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茫父先生年表

 cmj909 2016-05-20

(本文已发表于《中国书画》2015年第11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整理说明

按传统算法,今年是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家姚茫父先生140冥寿,也是他逝世85周年。这位在民国北京学界、政界和艺术界皆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历史人物,如今却显得寂寂无闻,久被遗忘。关于姚华的身世已是众说纷纭,或语焉不详,或以讹传讹,就连他的亲属整理的《年表》,以及一些权威辞书、论著中的小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讹误或瑕疵。笔者热爱茫父艺术,更敬重其人品和学识,致力于茫父史料的收集整理逾十年。就目前史料所及,重新整理其《年表》,旨在厘清讹误,以供世人参考。本《年表》以农历纪年为主线,主要参考了由茫父先生孙女婿邓见宽先生整理的两份《姚华年表》,一简一繁,分别附于《姚茫父书画集》和《书适》之后。又重点参考茫父先生幼子姚鋻先生手订未刊稿本《莲花盫年谱》,以及目前所见茫父书画、诗词、文稿等作品资料,仔细梳理、比对、考证而成,力图为世人奉献一份较为真实可靠、细致详尽的《姚华年表》。限于笔者学识和能力,疏漏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界朋友不吝赐教,以便不断完善。


1876清光绪二年丙子一岁

四月二十六日(阳历519日),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属贵阳)。

初名学礼,发蒙后改姚华,字重光,也用崇光、崇广,又字一鄂,号茫父,别署重光甫、茫僧、茫公、老芒、茫道人等,病废后又号姚风、丁卯残人。

宋元之际自江西抚州迁徙入黔,辗转定居贵筑县城。天祖士进公,高祖文志公,曾祖玉德公,祖廷辅公。父源清(1842-1917),字澄海,号湛庵,貤封中宪大夫,私谥孝宪先生。生母镇宁费氏(1853-1890)。

1877清光绪三年丁丑二岁

胞弟芗(-1900)生,字芸湄,自号啸篁。妻赵氏(-1966

1880清光绪六年庚辰五岁

发蒙至十岁,就学家熟。从贵州原广顺学正姚荔香读书,为避古人同姓名者,荔香师为命名姚华字重光。

1885清光绪十一年乙酉十岁

延请杨子懿先生授举业,八年业成。

课余喜弄翰墨,时作水画为戏。壬寅(1902)曾作《水画歌》记儿时旧事:曾忆儿时作水画,持向长者求其名,长者舌强不能举,嗤予小子真憨生。

1890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十五岁

生母费氏卒,葬丝线坡实相宝山之左翼,享年三十八岁。

1892清光绪十八年壬辰十七岁

与贵州普定罗氏(1875-1931)结婚。

1893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八岁

从艾小云先生读书,畅问古学,得读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始治小学。

1894清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九岁

补县学生员。

庚寅以来家中连遭变故,家道中落,籍课金助养。

严修到任贵州学政,主持设贵阳书局,得以博览群书,辞章、考据之学大进。

1895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二十岁

中秀才。

作《说文便读》《读段氏说文注逐日札记》,呈严修学政批阅。

1895年  姚华《读段氏说文注逐日札记》书影


1896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二十一岁

严修将贵阳南书院改办为经世学堂,亦称学古书院,延聘名儒雷廷珍为堂长。书院以讲授经史、算学为主,同时教授时务、政要,首开贵州新学风气。


1897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二十二岁

经遴选成为学古书院首批学生。从雷廷珍习经学,尽识汉儒今古两家师传,于是学问有所自立。

秋闱乡试第十四名,中举人。

是年,书院同窗贵筑刘砚耕(培良)解元,以先生率真赠号茫茫,友朋间常以茫茫称之。此后遂自号“茫茫”、茫父茫茫父茫僧


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二十三岁

公车赴京会试,有《北征日记》。落第返乡,有《南辕日记》。

是年有诗:“薄里龙沙绿映枝,亭亭素影落秋池。晚风误响南金佩,暝吹天寒月上时。”此目前所知先生最早诗作。


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二十四岁

手抄严可均辑《陈思王集》,据梁昭明太子《文选》批校,以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增补,得诗三十一首。


1900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二十五岁

居家锐意著述,积稿成《说文三例表》《小学答问》。

作绢本没骨花卉团扇并题诗,此目前所知先生存世最早画作。

胞弟姚芗(芸湄)殁,葬贵阳普照寺。


1900年  姚华《绢本没骨花卉团扇》


1901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二十六岁

在贵阳讲学,有文宗潞、黄韵谷、熊述之等从学。

六月,以隶书重录严修学政所撰《学古书院肄业条约》并刻石立碑。


1901年  姚华书《学古书院肄业条约》刻石拓本


1902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二十七岁

二月,应同年刘显世聘,赴兴义县,出任笔山书院山长。途中多有诗记景物与心绪,有《黎峨日记》纪事。学生王伯群、陈筑山、文宗潞、熊述之等入笔山书院从游,日后皆有所成。

此间为为师友、学生作书画较多。常以双钩法作书,此为日后发展颖拓法的基础。有《笔山书院图》,为兴义团防局填注《兴邑江防地图》。

九月,避兵祸返贵筑,在东文社习日文、学算、看农学丛书、蒙报,此涉猎西学之始;携长子鋈向张协陆习体操。

著《笔山讲录》《佩文韵注》。诗作集为《藜峨小草》。作《述梦》七律悼芸湄弟。


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二十八岁

春,赴河南开封借闱会试,落第。滞留京城鬻书维持生活,以待明年再试。

十月,经同乡胡述曾(1870-1938)推荐,就任顺天工艺学堂印书科委员兼汉文教习。

十二月,致信同乡文静川,乞代为筹措二三十元,以备来年春闱,可窥当时之困顿境况。

1903年  姚华为筹措赶考盘缠致函文静川


1904清光绪三十年甲辰二十九岁

二月,由北京赴河南开封再次参加借闱会试。三月会试出场,中第二百二十八名贡生。回京殿试三甲第九名,赐同进士出身。

1904年  姚华殿试试卷(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三月,始寓居宣武门外烂缦胡同莲花寺。以后著述书画常署款莲花庽庐、莲花寺、莲花盫、钩深堂、小玄海、弗堂、菉猗室、岱宗堂等。

