿,开展了大量系统性、开创性研究,作出突出科学贡献。他们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新专业、新学科、新技术的诸多第一。他们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彰显出知识分子的精神与担当。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交大的两院院士,领略他们的大师风范!
周惠久
(1909—1999)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金属材料学家、力学性能及热处理学家、教育家。周惠久院士主持筹建了我国第一个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和第一个铸造专业,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他创立了多次冲击抗力理论,在低碳马氏体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并阐明了金属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规律性,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主持的“金属宏观强度研究”项目誉为高教部直属高校科研成果“五朵金花”之一。1983年他带领课题组攻克了“低碳马氏体应用基础及开发技术”难题,于198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学俊
(1919— )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著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家,中国热能工程学科和锅炉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1952年他创办了国内第一个锅炉制造专业,并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陈学俊院士在汽水两相流流型、流型转换、沸腾传热及两相流不稳定性、核反应堆工程安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4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70余年,在热能及动力工程领域培养了6名两院院士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刘兴洲
(1933—2011)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冲压发动机专家,是我国冲压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开拓者。刘兴洲院士长期从事冲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冲压发动机及540毫米直径冲压发动机,进行了超音速燃烧的试验研究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姚熹
(1935— )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著名电子陶瓷材料科学家,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致力于电子陶瓷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对中国电介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得美国陶瓷学会Ross-Coffin-Purdy奖,1995年获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获IEEE铁电学成就奖,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侯洵
(1936— )
  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子学专家,我国瞬态光学和光电子领域的杰出代表。他成功主持、参与了用于中国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及重大基础研究的8种变像管高速相机的研发并主持完成“八五攀登计划”项目:“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为开创中国光电子类高速摄影领域及推动我国超快现象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获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家级奖6项、省部委级奖15项。

安芷生
(1941— )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四纪地质学和地球系统科学专家。他提出了东亚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论,主持建设的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他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奠基人,该所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黄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中心。安芷生院士荣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和相关国际奖项等荣誉。

谢友柏
(1933— )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学、摩擦学专家。他提出了摩擦学的三个公理和设计科学的四个基本定律,构建了摩擦学系统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和分布式资源环境中设计知识服务的框架,并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设计、内燃机低摩擦设计和基于互联网的合作设计的技术研发中得到了应用。他主持完成国家重要科研项目数十项,荣获国家及其他科技奖10余项。

林宗虎
(1933— )
  中国工程院院士,蒸汽工程专家。他在热能、核电、石化等工程的重要理论—气液两相流与传热学科领域取得多项开创性成果。他创建的两相流孔板流量计算式可通用于各种压力、不同组分、多种两相流体和变压力工况,被国际上推荐为最佳式,称“林氏公式”。林宗虎院士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脉动流动时的沸腾传热计算式,可用于光管和多种强化传热管,开拓了传热研究新方向。

王占国
(1938—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材料物理学家。王占国院士在半导体深能级物理和光谱物理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他提出了识别两个深能级共存系统两者是否是同—缺陷不同能态的新方法,解决了国际上对GaAs中A、B能级和硅中金受主及金施主能级本质的长期争论,首次在太空从熔体中生长了GaAs单品并对其光电性质作了系统研究,为中国航天事业、核加固、核突围和电子对抗等国防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王立鼎
(1934— )
  中国科学院院士,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他建立了相关精度理论与“正弦消减法”等误差补偿方法,研制出最高精度等级的精密齿轮和渐开线样板,用于工程和计量基准。1992年他组建中国第一个微机械(MEMS)研究室,1999年组建MEMS研究中心,开展单元与系统设计、制作、测试及运动学、动力学研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荣获科技奖励近20项。

李鹤林
(1937—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科学家,石油管工程专家。他长期从事石油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是我国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主持研制10余种新材料,使一批石油机械的质量跃居国际先进水平。他提出“石油管工程”的研究范围及对象,20余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项成果被国外一批重要石油管制造公司采用,6项成果被美国石油学会(API)采纳修改标准。

李济生
(1943— )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专家。他开拓了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领域,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开发的“以交点周期为步长进行积分的轨道计算方法”解决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轨道计算中的“临界倾角”问题。他主持开发的人造卫星精密定轨系统,满足了我国新型卫星对定轨精度的要求,使我国卫星定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郑南宁
(1952— )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控制领域专家,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他长期从事模式识别、智能系统及其先进计算架构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在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学科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邱爱慈
(1941— )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与大电流放电等离子体专家,我国强流脉冲粒子束加速器和高功率脉冲技术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主持研制了辐射种类齐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大型脉冲核辐射模拟设备,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快Z箍缩的实验研究,开拓了脉冲功率与放电等离子体学科方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柳百成
(1933— )
  中国工程院士,材料加工工程及铸造专家,2015年荣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他在国内较早提出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铸造行业,在开拓铸造过程宏观及微观模拟仿真新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研究铸铁结晶凝固过程及石墨形态控制机理,为提高球墨铸铁性能及开发新型铸铁奠定了科学基础。

