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务院:“央企瘦身”压缩管理层,引入社会资本

 lijd2016 2016-05-19

这是一张2015年中国钢材产量的地图。虽然钢铁、煤炭是需要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行业,但钢材产量仍然连增9年,直到2015年才出现小幅下降。而在2015年,鞍钢、宝钢、武钢三大上市钢铁央企的年报中,员工总数已合计达10余万。

5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划,直接提出要在“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

总的来说,目前大多数央企运行稳定,106家央企有99家在2015年实现了盈利。但从央企实现的总利润来看,2015年仍然同比下降了5.6%。

目前央企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效率低下,冗员偏多,尤其是管理人员和法人层级较多,依附了一大批子企业。九次方舆情平台的数据显示,网民评价国企效率较低的比例达到77.36%,比认为“民企效率低”的评价多出了21个百分点。

另外,还有少数央企出现了财务危机。国资委称,2014年以来,中钢集团及3户央企的子企业就发生了债券违约。

要提高央企效率,一个是“管住人”,提高人均产值。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此举将直接“撬动”央企管理层。

截至2015年末,我国央企员工总数达到1247.9万人,但不同行业的央企员工“性价比”差别较大。某上市医药央企2015年凭着4310人创造了259.93亿元的营业收入,人均产值高达603.09万元/人,而某有色金属行业的央企仅为175.42万元/人,两者相差3倍以上。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认为:“应该通过员工持股来产生推动改革的动力,因为企业的价值既是资本带来的,也有劳动带来的,这点亟待我们转变观念。”

第二个提质增效的方法就是“抓住钱”。国务院常务会议希望央企强化成本的管控,减少应收账款,缩减库存规模和亏损面,降低债务水平,今明两年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计算一下,每家央企将“分摊”到约9.4亿元。

一个重要的举措是,社会资本也将被允许参与到央企的结构调整与重组当中,这意味着过往的央企垄断领域将逐步开放。周放生对记者说:“引入社会资本的关键,是要做到‘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骨干员工资本’三足鼎立,国有股比重最好降到50%以下,给出话语权才能激发积极性。引入员工资本关键是要找到员工认可的带头人,而不是出资人任命。”

(数据支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