六月颐和园引见面圣,奉旨以主事用,职分工部虞衡司。旋经本馆监督保并由管学大臣奏派游学日本,並经商部签派考察日本工业。

九月赴日,进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就读。与范源濂结识定交。


1905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三十岁

二月,书日本僧空海《暮秋贺元兴僧正大德八十诗并序》,装成长卷并跋:此卷尚不着死笔,颇似郑谷口以率去态。笔之还转则法乡人莫芷升也。

八月,兼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银行讲习科。同窗周印昆(大烈)记他在校每日挟册上堂,书所授语,一字不遗,固矻矻以厕群强中,图拯救之道。

与甲辰同年黄远庸结识定交。


1906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三十一岁

与留日学法政同人陈汉第、陈敬第、范源濂等组丙午社,先后编著法政讲义十数册印行国内,为国人习政法者所资。先生编著有《财政学》《银行论》。

六月暑中自日本归国休假。在京期间积极活动,筹办“黔学堂”、组“京师贵州旅学同志会”、筹款商办贵州矿务。

秋,东渡日本入法政大学继续学业。


1907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三十二岁

三月,编辑《民法财产》由日本东京长谷川辰二郎印刷、天津丙午社发行。撰《经济与中国》长文,发表于《中国新报》第五号。


1907年  姚华《民法财产》书影


六月在日本学习期满,九月以优等成绩毕业,十月十日,法政大学行卒业式,月底回国。归国途径武昌,有诗《自日本归,过武昌赠陈仲恕》。

十一月十日到京,参加学部主持的进士馆游学毕业学员考试,名列中等。

十二月奉旨留任工部主事,不久调邮传部邮政司行走。补官邮传部主事加四级。

冬,结识甲辰科同年进士陈翼牟,自此定交,多有诗词唱和。

是年,云南提学使叶伯高延聘为法政学堂监督,未就。


1908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三十三岁

春,父姚源清受封中宪大夫,嗣封生母费氏恭人。

四月,经邮传部奏留以主事归原班候补。

五月,云南总督锡良以先生“诚笃渊懿、学有根底”奏请奉调滇省襄办新政,获朱批着照所请,后因邮传部奏请现拟筹画邮政,需事需才,请仍留部当差,而获留任。

为蹇方叔颖拓黄山谷《松风阁诗帖》钓台惊涛可昼眠七字并题诗。此目前所知先生存世最早颖拓作品。颖拓埃及古刻拓本并多次补题。

夏,周印昆自吉林寄来《夏柳图》求题,因作长题于其上。

九月十五日,邮传部奏补船政司主事。

除夕,闻贵州乡贤唐鄂生死讯,作满江红词悼一代名将兼名臣。


1909清宣统元年己酉三十四岁

二月,乞陈翼牟孝廉为胞弟姚芗撰墓碣铭。任殖边学堂财用学教授。

三月,父清源先生举家自贵阳来京,寓城南烂缦胡同莲花寺西院。

七月,以颖拓法橅埃及五千年刻石,以双钩法题埃及五千年刻石大字,并以细笔考释数百字。


八月十九日,京张铁路开车,奉派为接待员。

九月五日,继妣熊恭人卒于京寓,年七十有一。

十月廿一日,致信蹇季常七丈,感叹:风寒日短,每日容易放过”,表示:“消遣别无他法,亦惟有于文学中寻生活而已,……,拟重理旧业。于己聊有所为,于世或亦不无小補。其余之事,欲不过问。明露远离政治,潜心学问的心志。


1910清宣统二年 庚戌三十五岁

正月,手抄《桂翁词》,历八日而毕,以王兰泉司寇所纂《明词综》证之,知为夏言所著,再检《明史·夏言传》,编《桂翁年谱》。先生于不易得或无力得之书,常手抄之,此《桂翁词》为记录最早者,亦是治词学之始。

四月,属南继云抄《汲古阁本西厢记》,与其他版本对较,历时一年余始成。

五月十四日回邮传部,任图书通译局纂修。



七月一日,故友贵定李维钰(宝钟)殁于津,与唐柔、唐慰慈等赴津料理其后事。

八月,邮传部派考验留日铁道毕业生国文,兼川粤汉铁路筹备处差。译日本岩良英著《邮便行政论》。与范源濂等十数人发起尚志学会

十二月与陈叔通(敬弟)、邵仲威等创设私立政法学堂,后与范源濂等商议并入尚志学会,定名尚志学会政法学堂,并定翌年春开学。

是年:任邮传部铁路管理所讲席(半年)。兼任京师第一蒙养院保姆研究科历史讲席(半年)。为邮传部统计处纂《邮政沿革略》。书大清邮政局额,字大尺余。贵州巡抚庞鸿书电召归省,长优级师范学堂兼修《贵州通志》,未就。


1911清宣统三年 辛亥三十六岁

春,受聘为清华学堂中等科国文教席。有诗二首记清华园道中所见。

六月,任邮传部邮政司建核科科长,辞清华学堂教职。

八月十九日(公历1010日),武昌起义,革命军势如破竹,旋即席卷全国,清王朝被推翻。初闻鄂变,心生悲凉,作《秋草六首(并序)》,一时唱和者众,秋草诗人之誉不胫而走。“读其诗者,欲识一面而不可得,以为恨”。先后作《秋草图》数本。


九月至十二月,写定《古本西厢记》五册。以墨、朱、蓝、绿四色行楷手抄批校。


十月,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驻京分会会章。

十二月廿五日,清宣统皇帝下退位诏书,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有感作七律并作共和元年颖拓,以纪此大事。

