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口涿鹿四顷梁村:五福山下的千年古村

 闲庭斋阁 2016-05-20

四顷梁村,是武家沟镇溪源村的一个自然村。沿着涿鹿县城西南方向一路走来,只见绿树成荫,阳光正好,车驶出桑干河河谷平川,忽见一座小桥,桥下溪水潺潺,这条小溪颇为有趣的是它从一小洞流进又从此洞流出。此水究竟来自何处,我们没有深究。

“当年巨笔梦如椽,留得床形踞上巅。位列三台星斗并,花开五色绮云偏。”这些诗句能留传至今,是对笔架山的赞美,其实笔架山的真正神秘之处在于它扑朔迷离的风水学。“两山夹一嘴,必有地下水。”揭示出溪源之所以有龙门水库,就在于它的地理风水。

走进溪源村,只见两座山峰耸立对峙,中间一线云天,一侧山峰书写着龙门二字。岩壁上的野花随风摇曳,活得逍遥。近观处有溪水从岩石上喷涌而出,飞珠滚玉般地流向沟壑,志书上说:两峡对峙,如石裂天开;峭直齐平,疑鬼斧神工。这就是溪源村的龙门,村东北山巨大的岩石上有斗拱飞檐,气势不凡的龙王庙,人称龙门寺,寺院对面是古戏台,站在戏台中央,你仿佛听见鼓声阵阵,看见香烟袅袅,人来人往,旧日的热闹场景如一幕幕黑白旧电影。

从溪源村一条蜿蜒在半山上的水泥路行驶,一路曲曲弯弯,把一颗陡峭的心交给了大山的拐弯处,穿过群山,使过峻岭,眼前豁然开朗,一潭清水硬闯进你的眼前,真是“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村口便遇见了我们倾慕已久的三棵千年老槐树,它是文明的见证,古老的传奇。

从山上往下看,四顷梁村的那些房屋仿佛都是挂在半山腰上,20多户人家,星星点点撒落着,到处都是石路,不小心就能踢到一块古旧的石片,路边的石碾,崖下储存土豆的小窑,鸡们随性走着,吃着,狗偶尔高兴了就叫几声,它的古树,古庙,石头砌的院落。随处可见的木犁,木制的农业工具。这个村庄处处体现着旧日厚重的古老文明,站在村中仰头你就可以看见五座龙形山,虞禹之前,称为“五福山”山下原先有60多处泉眼,叫五福泉,如今只有两股常年不断,喝一口山泉,入口甘甜。在半坡处我们遇见村里的闪明珠老人,她今年80岁,很健谈,她说17岁嫁到这个村,育有二个儿子三个女儿,自此以后从没走出过大山,她说话的时候,风呼呼地扇动着她的衣襟。

这个千年的古村落,在清康熙年间修的《保安州志》记载:“炎帝焚林耕种之处四周岗阜围合,俨如城郭,中为平地,田可四顷,故又名四顷梁。”这就是四顷梁村的四百亩地,它是历山中的一片城郭般的洼地,被笔架山怀抱着,数千年来藏在山中。在四百亩地周围,留下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碑碣古坟,亭台废墟。坐在这里我们不由得思绪宁静而致远村中有历山圣母祠,舜亲生母亲握登的坐像,一幅观世音菩萨的慈爱面容。人们尊称“历山圣母”

四顷梁,一片神奇的土地古老而文明。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墨画卷,一个不容忽视的炎黄尧舜创世圣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