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北剪纸第一人

 常州赵虹 2016-05-20

图片
巨幅剪纸《生命源》

刘冬梅、女、汉族。1974年1月1日出生于沈阳,200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室,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副秘书长,爱好剪纸、书法、绘画。
艺术作品简况如下:1998年,书画作品获“辽宁省烟草行业成立十五周年”职工书法、摄影比赛中,书法《松风煮茶、竹雨谈诗》获二等奖。
2001年,庆祝铁岭红学会成立,在美术、书法、剪纸比赛中剪纸作品《红楼梦》获一等奖。
2002年,论文《深山里的民间艺术家——库淑兰》在艺术世界上发表。
2002年,中国文化部组织,由邹家华题词的华夏名家迎奥运主题书画展中,剪纸作品《百寿图》获全国优秀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该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并收藏。
2004年,首届开原市旅游节、书法、剪纸作品比赛中,剪纸作品《春之韵》获一等奖。
2005年,庆祝青少年书法报创刊二十周年书法作品获“金龙奖",在全国书法大赛评审中获青年入围奖。
2006年,辽宁省首节妇女书法联赛入展。
2007年,在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文化遗产日中国民间艺术作品系列展“百寿图”获金奖。
2008年,中国神韵,中孟文化艺术交流展中,剪纸作品《生命源》获金奖。
2009年,庆祝建国60周年大观园民间剪纸大奖赛,作品《黛玉葬花》获金奖。
 
70后民间巧女荣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2013-01-22 14:31 铁岭日报
  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技艺,一提起剪纸艺人,大家脑海里往往浮现的是一幅老奶奶端坐窗前,用一把剪刀进行创作的场景。然而我市年仅38岁的民间剪纸艺人刘冬梅,从13岁开始接触剪纸世界,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六届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中,她凭借一幅《九龙图》剪纸作品,被授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九龙图》创新引用泥金宣纸
  1月18日,记者在刘冬梅的剪纸工作室见到了《九龙图》剪纸作品。整幅剪纸作品长达4.7米,画卷中的9条龙或盘旋在云雾中、或喷水、或戏珠。整幅剪纸作品细腻逼真,9条龙都呈现出金黄色,看起来富丽堂皇。
  “我引用泥金宣纸来刻画飞龙,然后再用红绫子做衬,整体看上去,在红色的背景下盘旋着金色飞龙,整体效果非常好,这在剪纸中可以说是首创。泥金宣纸以前都是用来写书法或抄写经文。 ”刘冬梅说,“这幅作品我一共用了半年时间才刻画完成。 ”
  2012年,她携《九龙图》剪纸作品参展第二届东北亚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红衫文化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她引用的泥金宣纸这一创新技法受到专家的好评,并获金奖。
  单幅售价达3万元
  去年老龙口酒业集团以3万元价格收藏了一幅《九龙图》,上海的一位收藏家也收纳了一幅。
  “最近有一位顾客一次性订购了10幅九龙图。我现在要对作品进行改进,把每条龙之间再加上9种不同写法的‘龙’字,这样整幅作品就将加长到10米,这将是我最长的剪纸作品了。 ”刘冬梅告诉记者。
  为了获取设计灵感,刘冬梅经常到各地采风,“多了解中国民俗的底蕴,才能设计出更多的好作品。 ”刘冬梅还致力于东北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一提起东北民俗,大家就想到‘东北八大怪’,但这八大怪并不具体,目前我已经拟出200多个东北民俗剪纸题材,明年我就要着手进行创作,争取把这些大家记忆中渐渐模糊的民俗留存下来。 ”
  首创民间剪纸漫画小品
  刘东梅的自画像类的剪纸作品让记者感受到一位70后剪纸艺人的原创激情。一幅《要账》作品让人忍俊不禁。一位齐耳短发的女子骑着毛驴,她手中拿着算盘,毛驴身上刻出一个“胜”字,毛驴眼白上翻流露出多次陪主人要账的无奈。旁边还刻着“哼!找大东哥去要账”几个字。“我喜欢在剪纸中融入生活化的东西,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时,就会有一些小想法,我往往会用漫画剪纸的方式来表达。 ”她设计的一幅幅剪纸漫画小品受到周围朋友的喜爱,纷纷找她来设计出自己的漫画剪纸作品。
                                                                   作者: 记者/何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冬梅和她获得建国60周年剪纸作品展金奖的作品《黛玉葬花》
图片
图片

