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瑾诗词选

 老刘tdrhg 2016-05-20
 
秋瑾诗词选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1-2]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3] ,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4] ,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秋瑾,生于1875年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7] 另1916年修的湘乡《上湘城南王氏四修族谱》载:“王廷钧配秋氏,字瑾,寿南公女。清浩封夫人,光绪三年丁丑十月十一日卯时生,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初六辰时殁浙江山阴县,葬西湖,有碑亭。子,沅德,出抚一半子麒为嗣。女,桂芳。”
 
       1894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镇神冲王廷钧为妻。1896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秋瑾在婆家双峰荷叶时,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后来3个人被誉为“潇湘三女杰”。
       1897年6月,秋瑾生下第一个孩子王沅德。 1900年,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
 
       秋瑾除在校学习外,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此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以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在日本主编《白话》月刊过程中,孙中山建议她可“依据此特长,利用宣传工具,报告时事,解决实事,效果越直接越迅速越好”。秋瑾一贯以提倡女权为己任,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仿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她以“鉴湖女侠”等笔名,在杂志上发表了《演说的好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主义,号召救国。她写道:“诸位,你要知道天下事靠人是不行的,总要求己为是。当初那些腐儒说什么“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胡说,我们女子要是有志气的,就应当号召同志与它反对。”“但是从此以后,我还望我们姐妹们,把从前的事情,一概搁开,把以后的事情,尽力去做,……我们自己要不振作,到国亡的时候,那就迟了”。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权解放的激情。[14] 秋,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

       在日语讲习所毕业后,报名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随即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1905年,秋瑾归国,春夏间,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
 
       1905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不久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革命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与光复会。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
 
       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0] 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为该报写了《发刊词》,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 因母丧回绍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1907年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
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
莽红尘何处觅之音?青衫湿! 
 

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翠楼怨
 
  题王泽环亡姬遗像,因庚子兵乱,此像失职,后其友朱
望清见于市上,赎回归之。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
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
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
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
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
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残菊 
 
岭梅开后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赤壁怀古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杜鹃花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赋柳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红毛刀歌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鴞。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剑歌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 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 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去常德州中感赋
 
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 
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失题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