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泰拉(二)

 云游看天下 2016-05-20

(三)说马泰拉象中国的“楼兰”,其实也未必合适。沙漠中的“楼兰”早在一千七百年以前就已经死了,依稀可见的只是在沙尘里残留的躯壳。而马泰拉却还活着,在这座震天撼地的石制古城中,生活着公元2000年的鲜活而摩登的生命。当我提着相机走出小楼的时候,心里还在疑惑:灰白和土黄交缠的石灰岩巨石早就不知去向,周边都是一幢幢意大利司空见惯的欧式小楼:左边是咖啡“BAR”,右边是博物馆,没有丝毫远古岩窟的痕迹。从刚才走过的石阶往右拐,一条毛石舖就的小路引伸到又一座颇具规模的教堂,就在这教堂和其他楼房交接的空隙处,人为地开辟出一个二十来米宽的景台:远处,是延绵不断的石灰岩山峦,底下,是塌陷在山峦之间的浩瀚盆地。而眼前,正是装着密密扶手的垂直岩壁的栏杆。我突然记起,大巴进入马泰拉的时候,爬上了几个地势陡峭的山坡,如今我正站在马泰拉的制高点上,俯瞰着这座高低起伏、依势堆垒在岩壁和山峦的重重包围之中的千年古城。

就在这教堂和其他楼房交接的空隙处,人为地开辟出一个二十来米宽的景台。

远处,是延绵不断的石灰岩山。

底下,是塌陷在山峦之间的浩瀚盆地。

览尽了岩窟石海波面的风光,我准备下到谷底,在那里,一定会有别有洞天的景致。一条条灰白色的小路,正在层层堆彻的岩屋间蜿蜒盘旋,弯曲地通向神秘的谷底。观景台口,我突然瞥见了一条窄窄的街巷:在阳光炽烈的映射下,受阳处已全然失去了含蓄的本色,而背阴处却斑斑斓斓,极具韵味。我最偏爱的橘红、土黄,熟褐和灰白,浑然搅合,酣畅淋漓地砌垒成一敦敦古朴的墙面,每一处凹凸,每一处裂痕,都像是油画大师刻意的作为。那用油画刀堆砌起的暖黄的老巷,正逶迤地伸向苍茫的远古,伸向曾在一千零一夜里精心描摹过的遥不可测的阿拉伯世界。

一辆疾驰而来的轿车,骤然间打断了遐想,截住了从现代到远古的穿越。

以前,我老喜欢用“震撼”来描述心中的感受。如今,看的东西多了,往往见怪不怪,用得也就少了。而今天,当我站立在如此悬挺的崖壁上,居高临下地俯视这座用橘红、土黄和灰白层层堆积的浩瀚石窟的时候,腿都有些软了。站了一个时辰,慢慢地缓过劲来,我紧紧地把着扶手,探出脑袋,想看看我正站立着的石岩的形状。让我奇怪的是,这粗犷糙砺的原始岩崖,被赋予人情的瓦砾覆盖,任何平缓的坡势,都被打造成房屋的地基。于是,一层层,一叠叠,一排排,一行行,房屋堆砌成整个山崖近乎垂直的平面,而隐匿其间的灰白色的小路,维系着亲情,维系着友谊,维系着人对自然最强烈的依赖。

沿着石壁间陡直的小路,缓缓走入岩窟石海的底。

所谓“谷底”,并不是一个地势平缓的盆地。它依然高低起伏,造就着极其浩大的天然盆景。而各种造型的岩窟洞穴依山就势,层层堆积,形状怪异的天然岩体和蕴涵灵秀的人造“sassi”(意大利语中对岩窟的统称)浑然交织,不分你我。)

一个人静静地徜徉在这个黄褐色的世界里,没有一丝声响的干扰。每一块砖,每一块石,都让岁月磨砺得只剩下最核心的驱壳,就在这些化石般的驱壳里,浸润着百年甚至千年的风霜雨雪。

这些被当地人称作“sassi”的岩窟洞穴,千年不朽,至今仍在呈现出他们日益飙升的价值。今天的马泰拉人仍住在这里,并近乎偏执地维护着它的原样,维护着大自然和老祖宗共同的赐予。数层的小楼构成了马泰拉建筑的主体。楼房笔直,采光、风向和水的利用是建造者设计时率先考虑的因素。这是一座比较大型的石窟民居,造型独特,宛若一座阿里巴巴的迷宫。我无缘入内观赏其间的结构,但一定是“山穷水复,别有洞天”。可惜的是,我身边没有导游,又不通意大利语言,无法知晓这些岩窟在建筑学上的独特意义。但就凭其外型上古朴又略带诡秘的审美涵量,就足以让我流连忘返,倾慕不已。

岩窟外的那座堆垒起的岩柱,仿佛是一尊由艺术家赋予思想和审美涵量的雕塑。堆垒者真是个出色的艺术家,那六根矗立在岩状“石磨”上的岩柱,高低起伏,横竖有致,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感受到一种组合的韵律。