是年,选为尚志学会评议员。纂《驿站沿革考》《中国文学要义》。是年日记载:近悟写树亦同写竹,当用隶法。……书与画通,其旨尤近。惟不悉心求之,故不之觉耳。凡事皆然,其惟作画哉。又云:近来作书以《爨龙颜碑》作结构,参以《麻姑仙坛》笔意,颇欲混南北自成一体。表露于书法独创一体之志。


1912民国元年壬子三十七岁

正月,与周印昆谈学,谓:“革命以前颇病于礼盛,礼盛则离;革命以后颇病于乐盛,乐盛则流。”,提出:“以后教育务要从礼乐着眼。”

二月,当选为临时参议院贵州参议员。据湘籍参议员周印昆回忆,在议会无一不与人相忤,所谓议会政治,竟未尝参与焉,乃愤然尽弃

三月六日,交通部总长施肇基到任,翌日发布谕堂司仪文四则,合全署旧事分为总务、路政、电邮航三股,分到电邮航股任职。

经陈敬民推荐入国民协进会,被推为交际员。

四月,辞交通部职。开始专治辞章、六书旧义,治经兼训诂大义,并攻研书画、诗词、金石。

是年,用骈体文撰《曲海一勺》,连载于梁启超本年创办的《庸言》杂志。考论戏曲源流,倡导昌明曲学,指出戏曲体格并不卑于诗文,论述曲的种种功益,誉为“骈史”。主张以昆曲为国乐,以正民俗。

辑《元百名家曲》并作序。印行《秋草诗册》,撰《莲花烟云记》。陈师曾为作《秋草图》并题诗,林宰平亦有题诗。

12月,作为贵州省唯一代表,参加教育部读音统一会,与各省代表共谋国语统一读音大事。周树人(鲁迅)时为教育部职员,亦参与其事。


1913民国二年癸丑三十八岁

正月初十(215日),教育部读音统一会始开,聘员及各省代表先后到会者80余人,至522日闭会。先生记其事:癸丑,读音统一会集议京师,公定字母以表国音。复逐字审定,都为一集,曰《国音汇编》。于是参差庞杂之音较有归于一致之势,绩甚良也。

著《翻切今纽六论》,从六个方面阐明读音、命名、声母、四声等一系列音韵学观点,又为注音字母拟定一篆一草一正三体书式。为宛平王璞(君仪)著《国音检字》一书作序,记共同创建注音字母事,论古今音韵学。

三月上巳,应梁任公之召,集于京西万牲园,纪念东晋永和九年癸丑修禊事。参与者四十余人,唱和诗以《癸丑禊集诗》为题刊载于《庸言》第一卷第10号,画家姜筠绘图纪之。


三月,读明人卓人月选辑《古今词统》,考证翻词入曲诗史及元明杂剧传奇,撰《菉猗室曲话》,分刊于《庸言》各期。开始考证、校勘、注释汲古阁毛晋刻本《六十种曲》。以百元购明代沈泰编撰《盛明杂剧》,是书收录明嘉靖到崇祯初年杂剧60种。

四月,同年好友黄远庸创《论衡》(周刊),受邀编文苑栏,共出五期,撰《艺林虎贲》专论辨析书画、书籍、金石真伪,次第发表于《论衡》。

九月,与陈幼苏论剧,指出:“大凡皮黄,关目多出崑弋,极有斟酌。旧本往往如此,今剧则每多生疏杂沓之病矣。

十一日(1010日)国庆,以诗纪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并以行书颖拓其句。

是年,清史馆聘为名誉纂修。任民国大学国文教席。陈师曾到京,供职教育部。

题北魏《鞠彦云墓志》,提出:“近代喜法魏书,然以毫当铁,岂能有合?……评魏书,当知只结构可为临池之资,其点划别入刻品,不可混而为一。”


1913年  姚华《秋霁图》(现藏贵州省博物馆)


1914民国三年甲寅三十九岁

正月,撰《书适》,阐述我国文字起源与书写工具之发展;撰《曲海一勺(续)》,皆发表于《庸言》。

二月,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并兼课。长校期间,注重完善学制,设立讲习科、师范本科;增设博物科、家政学科,延聘日籍教师内岛教授缝纫、劳作等技能,开我国劳动教育之先河。为女师谱写《于懿乐》《惜芳菲》两首校歌,并为各项活动谱写多首歌曲。

三月,湘绮老人王闿运应总统袁世凯之招,来京就职国史馆长。廿九日,托方丈释道阶约请名流百余人聚法源寺赏丁香,开留春宴,人各赋诗,集为一册。先生作七律二首,并绘《留春图》。

夏至,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甲寅同学录作序,阐述设置女学之意义,在于培养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为孺子室师之选。

闰五月,内务部编订礼制会聘为会员。廿八日书长函致蹇季常丈,提及教育部函托撰《切韵今纽纲要》并著《切韵谱正》,具草未就。提及近见元刊本《太平乐府》,无力购得,乃竭十日之力钞一副本。

八月,清史馆聘为纂修。

九月,撰联挽前清弼德院顾问大臣、曾任云南布政使兼署云贵总督林绍年。

是年,《京师教育报》第11期发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第六次教授法研究会记录》,详细记录了先生的点评,从中可窥见其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

1914年  姚华《破篱秋色》册页选二


1914年  姚华与陈师曾合写《古欢图》(现藏贵州省博物馆)



1915民国四年乙卯四十岁

与留学日本的长子姚鋈书信往还多谈及书法,如云:用力必须笔笔达,行机宜速,用力宜迟,迟速互救则不滞不稚。……至于结体,可拙,而不可恶,可生,而不可嫩,又云:吾所为书,正取汉隶横方之势,用笔则杂采诸家,上自吉金、贞卜,下至碑帖、缣素,苟可兼资,无不取材。而金文中倒韭之法,吾作撇捺独取其意,此为今体中所未见者也。