 


 

刘冬梅 一双巧手剪出大千世界
2013-01-18 14:41 辽沈晚报铁岭版
图片 

  刘冬梅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她平时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记者宋琰摄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六届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中,我市年仅39岁的民间剪纸艺人刘冬梅被授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自幼痴迷练习剪纸刻烂教科书

  昨日,记者走进了刘冬梅的剪纸世界。刘冬梅性格开朗,有着北方人的豪爽劲儿,交谈中她不时发出银铃般地笑声。很难想象这么年轻就被评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她只接受过1年的专业培训,而且在27岁前,她剪纸完全靠自己悟。

  刘冬梅从小喜欢画画,13岁那年,学校打更的老大爷送她一本剪纸画册。从那以后刘冬梅开始与剪纸结缘,而剪纸也改变了她的生活。父母不赞成刘冬梅剪纸,认为会影响学习成绩。但刘冬梅对剪纸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没有蜡板,刘冬梅就把教科书垫在底下用小刻刀刻。“每个学期同学都订一套教材,我得订两套——教科书都被我刻烂了。 ”回忆起童年往事刘冬梅笑了。

  1997年,完全靠自学的刘冬梅因专业课5分之差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失之交臂。 2001年,刘冬梅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室进修班进行了一年的专业培训。“我以前都是自学,没系统学过。这一年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它把我会的东西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刘冬梅说。

  为找灵感逛古玩店、看童话书

  “剪纸最难的地方在构思。 ”现在一些人喜欢在电脑上下载图片,然后照着样子刻。刘冬梅说,剪纸需要创新,要有理念,要有自己的想法。“好的构思来源于设计灵感,灵感又来源于生活。 ”没事时,刘冬梅喜欢逛古玩市场和老板聊天找灵感。

  刘冬梅有一颗童心,在她的床头,记者看到了一本《格林童话》。说起童话里的故事,刘冬梅手舞足蹈,兴奋得像个孩子。刘冬梅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要看两个童话故事。读完童话后,她都会有片刻的思索。“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形象如电影般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些都是我剪纸创作的灵感。 ”刘冬梅说。

  多年来,刘冬梅的作品多次在各种大赛上获奖。 2008年,刘冬梅的剪纸作品《生命源》荣获“中国神韵”——中孟文化艺术交流展金奖,被北京农业展览馆收藏;2009年,她的剪纸作品《红楼梦黛玉》荣获北京大观园“首届全国剪纸展”金奖,被北京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2012年,她的剪纸作品《九龙图》在第二届东北亚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红衫文化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中获金奖。 2012年,老龙口酒业集团成立350周年,以3万元的价格收藏了《九龙图》。

  婉拒良机着手创作东北民间剪纸漫画

  刘冬梅很少逛街,不爱打扮。她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剪纸创作上。在创作《九龙图》的5个月中,刘冬梅每天都要工作到后半夜。有一天,她正在剪纸时,手机闹铃突然响了。“我感觉刚刚工作了一会,肯定是手机坏了。 ”刘冬梅一看时间已经是早上6点了,原来她已经连续剪纸9个小时。

  刘冬梅擅长十二生肖剪纸和《九龙图》剪纸。现在刘冬梅的剪纸订单不断,她的剪纸作品远销上海、北京等地,还有香港的朋友联系她,想帮她在香港打开市场。然而由于工作非常忙,刘冬梅婉拒了到韩国和孟加拉国展示的机会。“我喜爱剪纸,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想尽自己的力量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目前,刘冬梅正着手创作东北民间剪纸漫画。她希望近期可以到黑龙江林区采风,搜集创作素材,挖掘整理民俗文化,把农村民俗通过漫画剪纸展现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