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最后两位军事天才,因意见相左先后殉国,致使民族遭难

 昵称31747617 2016-05-20

明朝末年,朝廷有两位军事天才,一是杨嗣昌,一是卢象升。二人均精通军事,忠义死节,如能精诚合作,明朝可能不会这么快灭亡。但是二人却在“战”“和”之争中产生矛盾,致使一人殉国,一人自杀,给国家民族带来巨大伤害。

卢象昇,字建斗,号九台,江苏宜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迁大名知府、大名道。虽然是文官出身,却爱好习武,骑射功夫了得,善于野战。正值明末各地战事吃紧,时任大名三府兵备道的卢象升因为行事果敢、治行卓异被皇帝看中。崇祯八年,卢象升与洪承畴搭档镇压农民起义,当时洪承畴堵西北,卢象升管西南,合夹流寇,取得重大胜利。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他募兵万人入卫。次年,进右参政,受命整治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所部号称天雄军。六年起,参与残酷镇压高迎祥、李自成等部农民起义军,九年九月出任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练兵御清,成为明朝一位非常重要的军事将领。卢象升异常勤劳,近于苦行僧,“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崇祯当时很信任卢象升,每次都将他放在最危急的地方。崇祯十年,户部尚书侯恂下狱,吏部尚书郑三俊故意轻判,崇祯大怒,将郑三俊也下狱,许多大臣上疏救援,但崇祯不同意,“宣大总督卢象升复救之”,崇祯终于同意了。可见崇祯是十分看重卢象升的。

明末最后两位军事天才,因意见相左先后殉国,致使民族遭难

再看杨嗣昌(1588~1641年),字文弱,湖南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杨嗣昌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后,面对关内农民军和关外清军这两大内忧外患,提出了“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方针。他呈上一道《敬陈安内第一要务疏》,此奏折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京师元首也,宣、蓟诸边肩臂也,黄河以南、大江以北中原之地腹心也。……以故臣言安内方可攘外,必足食然后足兵,必保民斯能荡寇,此实今日证治之切,根本之图。非敢缓言攘外也,求攘外之至急,不得不先安内耳”。

崇祯极为赞同他的观点,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镇压农民起义上。杨嗣昌针对当时情况,提出了著名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略。即以陕西、河南、凤阳、湖广这四处农民军主要活动区为“四正”,命令此四地军政长官以剿杀为主,防守为辅;而以此“四正”周边的山西、延绥、山东、应天、江西、四川等六地为“六隅”,拦截农民军进入其辖区,时机有利时也可参加围剿。杨嗣昌在崇祯面前立下了一份三个月时间剿灭农民起义军的军令状,上《请旨责成剿贼第一事疏》道:“今则网张十面,刻值千金,断断不容蹉过矣。……下三个月苦死功夫,了十年不结之局”。在这个计划启动后,农民起义军遭到沉痛打击。崇祯十一年正月,张献忠在明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于谷城接受招降。随后罗汝才、马进忠、惠登相、王光恩等部也相继投降。李自成连续战败,仅余18个亲随,转入山中进入潜伏。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农民军活动,基本被肃清或者压制。杨嗣昌的军令状,可以说已经顺利完成。

明末最后两位军事天才,因意见相左先后殉国,致使民族遭难意见不合,战和相左

到此时为止,杨嗣昌主大计于内,卢象升守边于外,二人相安无事,但到了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一切起了变化。就在巩固战果和肃清农民军残部的关键时刻,清军破关而入,逼近北京。崇祯大惊失色,诏令京师戒严,以宣大总督卢象升督天下兵,第三次赐尚方剑。对此局面,杨嗣昌与太监高起潜等商量,认为不能同时开辟两条战线,他仍试图“攘外必先安内”,先和清议和,等剿灭了农民军,再回过头去收拾清军。就当时的局面来看,这应该算是个比较务实的策略,崇祯皇帝内心也是认可的。

一次,崇祯召对卢象升,问他对当前形势有什么看法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臣主战。”此话一出,崇祯立刻面色大变,并将崇祯逼上了绝路。在中国历史上,充满夷夏大防的道德观,凡是和外族议和的,大都会被冠以昏君奸臣的名号,是以历来几乎无人敢和外族议和,主和派大都被冠以昏君奸臣,最有名的便是宋高宗。卢象升这么一说,就等于隐指崇祯企图与清军议和。崇祯怎会愿意担上这个滔天罪名,马上否认自己有这个意思,推说只是外廷有这个建议,随即便叫卢象升出去和杨嗣昌、高起潜商议军情,再也不和他说什么了。

卢象升殉国

议和之事败露,商量的结果,当然只剩与清军一战了。卢象升打算先据守保定,然后诸将分路出击,在庆都会合后与清军展开决战。只是诸多事情却为一心想议和的杨嗣昌、高起潜两人所掣肘,最后的结果,仅宣、大、山西三总兵归卢象升统率,而关宁铁骑和其他部队则属高起潜指挥,卢象升实际还不到二万人。杨嗣昌手握兵权,切断象升粮饷,屡屡调走象升部生力军,致使号称“总督天下援兵”的象升部只剩区区五千老弱残卒。1639年1月,卢象升移兵巨鹿,断粮七日,全凭百姓自愿捐粮掺杂冰雪为食,但全军无一人叛。

宦官高起潜统兵数万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卢象升派遣杨廷麟去求援,高起潜置之不理。卢象升知事不免,军中大哭,抱定必死决心,誓与清军决一死战。随拔寨而出,于蒿水桥决战清军。史载“...骑数万环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战后,杨廷麟及部下在战场上寻获卢象升遗体,甲下尚着麻衣白网(服父丧)。三郡之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当时卢象升年仅39岁。

明末最后两位军事天才,因意见相左先后殉国,致使民族遭难卢象升战死后,杨嗣昌却一意诬陷象升临阵脱逃,派士卒俞振龙等三人前往查看。俞振龙不畏淫威,坚持指认象升遗体,“嗣昌怒,鞭之三日夜,且死,张目曰:‘天道神明,无枉忠臣。’”千总杨国栋因为不肯顺从杨嗣昌意思修改塘报,坚持象升已战死,而被处极刑。象升遗体停尸八十多日后方为家人收殓。黄道让作挽联有“数三十九岁名将,岳家哀,卢家尤哀”之语。

杨嗣昌自杀

杨嗣昌有相当的政治、军事才干,能居中策划,但心胸狭隘,报复心极强,甚至不惜诬陷杀害忠贞之士。不过这在明朝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政见不同就要置之死地而后快,是个源自党争的通病,很多人就是在这种风气中成长的。杨嗣昌虽然人品不怎么地,但他不两面作战的策略,应该说是当时的最佳策略之一。

明末最后两位军事天才,因意见相左先后殉国,致使民族遭难 明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之墓

崇祯十四年(1642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二月初四,张献忠驰三百里出四川,奇袭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朝野震惊。杨嗣昌追剿农民起义失败,忧惧交加,旧病复发,病入膏肓。《怀陵流寇始终录》载:“嗣昌闻襄阳破,遂不复食。及闻李自成陷洛阳,于是抚膺大恸曰:无面目见上。伏毒死焉。”另有说其自缢而亡。崇祯帝叹息:“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

杨嗣昌和卢象升两位军事天才,都忠心耿耿于明朝,但在“战和”问题上产生不合,尤其杨嗣昌以私废公,自毁长城,最后双双殒命,致使民族遭难,憾莫大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