四月廿六日,生日,陈师曾作山水便面相赠,并题诗:四十浮沉我似君,不如意事日相闻。何如此老山中住,步出柴门闲看云。有诗答之。

小暑,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乙卯同学录作序,指出办学要有稳定的教师队伍,使教师与学生彼此熟悉,方能尽化育之功,成有用之才。又指出教急则育病,此亦足为今日教育之借鉴。

八月,为金子诚临《夏承碑》一通,跋语指出:“颜鲁公专师汉碑,意兼篆分,可谓师承《夏承》而善变者”。又,得《北魏刁磐墓志铭》剪裱本,反复鉴赏、审定、探讨,论定其为“北魏第一石”。

九月初二(1010日),洪宪建元消息散出,写下《国庆日对菊书怀》诗。反对恢复帝制,支持梁启超、蔡锷讨袁。

十月廿七日,以所藏《后子孙吉砖》制拓,由陈师曾转赠两本与周树人。

十一月廿一日(19151227日)黄远庸避走美国旧金山,被革命党人以袁党人罪名枪杀。消息传来,有诗哭之。

十一月廿九日,撰《述德赋》并序,历数高祖姚文智自江西抚州避乱来黔,详记世系、家境,及四十岁以前的经历,使后世子孙传而习焉

是年,任中华大学国文讲习。任政事堂礼制馆编纂。余绍宋发起成立宣南画社,与好友陈师曾、梁启超等常受邀参与活动,创作、研讨绘画。


1915年  姚华写铜拓本


1916民国五年丙辰四十一岁

正月,评明《徐文长集》云:“文长乐府有极新颖警刻者,亦有浅薄轻滑者,四六则清新流丽,散文孤峭而乏洁净。”写明信片并题诗《写明信片作不倒翁群立揖让题一绝句》讽刺在社会变革中左右摇摆摇尾乞怜者。

春,以百金购潍县张芝昌旧藏《吉金拓本》两册,其中有趠鼎一拓,到薤法湛然可寻,师倒薤法入金文,以汉隶入楷书,于书法多有参悟。

自述:师曾铜画,余数数题之。其一刻写菊,题云:槐堂好古耽金石,治篆攻坚今最名。纵笔为花更奇绝,如将史籀化渊明。此题,师曾未逝时曾及见之,颇称双管俱下,不作寻常题句也。

四月,辟莲花寺北殿为弗堂,作《弗堂记》叙其事。生日,作《丙辰生日示及门诸子並邀翼牟、师曾同作》五古长诗,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专心著述的愿望。

夏,女子师范学校期末,订制铜墨盒八十九方,并一一书写历代碑帖、造象题字等内容,请同古堂细心刻就,作为奖品颁给各科优选毕业生及优秀学生。

1916年 姚华写铜盒拓片89件选四


五月六日,大总统袁世凯卒于位,副总统黎元洪代行总统事,重开国会,仍为议员。

七月十五日,作颖拓《泰山李斯刻石廿九字》,并有长题。此先生颖拓作品至精彩者,后经陈叔通请郭沫若、马叙伦、林宰平等题跋,捐与贵州博物馆珍藏。

九月一日,长女銮病逝,十月,随公公文静川柩归葬贵阳文氏祖茔。

十一月,以重金得《广武将军张产碑》拓本,整装后多次题跋。此拓本由陈叔通交商务印书馆于次年印行。

12月,辞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创作书画。

是年,是年致信蹇季常丈,表达了以教育为事业而非生计的态度,以及豁达不羁的个性。

做《朽画赋》八百余言,赞颂陈师曾书画艺术。此赋后由师曾携归金陵呈散原老人点定。


1916年  姚鋈迎娶津门名媛陈淑媛


1916年 姚华颖拓泰山刻石残字(现藏贵州省博物馆)


1917民国六年丁巳四十二岁

正月初三,父源清卒,得年七十有六。作《长女銮墓志铭》《文静川先生墓志铭》。

三月,释《秦始皇瓦量诏》全文,作《瓦量诏歌》长诗,装成长卷。集考证、释文、诗颂于一,集篆、隶、楷书于一。四月,题秦廿六年诏铁权墨本。

五月十三日,军阀张勋复辟宣统皇帝,大总统黎元洪被解职,副总统冯国璋掇行总统事。开临时国会于北京,十月仍被选为临时参议院贵州议员。

二十二日,有感于军阀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作《都门感事诗》五言古体千余言百零四韵;不久续作《丁巳都门杂诗十二首》和《续杂诗十二首》感怀。对军阀复辟倒行逆施痛加鞭策。

八月,法制局聘为法律调查。中秋,杨潜庵以《秋馆论诗图》为题征画,茫父为其画册页一开并题。

十月上旬,题陈师曾《拟汉刻画像人物故事画》扇面,表达了“以不美为美”的书画观念。十日,题《唐刻佛像拓本》两千余言,阐述唐代人物画特征。

十二月二日,依韵拟姜石帚作《暗香题枣花墨梅》词追念早逝的长女。

是年:

出任北京高等师范国文讲席。补为宪法起草委员。得《开通褒斜道石刻拓》,亲自剪裱成册,并作题记。与避难来京的齐白石相识并多有往来。

河北彰德出土唐墓画像砖五方,以重金五百银元购得其二,众多友人皆云不值,独好友陈师曾力排众议大加赞赏。茫父再三题咏并悉心临摹唐砖画像,交由琉璃厂名刻工张启和、杨华庭分制成木版水印笺纸,一时为文人学者所重。


1918民国七年戊午四十三岁

正月初七,为同乡李国钰(樨林)藏陈师曾《问礼图》题跋,再次表达“知不美之为美,斯为美矣”的美学观点。

十二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正式成立,好友陈师曾、贺履之、汤定之等八人被聘为指导,开中国画学研究之先河。(恐为阳历,《萧俊贤年谱》称在191711月,则恐为农历,查112日正好是去年十一月三十日。)

三月五日(公立415日),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正式成立,郑锦出任首任校长,与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肖俊贤等画家共事该校多年。

