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雁楠公路 山水相依

 冰海明月 2016-05-19

“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剧中主人公梅长苏和蔺晨的居所“琅琊阁”吸引了诸多剧迷的关注,其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的飘渺美景,恍如仙境,令人向往。这引人痴迷的景色便是来自浙江省的雁荡山,而与雁荡山依存的,便是楠溪江和2013年11月底新通的雁楠公路。从雁荡山到楠溪江,一路上山水相依,古村错落,驰骋其中,意境自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雁楠公路号称温州最美公路,有“永嘉第一路”的美誉,风景迤逦,可见一斑。还未行驶到雁楠公路,便已经对那里的风景充满无限期许。驶离永嘉县城,走诸(暨)永(嘉)高速公路,从花坦出口下来,就到了枫林镇。

枫林古镇坐落在楠溪江中游东岸,是一座坐东朝西的江边古城,地势形态“前岩纱帽,后峰笔架,狮水潆洄,象山耸立”,历史上被称为“楠溪第一村”。之所以名为枫林,则是因为它漫山遍野的枫香树。出镇向东望去,郁郁葱葱的枫香树林从古镇中不断延伸,沿着公路两侧铺开,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

作为直通永嘉的绿色通道,这段公路更像是去丛林探险的关键入口。这条本就不宽的双向车道经过枫香叶的打扰反而添加了些许自然界独有的气息。个别枫香树的枝叶微微低垂,似乎在轻敲车门,想要与我们一同进入下一段奇妙的世界,有些枫香叶则贴像挡风玻璃,似乎在于我们招手,想留我们做客。

滩林古寨的慢时光

继续向前驶去,当我们还在捉摸巨大的公路牌何时出现时,一块石碑映入眼帘。雁南公路并不像其他公路一般,用钢筋铁骨来告知别人它的领土,而是用一篇脱俗的碑文向来者诉说自己的故事。

雁楠公路用现代美术家潘天寿嫡亲外孙朱仁民亲手题写的“雁楠绿道”石碑作为标志,用百字碑文书写了自己的绝和美。石碑之所在,便是雁楠公路的入口。“绿道逶迤恰似金线,串接乱珠散玉,自此雁山楠水之绝,皆从容可探。”

远眺楠溪江,枫香树林与江边石砾组成了片片滩林,古老村落,端坐其中。这里的古村落承载着民居建筑“七星八斗”的思想,天际中的闪烁繁星与穹顶之下的人群相互呼应,将星宿与八卦完美的结合,展现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在楠溪江畔的古村落里漫步,走在历经千百年的幽幽古道上,踩着已经被人们的脚步磨得圆滑的卵石,抬头享受南方独有的袅袅轻烟、微微细雨,耳边环绕着咿咿呀呀的吴侬软语,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古时故人的从容不迫,道法自然,映现在眼前。

当你看到那淙淙溪流依依不舍的样子时,你也一定狠不下心骤然离去。雁南公路懂你,这里莫名有一块空地,可以提供给旅人用来支帐篷。使得他们可以驻足停留,细细的欣赏这片属于楠溪江的特有韵味。

琅琊榜首,楠溪雁荡

出龙湾潭,回到公路主道,穿过黄坑隧道,石桅岩风景区近在眼前。石桅岩堪称“浙南天柱”、“华夏之冠”,因岩石擎天拔地,像船上的桅杆而得名。站在岩柱之上远眺,将大片美好河山尽收眼底,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感受山风抚面,逍遥自在。

一路山水相依,既有卵石古道的柔情,也有玻璃平台的惊心,雁楠公路与这里的人文气息和地理风貌完美的揉合在了一起,路既是景,景既是路,路中有景,景中有路。随着景色渐渐远驰,不知不觉便到了琅琊仙境雁荡山。

将雁荡山归于琅琊,其实是委屈了它。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以山水奇秀闻名,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

雁荡山最出名的当属雁荡三绝,是雁荡精华之所在,分别是灵峰、灵岩、大龙湫

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日景耐看,夜景更销魂。每当夜幕降临,诸峰剪出片片倩影,“雄鹰敛翅”、“犀牛望月”、“夫妻峰”、“相思女”等等一一显灵,形神兼备,令人神思飞翔,浮想联翩。

然而雁荡之美以灵岩为第一。灵岩因状如屏风而被称屏霞嶂,周围古木参天,险峰奇石。至灵岩寺前,映入眼帘的有天窗洞、霞客亭,还有群山环抱。这里无洞不奇,无洞不巧,有的藏于两峰之间,有的嵌夹在悬崖上。

大龙湫峡谷则奇在瀑布上,势不可挡的瀑布飞流直下,坠入197米深的峡谷。水滴晶莹,犹如杨花飘落,点点珠光使大龙湫峡谷显得更加壮观和妩媚。大龙湫的水变幻无穷,正如清时袁枚所写:“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而说到雁荡山的瀑布,不得不提的便是三折瀑,三折瀑恰似七八岁的孩子,喜欢和别人捉迷藏,它一直隐匿在深山之中,甚至瞒过了徐霞客的眼睛,直到本世纪才逐渐走向世人展露它的真容。

在雁荡山众多瀑布中,三折瀑可以说是最为奇异的,位于净名坑东面山谷中,连接灵岩和灵峰,由同一山的溪水南向三越重岩而成,分别称上折瀑、中折瀑、下折瀑。其中尤以中折瀑为极致,被人称赞为“雁山第一胜景”。据说包藏中折瀑的是冷却了的火山口,火与水如此相克又相生,造就了天地间的一种奇观。

三折瀑的近旁,还有一条叫做初月谷的峡谷,与三折瀑的壮丽不同,初月谷显示了雁荡山幽深的一面,此谷把气象万千的雁荡山第一名嶂铁城嶂抱的怀里,在此仰望天际,如娥眉初月。

瓯江流过,将雁荡山一分为二。万山重叠,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古木参天。不仅如此,除去美轮美奂的景致之外,每年秋天,候鸟迁徙,雁荡山的山顶总盘旋着群群大雁。他们有的翱翔于天际,有的暂落脚跟饮水江边。飞鸟归去,渔舟唱晚。瓯江江面上不时出现三两名撒网的蓑翁。不知当年游历四方的徐霞客到达此处见到此景,是否也会萌生出一丝停下脚步归隐山林的想法。

来往古今共逍遥

一路驶来,路途中将迎来尽头,雁楠公路之行便止于下塘村。乐清雁荡镇下塘村是雁楠公路东部的起点,也就是反向的终点。

这个乡村不像枫林镇那样古朴,一片片水泥修筑的两层小楼,一条条水泥灌注的主街道,现代味很浓,多了些便捷,却也失了风韵。但也正是在看似平凡的下塘村,雁楠公路与104国道相连了。路的延伸使得造访雁荡山变得容易,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在山水之间修筑了一条又一条道路,将一处有一处山水连接。国道如此,雁楠公路亦如此。

这条45公里的旅游公路,承载了一个沉甸甸的期许,将雁荡山和楠溪江连接在了一起。把那些零星的田园山水、点滴的古代历史用泥土串连,上演着幕幕穿梭千年的鸿篇巨作,吟唱着首首更鼓不断的历史赞歌。爱上这条路,不是因为奔驰于大道之上的快感,而是那走走停停,享受无尽的慢时光所带来的逍遥。

为您精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