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经典“家风家训”

 岚韵 2016-05-20

重读古人经典家训,重立今人家教观念,培植家风、修身齐家。在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中,这大概是古代经典家风家训带给今人的启示。

家庭是国家的缩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

在我国古代,“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作为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家训成为儒家知识分子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而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关于家训的说法很多,有人做过统计和专述,有包括家范、家戒、家教、家规、家法在内不下70种说法,然而其中被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还是“家训”。其形式有很多种,如训诫、遗言遗训、书信、诗歌格言警句、著作等等。

中国古代流传下的家训到底有多少?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为过。从先秦到明清,那些具有广泛代表性,又是经典中的经典的家训,即使是在现代也仍然声名远播。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世民的《诫皇属》、包拯的《包拯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袁采的《袁氏示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不胜枚举。

家训往往是由家庭中的长辈或有名望、有社会地位的子弟所撰写,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传授给家庭的子弟,教育家庭的子弟;也有的是由子弟追记长者之言、垂范后世的。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代宰相张英的这首劝慰家人的诗广为传诵。其中“让他三尺又何妨”则几乎成为劝架的口头禅,而其子张廷玉历仕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是清代前期知名的重臣。在中纪委网站刊登的《让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启示》一文中这样写道:“父子宰相为官清正,心系百姓,堪称典范,应说是得益于张英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得益于淡泊致远、克己清廉的家风,得益于‘六尺巷’。”

关于孝仁礼义

家训既是对子孙和后代的训诫,又是家训发布者和作者本人一生的写照。在我国古代,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它要告诫子孙的无外乎是有关孝仁礼义的人生哲学,小到治家,大到治国。

司马迁能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名垂青史,这其中离不开其父司马谈的家训和价值观,即对“孝之大者”的理解。

司马谈的学识用现在的话说是学富五车。他的才学赢得了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官职:太史令,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如此受上级领导青睐,司马谈自是对汉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

司马谈认为,自孔子死后的400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其内心十分惶惧不安,为此,他非常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

于是,在临死的时候,司马谈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他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有了这样的家训,司马迁终不辱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部家训,被历代推崇,甚至被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这就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它反复被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颜氏家训》中,今人最为熟悉的就是那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实际上,该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当然这部书也是用来训诫子孙的,但其意义又不仅如此。

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

书中许多名句至今一直广为流传,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至今读来仍有意义。

与《颜氏家训》齐名的是袁采的《袁氏世范》。该书是很多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被历代士大夫推崇,并奉为至宝。

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的袁采,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信访接待之事,其人为官刚正。

袁采属于才德并佳之辈,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并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书中有许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小人为恶不必谏”“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等等。

家庭教育的特色

自古以来,家训、家风的话题就是每个家庭绕不开的永恒主题。制定家训或家规既是古代家庭教育的特色,又对现代家庭教育具有显著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事实上,自出现时起,古代家训就有着明确的指向,包括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确立良好的家风等。家训和家风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相当重视,虽然他贵为朝廷的要臣,但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官二代”。他教育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如何作为一个君子,曾国藩教育儿子说:“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读书与做人,实质是相容并包的。通观曾国藩的一生,其言传身教对于曾氏家族的儿孙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基础,值得今人借鉴。

在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父子宰相家训》辑中,记录了张英、张廷玉父子二人所著的《聪训斋语》和《澄怀园语》。这父子二人所著的家训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成效的家训经典,修身齐家的典范,传诵不息。这些家训至今读来仍受益匪浅,以至于中纪委的网站也出现“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名句,为官清正,心系百姓,淡泊致远,克己清廉,仍是当代为官从政者的榜样。

可以这样说,这些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家风、家训,既成为家庭教育的范本,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因而也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最终得以千载流传。

解今人之困惑

文化学者张颐武曾说:“家风,讲究的是耕读为本、诗礼传家。通过家风、家训教导后辈,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规范。《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含有大量教育族中子弟如何与人相处的道理。这些著作中包含着一些永恒的价值,对我们今天的家风传承依然有用。”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传统?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贫和富?如何当一个与时俱进的父母?品德修养与学习好,哪个是孩子的基本配置?如何解决孩子的厌学情绪……

几乎所有的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都可以在我国古代大量历史名人的教子故事及其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中找到答案。

古代的家训和家风,既给今人提供了丰富的家教知识,又给今人提供了思路和启迪。

即使历史的车轮早已跨越千百年,然而,这些经典的家训和家风所反映出的价值追求并没有过时。它仍然能在古人的智慧与今人的困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到借古人之智慧解今人之困惑之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