四月,凭友人讲述而作《华山图》以为筱庄亲家寿。此图现藏故宫博物院。

7月,好友戴戡率黔军抵制张勋复辟,战败殉国。讣告传来,悲痛中作《戴循若戡既克葬,讣至哭之四首》悼亡,哀恸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九月十五,与友朋会于江西会馆,钱稻孙与陈师曾竞相为作画像。师曾所作得其神似,装成条幅征得各家题咏。

十月,初一天雨,考释题跋《金石拓片册页》一册。为侄女治印“姚之印”。

是年:

夏,开始批校光绪癸卯翻刻《景刊宋抄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陆陆续续至次年年底终。全书多有长篇批校文字,或录或议,字小如蚁,点画不苟,毫发不爽。

作仿张菊如武祠孝子故事图屏,选载于《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为其人物画代表作。

为北京瀛文斋书店写匾额。

撰《赋秦始皇廿六年四字笵残瓦量诏集墨》,发表于《东方》杂志。

与张厚戴论中国戏剧脸谱。




1919民国八年己未四十四岁

正月十七日,为绍兴姚锡久刻铜集拓题词,此为民国铜刻重要史料。

三月,业师严修六十大寿,作《范孙夫子暨德配李夫人六十双寿序》并以工楷书制成铜刻八屏。

五月,以影刻宋本藏版重印出版《景宋本阮逸注中说》,该版由黎庶昌随员陈矩(衡山)使日期间征得影刻。书版后流落厂肆,为茫父易回并重印。

九月与周印昆、张仲仁等友人赴曲阜谒孔林,归途过泰安,登泰山览胜,游岱庙,观壁画,拓得李斯泰山刻石残字,旬日而归。有诗《同张仲仁登岱作次韵三首》纪游。

是年,

在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书法、绘画。与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等画家共事。

夏季始于莲花盫设坛讲授辞章与金石文字等学,每周末晚间一次。听讲者有郑天挺、俞士镇、王翼如、罗承侨(惠伯)、汪谦(受益)、周一鹤等十数人。由学生整理成《弗堂弟子记》十五讲,油印发行,受到在京各大学学生喜爱。

作《铜写格歌》,道尽诗人不得不悬润卖字的无奈和自食其力、不随流俗的傲骨。


1920民国九年庚申四十五岁

清明,作《故诰赠恭人姚母费太恭人之墓表》并书丹,以纪念生母费氏。为胞弟书《姚君啸篁墓碣铭》并篆额,遣长子姚鋈在贵阳操办立碑祭扫。

四月,题《曹全碑》,评价其“极遒丽之致”,一扭前人轻视《曹全》之论。

贵州地区大旱,农民受灾严重,饿殍遍地。闻讯后突击画扇数百,并刊印《贵州赈灾赠扇启》,委托琉璃厂各南纸店、书店、篆刻铺代为义卖画扇,得款数千,悉数寄赠故乡助赈。

五月二十九日(714日),直系曹锟与皖系段祺瑞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的对抗,爆发直皖战争。京城受围困,邦畿不靖,有感而作诗十一首,后又续作八首。

七月十五日,直皖军阀混战于京南松林店,陈西梦拾得七生五弹壳,有感为赋《七生五弹壳,庚申七月十五日松林店之战所遗也,为陈西梦赋》绝句。

除夕,以朱笔颖写秦《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字颂词砖,并印制笺纸。

是年,

中国画研究会成立。

得端方旧藏《奚铁生仿九龙山人横卷》,品甚高,笔墨如生,反复揣摩,得益不少。又得父乙彝,是周器之早者,颜色花纹字口样式俱佳极,可玩赏。得《瘗鹤铭》水前五石本旧拓本五纸,补图考一幅并题记。

弟子郑天挺葬父京师,为赋《及门长乐郑毅生(庆甡)葬亲京师,诗以慰之》六首。表达了对青年人敢于破除世情成俗、不为礼教所束缚的大胆行为。鼓励门生四海为家,立志为学。


1921民国十年辛酉四十六岁

岁朝,呼二子鋆、二女鎜、三女錖、五子鐜、六子鋻、侄女共绘《十番欢乐图》。上元日写《设色山水图》。


六月九日齐白石为画扇 32柄。二十四日,应齐白石招,与陈师曾、凌植之等雅集庆祝荷花生日。

八月,将历年所得官私铜印四十四、玉玺一,钤为一册,题为《弗堂印集》並逐一作细笔考释,赠与美专学生铎斋白鹤伊,以供学习参阅。

九月,重阳应杨潜盫之召赏菊,返斋后将所集金石拓本对临一次,装成《莲盫清兴》册。

十月廿四日小雪,作《筠清录外金石橅本》册页十九开,均有考释与长题。

冬至后二日,于访古斋购得张叔未颖拓写佛一帧,恭录《大悲神咒》于佛上并题边跋。

十二月廿八日,姻亲文访苏自南方携茶花数种来京探望,因作《山雀茶花图》相赠。其中以工细作雀为茫父作品仅见。

冬月,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教授大村西崖(归堂)自东京来游。与师曾联翩见访(大村),(论文人画)意既相同,言必有合。陈师曾撰《文人画之价值》,又译大村西崖《文人画之复兴》,合为《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由中华书局印行,为之作序,全面阐释了一贯的文人画见解。

是年:

刘海粟受蔡元培之请至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讲授《欧洲近代艺术思潮》,借宿北京美专,得以结识先生及陈师曾、郑锦诸人,多有请益。

商务印书馆印《汉史晨碑》并影印先生与周印昆论书信函。先生对汉魏碑刻颇有研究,推动了民初书法家崇碑倾向深入发展。


1922民国十一年壬戌四十七岁

春,陈师曾携中国画家作品东渡日本,在东京举办中日联合绘画展,先生有多幅作品入选。这次展览中齐白石的作品引起日本画界轰动,从此鬻画生涯大为改善。

四月初三(429日)直奉战争爆发,大总统徐世昌去位,国务总理掇行总统事。第一届国会再开,赴会与议,补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九月二日,题《三监本皇甫君碑》,考辨与《线断本》《丞然本》差异,认定为乾隆前拓本。进而谈学书经历,提出隶古”“隶分”“隶楷概念,并指出学书宜从颜真卿入手。