这座阿里巴巴式的民居,实在像是被废弃的古堡。要不是这辆现代化的轿车,你根本无法想象其间繁衍着富裕而摩登的生命。今天的马泰拉人已把旅游业视作经济的命脉,当然,岩窟更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宝贝。这里,有的被开辟成餐厅,有的被改造成宾馆,有的仍是他们的私人住宅。如果你愿意耗费百余欧元{价值上千元人民币},便可在里面度过极具异国风情的一夜。不管内部的功能如何,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会极尽全力地保护这些记录着自己悠远历史的墙面,这里,蕴藏着他们的身价,他们的财富,他们的光荣。

这是一幢建筑在山腰间的岩窟,前面有一个面积约为三十平方的平台,从平台的一角,可以把岩窟建筑群一方的全景尽收眼底。向下望去,处在阴影里的民居精巧灵秀,极具古典欧陆建筑的韵味。而处在山脚下的岩屋浸浴着午后的阳光,和中景、前景极有韵致地隔开,汇成了一幅油画大家笔下含蓄而缤纷的风景。

在这平台的另外一则,有一座镶嵌在高耸石壁之间的庭院,里面,一定住着一位极具生活品味的主人。那安放在一切可置之处的盆盆绿色,给这沙漠般枯竭的土黄中注入了绿油油的生命

走下平台,拐入一条小巷。那幽深的石阶,那斑驳的石壁,那高耸的石梁,无不给人带来一种悠远的神秘。偶尔,走过一位石屋的主人。趁她打开木门的时候,我偷窥其间,看到了一座现代化的院落(用上海人的语言,应称之为“天井”),简洁,明快,充满了清透的光亮。外墙极为古旧,内庭超级摩登,仅需迈过一道窄窄的门槛,就完成了古今奇妙的穿越。

那堆垒在石灰岩山崖顶端的“岩洞教堂”,在蓝天的衬映下散发出逼人的光彩。那造型,那气势,多像《一千零一夜》中巴格达窃贼藏金匿银的宝库:随着一声咒语,宝库的大门轰然中开,亮出了马泰拉隐匿千年的图腾般的秘密。

“岩洞教堂”的脚下,横卧着一座精致的教堂。一个浑然天成,一个巧夺天工,悄然互补,交相辉映。精致教堂北部的墙面,直立地建筑在陡峭的悬崖口上,与德国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相比,虽不及其华丽多姿,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悬崖过于陡直,马泰拉人在崖壁和道路的交接口,用岩石砌垒起齐腰的护栏。这条护栏逶迤数里,延绵不绝,那岩石呈现的天然肤质,就像成千上万片耀眼的龙鳞,在阳光下闪耀着橘色的光芒。看那阵势,它似乎又是一条古代的防御工事,紧贴着悬崖,护佑着马泰拉的一方平安。

(四)如果说正午的太阳赋予马泰拉的是气势,那么夕阳赋予它的则是安谧。过于酷烈的阳光会夺去石窟本源的色彩,而温暖的夕阳则能在本已斑斓的色彩中添上一层更为浓郁的美丽。柔和的晚霞里,马泰拉的石海不再是一个光亮白炽的平面,她像是富有厚度的3D银幕,注入了层次、温情和神秘。

这条曾被拍摄过《耶稣受难记》的小路,呈现过耶稣受难的最惨烈的一幕:在凌厉的皮鞭下,血肉模糊的耶稣身背十字架,在这条小路上爬起了再跌倒,跌倒了再爬起。白天,我曾穿行其间,领受着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撞击。而今,小路完全失去了白日间狰狞的气息,那早就被一代又一代行人的脚步磨光了粗粝的石卵,平和、协调地组合、排列着,缓缓地延伸到岩壁间的另一个未知的区域。

岩壁间走出了一个遛狗的少年。暮霭中的山岩和石屋,悠闲的少年和小狗,组成了人和自然最和谐的画图。

入夜了,我又走到观景台前,欣赏着千年岩窟迷人的夜景。整座石城,像是一座由灯光设计师们精心打造过的巨大舞台。阑珊的灯火,给岩屋,给石阶,给残壁,赋予了另一种意蕴。白日里干枯得像戈壁沙丘里的 “千年楼兰”,在夜晚却被出神入化地激活了生命。由五万多个生命体组合成一千六百户人家的灿烂灯火,勾勒出马泰拉古城堡般的轮廓,神秘,幽深,又浩瀚,辽阔。

在我架起三脚架,以慢速拍摄教堂夜景的时候,刚刚还在教堂台阶前的各个角落嬉笑玩耍的少年们突然间蜂拥而至,在镜头前排成一行,摆出各种夸张的姿势。卡塔一声,少年和教堂都并入画中。我十分喜欢这些完全长成大人的身材,却还保留着三岁童心的意大利少年,健康,明朗,单纯得就像清透的水晶。

午夜时分,马泰拉的中心街区依然人头攒动,灯火通明。对于意大利人来说,这才是他们夜晚的开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加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汇聚在街道两侧的酒吧巷里,喝着美酒,品着咖啡,自有他们说不尽的话题。由于语言不通,我无法融入其中,直到此时,我才品到了独行者的孤独。其实,人也不该过于贪心:一天的内容已过于丰富,明天自有明天的行程。时间已晚,是该歇息了。回到宾馆,倒头就着。不知是梦幻还是现实,在我脑海中隐隐回荡的,是马泰拉百来个教堂经久不息的钟声······· 写于二O一三年八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