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晚报

 汇文聚智 2016-05-20

  古代大儒,大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都能从中得乐。书画方面,范仲淹有传世作品《道服赞》。作为弈者的范仲淹,记载不多,但从相关史料推测,围棋是他主要的审美娱乐活动之一。宋代可以说是一个弈棋的时代,南宋赵师秀有《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说明那个时代约客下棋的日常生活风尚,南宋如此,北宋的弈棋风气同样浓厚。

  在范仲淹的僚属中,就有善弈者,想必范仲淹观棋、对弈都能方便地找到棋友。范仲淹还专门有诗《赠棋者》,其云:“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成败系之人,吾当著棋史。”

  范仲淹“吾当著棋史”的宏愿,说明他懂围棋,谙熟围棋的历史渊源,并且能够提炼围棋的文化审美价值。

  于儒家而言,琴棋不分家。作为琴人的范仲淹,亦有记载。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 相传《履霜操》为西周时曲,离范仲淹的时代已有一千多年了,范仲淹于琴中思古,有《鸣琴》诗曰:“思古理鸣琴,声声动金玉。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范仲淹有《与唐处士书》:“盖闻圣人之作琴也,鼓天下之和而和天下,琴之道大乎哉。”继而慨叹秦以后琴道散失,而他所在的大宋,“文明之运,宜建大雅”;他曾向志于琴道的崔遵度请教“琴何为是”,并问还有谁与崔公志同道合,崔公说是唐处士,于是范仲淹“拜而退,美而歌曰:有人焉,有人焉,且将师其一二”。

  范仲淹的艺术欣赏和感受能力,在史料中也多有披露。比如《听真上人琴歌》写道:“伏羲归天忽千古,我闻遗音泪如雨。”他能够对音乐产生如此强烈的心理共鸣,以至于情不自禁泪飞如雨,该有多么敏感多情的审美心思啊!

  星期文库

  儒家休闲观之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