十二月十九日,东坡885岁生日,与金拱北、周肇祥、陈师曾、王梦白、萧谦中、凌文渊、齐白石等集于罗雁峰园寿苏,作《罗雁峰园集寿苏,和陶凫芗先生又字韵》七古十七韵,详述其事。是日,众人合作多幅。雅集后归斋,得李释堪诗笺,因忆及秋日与李氏有潞河之游,答以七绝。

是年,

摘取宋名家词中四言句刻为印,共二十余方。

寺居南面筑屋两楹,冬日始成。适逢年中失去的《张子寿集》复归,因榜其室曰“寿复庼”。

作《齐白石自题画见嘲赋此解之》七律:盌大牵牛不耐看,为将故事记梅澜。题餻未信关诗胆,知味无须问马肝。蓬荜迢遥犹本色,风云反覆已多端。可怜画里杨风子,老去颠狂傍绮纨。


1923民国十二年癸亥四十八岁

春,与陈师曾、金城、汤涤、萧悬、陈年、方沼为画家汪蔼士定润例。与陈师曾、王梦白、萧谦中为周肇祥合作《牧猪》。

三月,写《六佛同龛》铜盒,并制成笺纸,非常雅致。

四月二十三日,蔡元培创立北京大学造形美术研究会并出任会长,受聘任导师,同为导师者尚有沈尹默、马衡等十二人,首批会员近百人。

七二十一日(公历91日)日本关东大地震,伤亡惨重,消息传来,与友朋谋划救助事,因议者难消前阂,乃撰《闵灾赋》相劝。售画数百件,得款寄日本以助赈灾。

八月七日(阳历917日),好友陈师曾殁。论界称之为中国文化界的大地震。北京文艺界在江西会馆隆重举行追悼会,各界名流云集,与梁启超、凌文渊等致悼词。十日有诗哭师曾,后多次作诗文哀悼。

九月八日,作《陈师曾小传》并题于王梦白所写《师曾遗像》,又重录旧作《朽画赋》,以作为淳清阁出版《陈师曾遗画集》序(次年出版)。

重阳,写庾信(子山)杖、竹、灯、镜四赋博古四轴并长题其上,又作花卉多幅,亦均有长题。颇能代表先生“画必有题”的文人画观点。

是年,于李释堪家雅集,与陈师曾、王梦白合写《背尘仕女图》和《猴戏图》。好友陈师曾殁后,李释堪来信以师曾旧作《写剑》记玉霜演《一口剑》弹词征题,因赋七律并题记。又师曾墨竹小幅,夜复见梦,酬酢如平生,因诵所题,觉犹琅琅,惜不能道其一字也。因倚枕漫成七律二首。为友人所藏师曾遗墨题诗赋词达数十阙。为师曾所绘《京俗图》逐一赋词,另纸书就,并与画合装一册,题为《菉猗室京俗词题朽道人画》,交琉璃厂淳清阁影印出版。



1924民国十三年甲子四十九岁

三月二日(清明),葬父源清、继妣熊恭人于西直门外七堆七间房之姚山,乞仁和陈敬第撰行状,桐城姚永概撰墓志铭,先生亲自书丹并篆盖。

三月,渡边晨亩、荒木十亩、小室翠云等12位日本画家来华访问,参加第三届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期间同游长城、谒长陵,有诗次小室翠云韵。同期与画家凌文渊、陈半丁、王梦白于北京樱桃斜街贵州会馆开画会,作品数千件,与会者数百人,小室翠云等日本画家亦赴会参观,颇极一时之盛。

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三月廿六日(阳历429日)上午,北京美术界举行欢迎茶会,并邀请泰戈尔参观书画展并发表演说,与凌文渊、陈半丁、齐白石等美术界代表参与接待活动。泰戈尔在京期间多次与先生晤对,虽语言不通,但相互倾慕。与陈师曾皆有画馈赠泰戈尔,泰氏携回印度山梯尼克登美术馆陈列,增进了中印民间交流。

春夏之交,于京西七里郊原(西直门外皂君庙北)治田园,约三十亩,名之“晚翠山庄”。园西半里许有小丘隆起,因名为姚山,作《姚山记》。

四月,昔日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学生丁琦行辞行将南归,为其作《送丁琦行南归序》,鼓励学生要大胆创新,不要受流俗所左右。

十五日(阳历518日),为纪念蔡锷将军而建立的松坡图书馆第一次大会在北海快雪堂召开,合影于快雪堂石屏前。与会者梁启超、范源濂、姚茫父、徐志摩等。

五月廿日(623日),北京大学《造形美术》创刊号发行。刊发先生撰写的《中国图谱源流考》,考我国图谱起源,强调:“图谱源流,以考古为根古。考古必须精鉴,鉴不精则以迷眛而生颠倒。”道出现代艺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六月四日,收得古玺印一百三十方,皆端方家故物。积日考证,并各系以绝句,因成《题官私玺印诗》一卷。八日,姻亲万勉之所著《花卉园艺学》一书将出版,为其题七绝一首。

八月,为陈师曾《染仓室印集》作序。

秋,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师范系一班毕业生高希舜、王石之、邱石冥、王君异、储小石、谌亚逵六人筹组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推先生为首任校长。

九月重阳,因食蟹致腹疾,居家静养,作画以代登高,并系之以《菩萨蛮》词。十六日,作《佛像》,同日,为好友丁佛言所撰《说文古籀补补》作序。

十月廿九日,中女鎜(字圆槃)病逝于莲花盫,对先生打击沉重。家居寡欢,访姻亲陈晓庄(宝泉)家,得见郑振铎译泰戈尔《飞鸟集》,据此演辞五言古近体诗,归而赓续及岁尽篇,凡二百余首,题名《五言飞鸟集》。季秋,写《寒江图》。