周丰峻
(1938— )
  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他长期从事和主持防护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于爆炸效应试验、爆炸理论计算以及防护工程抗冲击爆炸作用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开创性的研究,为我国效应试验和防护工程技术理论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张心湜
(1942— )
  中国工程院院士,泌尿外科专家。他在外科治疗前列腺疾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明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计算器监控装置,荣获多国发明专利及中国台湾科技最高奖。他从事医学教育30余年,坚守第一线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成立了中国台湾第一个“泌尿外科培训班”和“外科肿瘤医师培训中心”。

屈梁生
(1931—2007)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质量控制与监控诊断专家。他提出的“诊断是以机械学和信息论为依托,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本质是模式识别”学术思想,在同行中影响广泛;首创的全息谱理论,全面集成机器振动的幅、频、相信息,显著提高了故障识别率;开发完成的柔性转子全息动平衡技术,有效提高平衡的质量和效率。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

汪应洛
(1930— )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管理工程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是我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创建了崭新的方法论和模型体系,是国内综合应用系统工程和现代管理理论、方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开拓者。他主持国家重大课题研究10余项,荣获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孙九林
(1937— )
  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源学家,“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研究与应用的学科带头人。他主要从事地球信息科学与农业信息工程研究,长期从事信息科学与资源及农业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取得多项开拓性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为创立“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科学和国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雷清泉
(1938— )
  中国工程院院士,绝缘技术专家。他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其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共缩聚制备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新方法,制成了原始创新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解决了国际上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在传感器领域长期未获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成为该领域的开拓者。

卢秉恒
(1945— )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高速切削机床等先进制造技术。他在国内倡导并开拓了增材制造技术及纳米压印技术的研究;在个性化匹配人工骨及生物活性人工骨的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并已进入临床实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陶文铨
(1939— )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值传热学知名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他提出了分析对流项离散格式稳定性的符号不变原理提出了绝对稳定的对流项离散新格式和处理不可压缩流场速度与压力耦合关系的全隐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他将传热与流动的多尺度问题区分为两类,并对每一类提出了些数值求解方法,他将先进的数值方法应用于求解工程实际问题。推动与促进了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以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王锡凡
(1936— )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他创立了复杂故障的综合阻抗矩阵理论,发展了电力网络线性方程的稀疏矩阵算法,建立了大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模型,为计算机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推广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在电力系统规划和可靠性评估研究中,他提出了等效电量函数理论和状态空间分析中的“增量频率”概念,以及可靠性分析中元件串并联递归卷积公式,开发了多个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评估软件。

周卫健
(1953—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四纪地质学家。她较早在中国报道了东亚季风新仙女木突变事件的可靠地质证据及其寒冷和降水增加的特点,较早指出高低纬气候相互作用对过去季风突变事件的影响机制,为气候趋势预测提供了历史相似型;系统建立了小样品-微量样品14C测年方法序列,解决了当时考古和地质小样品测年难题;开拓了黄土10Be示踪地磁场强度变化和重建古季风降水变化历史的新方向,解决了B/M地磁极性倒转界线在黄土和海洋记录中不同步的科学难题,为建立中国黄土可靠年代标尺和古气候记录的全球对比研究作出了贡献。她提出并主持建成了多核素分析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及5项省部级一等奖。

徐宗本
(1955— )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他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稀疏信息处理的L(1/2)正则化理论,发现并证明机器学习的“徐-罗奇”定理,提出了基于视觉认知的数据建模新原理与新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并在第26届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特邀报告。

蒋庄德
(1955— )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长期从事微纳制造和精密测量与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在耐高温压力传感器及系列MEMS器件、数字化精密测量技术与装备的工程科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微纳米技术相关基础理论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作为第一获奖人,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李应红
(1963— )
  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应用专家。他主持突破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提出航空发动机高原起动建模与控制方法、覆盖机器学习理论、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与残余压应力复合强化机制、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理论与压气机近失速流动测控方法,并取得突出的工程应用效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03年获空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一等奖。

杨善林
(1948— )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工程专家。他重点研究智能决策理论与技术、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以及发展战略规划与系统管理理论,对复杂产品开发的工程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先进制造工程管理中的优化理论与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5年荣获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王辰
(1962— )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呼吸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部荣授院士。他长期从事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病学领域的医教研工作,取得肺栓塞半量溶栓疗法、序贯机械通气疗法等多项重要创新并进入国际诊疗指南。

王广基
(1953— )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代谢动力学专家。王广基院士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技术平台,创建了“靶细胞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研究”新理论及新模型,开拓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推动了中药新药研发与中药大品种升级改造与国际化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雅玲
(1963- )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她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为研究目标,长期在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值模拟、强化传热机理和新能源利用中的传热问题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揭示了高效低阻的物理机制,发明了多项强化传热新技术,提出了将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与有限容积法耦合设计太阳能吸热器的新方法,发明了改善热流密度均匀性的新技术。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风云两甲子 弦歌三世纪
【内容来源】:星耀苍穹两甲子——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名师画册
【图片】:王毓安
【值班编辑】:X工作室|王旭岑
【责任编辑】:闻道
欢迎分享 期待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