冬月,得张士保颖拓《埃及造像小册》并题耑、跋尾以记其事。

除夕,演《五言飞鸟集》毕,作跋语纪事。写设色《花卉》。


1925民国十四年乙丑五十岁

五十寿辰,故友、学生等各界人士云集在六部口香满园黔菜馆为先生祝寿。好友梁启超手书《祝姚茫父五十寿诗》四屏贺寿,时人皆云此诗排异诙谐,字字绝妙,直可当茫父小传读。先生依韵作《乙丑四月五十初度依韵答饮冰兼呈同座诸公》诗,一时传颂,成为美谈。恩师严修亦赋《门人姚重光(华)五十生日》诗贺寿,将其比作同样生于丙子的苏东坡,盛赞其诗书画文四绝。

1925年  梁启超寿姚茫父五十诗


八月一日,蹇季常召宴梁任公、林宗孟、王梦白等于黄子美家。席间任公出乾隆帝诗句,王梦白绘成《夕阳芳草见游猪图》,任公、茫父皆有题,徐志摩撰文发表于《晨报》,一时传为美谈。

九月重阳,与周印昆游觉生寺访明成祖华严钟,归写《觉生访钟图》扇并长题纪事。

十一月,得旧钞顾(从德)本《松筹堂集》,因择钞其末卷乐府並附以词。

冬,与南海谭祖任、江阴夏孙桐、长沙章曼仙、仁和邵伯炯结聊园词社。腊月十九日东坡生日,聊园词社集,与同社汤定之、溥心畬、刘含章为主人谭篆青各作《聊园填词不达意图》长卷。

岁暮,千金购宋刻十行本《尚书注疏》,王廉生祭酒藏绍兴本,后归徐梧生司业藏。除夕有诗记其事。临陈师曾《北京风俗画》二十四帧并依次题自作词句。

是年:

北京各大学青年学子数人到莲花寺听先生讲诸子、文字学、书法学等。当年讲老子,听讲青年俞士镇、周一鹤、郑天挺、罗惠伯、姚鋆等人整理出《弗堂弟子记》。油印本在各大学广为传播。

同古堂掌柜张樾丞投资创办邃雅斋,经营古籍善本,为书大字榜书邃雅斋匾额。


1926民国十五年丙寅五十一岁

二月初五(318日),军阀段祺瑞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一八惨案,杀害北京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两学生。先生悲愤赋诗二首,表现出不屈强权、不满军阀与军阀战争的鲜明态度。

三月,为籍亮侪绘《文殊问病图卷子》并题二绝句,梁任公为题自作词句。二十六日,长子姚鋈集十数年家书成四册,浏览漫题数语。

四月,《题朽道人京俗画册十七阙》发表于《学衡》。得《明吕棠宣德彝器谱迻录》三册,改题为《宣德彝器表册》。

五月十七日,猝患脑溢血症,请德医克里大夫来诊,十九日入德国医院治疗。住院期间,犹抱病恣意作扇十数件,集为一册,题名《姚茫父风画集》影印发行。病起后,以白香山句刻一印一肢虽废一身全,以身全喻艺事不废。从此自号姚风,以五代杨凝式相比。

五月廿三日,侄女病逝,年二十八岁。七月附葬西直门外新黄阡祖茔。于病废中忍痛作侄女墓志铭。

八月中秋,作画数件并作文《岱宗堂记》,记述将莲花寺西天齐宫整修改造为岱宗堂之经过,并怀念昔日登岱岳观日出之胜游。又作《何陋轩记》,记述王阳明昔年谪居贵州,讲学传道,开化民风的典故。

十月,应清华国学院学生请,为王国维五秩初度之寿辰绘《杞菊图》。

十一月十一日,罗复堪携来壬戌冬日罗园寿苏雅集王梦白所写《东坡像》嘱题,因补题长跋。

冬日,读元曲选,以《北词广正谱》校其音律,标明衬字。自谱小令数十首,套数数套。雪后作《对雪即景自述(中吕套数)》抒写病后矢志不忘绘画的情怀。

为周印昆画扇至冬成稿,扇面各系一曲小令。周印昆评先生尤工曲题画,以散曲、剧词入画,亦是先生所创。

是年,

作《雨窗琐记》云:“余尝评剧,以为是有形有色之文章,事须极其荒唐,旨须衷诸情理,乃可为美。而世之好新者,务为写实,常至不能转圆,亦云笨矣!猴技之为戏,虽极简陋,并无情理,一味荒唐,可谓真戏。昔人论画,谓须不似而后神似,此岂可与儿女子语哉!”此论反映茫父先生一贯的“不似之似的文人画立场。


1927年  姚华跋陈师曾篆书


1927民国十六年丁卯五十二岁

二月,观原美专学生高希舜所藏陈师曾篆书遗迹,有感而长题其上。

三月廿七日(428日),作诗纪念与李大钊等革命者十九人一同被张作霖杀害的原美专学生方伯务(舟),表达其对军阀的愤恨和不畏强暴的骨气。

六月,梁任公请王梦白重绘乙丑八月雅集之《夕阳芳草见游猪图》,乞先生补题旧句。

孟冬,应女子师范学校毛子龙校长之请,作《国立京师大学校女子第一部十九周年纪念赠序》,指出“君子不以言谀人”,因而进言女师学生要务实,不要图女学士之虚名。

十月,题旧藏《开通褒斜道石刻拓》並作长篇考释。

十一月,为邵伯絅所藏张士保《人物十六事卷子》题数百言,详述故实并指出“金石书画固非兼治,不能有功也”。廿日作《孝宪先生家传》,次年二月十日再作《赞词》。

三十日,好友范源濂病逝于天津,年仅五十二岁。

是年,

自述:余喜造赋,赋成必图。秋后作《晚香玉赋并序》及晚香玉后赋、别赋和余赋共四首。每一赋成,必写为画,有别于《凤尾鞭图》,画成而为之赋,即题其上。此《晚香玉赋(并图)》四幅,均写实花卉,画面清雅,长赋自上贯下,构成赋、书、画一体的长轴,为茫父艺术创作的代表作。


1928民国十七年戊辰五十三岁

元旦,中国画学研究会创刊《艺林旬刊》,先生为题词:绘事由来清净业,近来恶道转嚣尘。一幢高树人须见,待救诸天七返身。对当时京华画坛风气有所批评。二十四日,长跋周印昆藏《武梁祠画像拓本》八百余言,详述此画像之价值所在。

春,门人王伯群(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自南京北上视察,至莲花盫拜见,建议先生将所撰文稿整理刊印。于是着手将历年诗文、论著、题跋等著述陆续整理为集,历时近一年,往来书信十数通,得稿凡三十一卷,题名《弗堂类稿》。由王伯群作序题签并接洽由中华书局印行出版,惜成书已在先生殁后。

三月,为敬乡楼主人黄群绘《敬乡楼图》,有梁启超、籍忠寅、周印昆、陈衍、夏敬观、郑孝胥、梁鸿志等诸人题跋;又作《黄冠圭先生及梦仙先生弟兄行了图记》题黄溯初乞王梦白所绘图;写《榕楼雁影》卷子并题诗。

五月,为卓君庸所藏《宋仲温墨迹张怀瓘论用笔十法》《宋仲温急就章墨迹》题跋。

七月,为长子鋈颖拓作长题;三伏,写《杜甫诗意四季山水》四屏。

秋,为丙寅年殁的侄女姚遗作十六幅逐一赋诗题跋,写前记,后附传,篆书题端,精装成《玄琹遗墨》一册。

八月,与凌文渊、王梦白一道为北平国立艺专学生高希舜定润例,以提携后辈,由齐白石代为书写。

十一月,为门人羡涔画《山水册》并题《论画三首》,道其对绘画艺术之见解。

十二月九日(1929119日),好友梁任公(启超)逝世,作挽诗数首,又作《公祭梁任公先生文》以挽之。

除夕,写《莲花盫祭画图》设色手卷。其后有邵章题跋《和茫父戊辰除夕祭画词》。岁暮,在《学衡》第六十七期发表《弗堂戊辰词》四十五首。

是年,撰《题画一得》。开宗明义写道:画须题也。不题,则画史矣。……是则题画不可不讲求矣。后陆续刊载于《艺林旬刊》。校家藏金石拓片得目录三册。

1928年 姚华《除夕祭画图》(台湾藏家藏品)


1929民国十八年己巳五十四岁

二月,徐志摩索《五言飞鸟集》并作序,叙先生与泰戈尔之间的友谊,评价改写《飞鸟集》的意义,高度赞先生病中作画又治学的坚毅精神。

三月,好友周印昆女儿周俟松嫁许地山,以残臂作画为贺;姻亲文访苏来访,出纸索写《冬心佛》,以旧作补题应之。

五月,爱子姚鐜染疴病逝,年仅十八岁,赋《后惜竹》哀之,又撰《姚鐜传》并搜诗草彙一册附于《弗堂类稿》中。

夏,写《林和靖诗意图山水》,双钩秦琅琊台刻石东面残字并跋。伏中,读姚首源(际恒)《好古堂书画记》,依意写一立幅,并和鸦字韵题二章其上。

冬,读汲古阁本《六十种曲》,全帙点阅一过并有札记多则。为至元所藏碑拓《三公山碑熹字不损本》《嵩山三阙铭王和群拓本》题签并题跋。

是年,校补元刊杂剧三十种,欲刊行,未果。纂《黔语》。书《张调辰墓志铭》。

1929年  致信门人王伯群


1930民国十九年庚午五十五岁

正月二十日,凌宴池携厂肆所得茫父十年前旧作《白梅图》来,因有感作长题,述自少时即喜弄笔作绘的习画经历。

春,《弗堂类稿》陆续编成,函寄南京王伯群接洽付印。填词二十九阙,仿《庚子秋词》成《庚午春词》一卷。

四月,从《六十种曲》中集校宋盲词数十则,作《盲词考》。续撰《题画一得》至三笔,陆续刊发在当年的《艺林月刊》。续撰《黔语》。作书答张次溪求教梨园掌故函,收入《梨园史料》。

生日,老友陈叔通自上海来,周印昆、蹇季常、林宰平、邵伯絅诸好友咸集于莲花盫,竟日欢笑甚乐,有自寿诗。是日,为夫人罗氏画像并题《虞美人》词。

五月八日(公历64日)晨,脑溢血疾复发,延至下午六时与世长辞。《晋唐五代宋元明清画集》《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等纪其卒。

好友陈叔通闻讯有《哭茫父》长诗,起句:“别君才逾旬,凶问倐到耳”;好友林宰平闻讯有诗《哭姚茫父》,收入其《北云集》。好友周印昆有《姚茫父弥留之时》五言律诗,收入其《夕红楼诗》。

夏初为《艺林月刊》四期题签,书未印而人已殁,此期刊发遗作《题画一得二笔》,并有茫父遗像。同年第32册《湖社月刊》刊发茫父先生遗墨。

1930年  姚华调寄《芳草渡》题张次溪《燕京访古录》


主要参考文献

  1. 姚华,弗堂类稿,中华书局仿宋聚珍版,1930.

  2. 邓见宽整理,姚华年表,见书适,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 鲁风主编,姚茫父书画集,贵阳:贵州美术出版社,1986

  4. 邓见宽编,姚茫父书法集,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6

  5. 邓见宽编,茫父颖拓,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6. 邓见宽选注,姚华诗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7. 邓见宽编,姚茫父画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8. 姚鋻手订《莲花盫年谱》,姚遂、樊煕英抄稿本(共71页,未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