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晚唐 杜牧《早雁》

 hjmhjmhjmm 2016-05-20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译文】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出典】  晚唐  杜牧  《早雁》

  注:


  1、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2、注释:

   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秋半:八月。虏弦开:一语双关,既指挽弓射猎,又指回鹘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云外:一作“云际”。

   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莫厌:一作“好是”。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

   菰米: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

   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


   3、译文1: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译文2:

   中秋时节金河胡虏弓弦拉开,早雁惊飞四散云外叫声凄哀。仙人掌边月明时孤影掠过,长门宫内暗处几声传来。要知胡骑仍在纷扰,岂随春风一一回归?请不要厌弃南国潇湘人烟稀少地,那里水中多菰米岸边也长着莓苔。

       

  4、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生活很不得意。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他很推崇李杜,说“李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的《李贺歌诗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贺歌诗是“骚之苗裔”,同时也指出他缺乏《离骚》那种“言及君臣理乱”,“有以激发人意”的思理。他说自己的创作是 “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但在创作实践上,他那些以华丽词藻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张是自相矛盾的。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阳与张好好不期而遇,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沦落为他乡之客,以当垆卖酒为生。杜牧感慨万分,写了一首五言长篇《张好好诗》。由于情绪饱满,不仅文笔清秀,而且书法更为飘逸,为杜牧赢得了书法家的美名。《宣和书谱》评论道:“(杜)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清人叶奕苞《金石录补》也给于了极高的评价:“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董其昌)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今人所能见到的唐朝真迹少之又少,这幅《张好好诗卷》自然珍贵异常,纸本上有宋徽宗、贾似道、年羹尧、乾隆等一堆名人的鉴定印章。当年溥仪皇帝“北狩”之时,仓皇之中还不忘携带此卷,后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张伯驹个人所有,又捐赠政府,藏于故宫博物院。


   5、《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全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次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此诗。

   

    此诗通篇为咏物体。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问题是: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像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它们的归宿是:“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妨暂时安居潇湘一带。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著作《唐诗排行榜》排名第94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古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73名历代评点次数排名第59名文学史录入次数排名第51名现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68名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排名第73名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排名第62名


   6、杜牧《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仙掌”、“长门”,并非泛泛的修词设色,“岂逐春风”也不仅仅是写鸿雁秋来春返的自然现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背景,和白居易《缚戎人》、《西凉伎》是相近的,但他用的是近体,写得更简练浑括。


   7、人只有迷失了人生方向的时候,才会想到家,想到这个温暖的港湾和驿站。杜牧呆在黄州的时间一长,他就无所适从了,他开始想家了。故居在长安杜陵,因而,长安就成了他的唯一牵挂。也最是夕阳下时,才更能勾起他的思乡的意绪。而远眺乡关之处地最佳点,自然当属城楼。凭栏远望,静静的站好一阵,直到落日陷入海中,他还浑然不觉。只有军营中呜咽的号角传来,才会使他蓦然惊醒。这时那潋潋的江水,黯淡无光的黄昏,水中的汀洲,都已经带有了几分寒意。唉,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回望青山处,大概就是故乡长安吧。

尽管如此,他还是能够振作起来,因为,他推崇杜甫,不仅诗歌还有他的为人。情绪虽有沉浮,忧国忧民还是杜牧的人生的主旋律。国家的政局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仍是他关注的重点,当听到回纥入侵金河地区,他是怒发冲冠,恨不得希望自己能够飞回北方,拯救黎民于水火。他的奏章快马加鞭呈了上去,但回音迟迟不到,忧愤煎熬着他,让他难以平静。没有等来回信,却等来了北方的大雁,两三只孤独的大雁。

他流泪了,他大声问,你们是从金河来的么?大雁哀鸣了几声,似乎作了回答。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裳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塞外的八月,正在云霄翱翔的雁群是否受到了胡骑的袭射?长门幽居,灯光黯淡处传来的几声哀鸣是否就是那几只失群的大雁?人都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么?可这金河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来呢?

诗人痛惜金河流民的苦难,他由衷的发出心愿: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的地广人稀,那水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可以来吃,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

他不住的打听来自北方的人,了解金河的战况。知情的人跟他说,朝廷已经说了,等明年春天再收复。杜牧义愤填膺,挥剑斩断案几,跃上骏马奔出黄州城,狂奔了百余里。

可怜金河百姓,流泪流血望着长安,等朝廷的王师,可等到什么时侯啊?杜牧勒马伫立,仰天长叹,大声骂道:草菅人命!草菅人命!

回声传遍木兰山。

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历史传说中花木兰是北魏鲜卑人,而黄州人偏偏不认这个帐,认木兰为自己的同乡,命名黄冈一百五十里的一座山为木兰山,并且建了一座庙,命名为木兰庙。杜牧由代父从军的木兰想到了和亲匈奴,死留青冢的王昭君,他们虽为女儿身,但都是民族功臣。女子尚且能以军国大事为念,想自己一铮铮男儿,却不能纾国家之难,能不汗颜么?杜牧摩挲宝剑良久,泪沾锋刃。宝剑啊,宝剑,你本应该从良将驰骋于沙场,御侮杀敌,却为何留在我这无用之人身边?他解下宝剑,扔进木兰河。他觉得自己不配带剑,带剑是一种耻辱。他暗暗发誓:待我立军功时,就是你我合二为一之时。

他走进木兰庙,焚香拜祭后驰马而去。

可是在世人眼中,杜牧的文学才华已经掩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谋略,他的一辈子也便只是与那些唯唯诺诺的文人为伍,而难于亲临边关,指挥千军万马。他的那把自沉于河中的宝剑也终生未能取回。

他也时常有阮籍的感叹: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在簧州赤壁,他从江中获得了一枝折断的铁戟,经过仔细打磨,知道是六百多年前的战争遗物。遥想当年赤壁决战,周瑜借东风火烧曹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历代文人都对周瑜礼赞有加,北宋苏轼更是将其儒将风度展露无遗:谈笑间,樯撸灰飞湮灭。儒将当然是杜牧一生的追求,但周瑜并不在他的眼里,是不屑一顾的。他通晓政治军事,对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很了解,而且精通兵法,晚年还注解了《孙子兵法》,呈送给皇上。因而,赤壁之战他认为并不值得炫耀,周瑜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了东风的天时而已;杜牧的自负才华,由此可见。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无论杜牧有如何的治国才能,也只能像当年李白,做做“为君谈笑静胡沙”的美梦。不久,朝廷又下旨,把他赶到池州任刺史。

池州治所在秋浦,即今天安徽贵池。赴任时,正值秋日,雨也凄迷,风也昏昏。行旅的劳苦与孤独,在于身,在于心。仰望苍穹,这飞落寒汀的鸿雁,可是家乡杜陵的那只?你是否知晓我有家不得回的流离之苦?

秋浦途中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他过乌江亭,想起项羽,感怀于他的不能持久和缺乏坚韧。失败算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正如惨淡的人生,惟有直面。是男儿,不必为挫折而气馁;为“时不利”而羞愤自杀,不是真正的英雄。杜牧相信,虽然自己暂时仕途挫折,只要坚持不懈,必会迎来曙光。他决心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因而借批项羽而表明自己百折不挠的精神。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8、不仅人在月夜里易生愁绪,连动物也如此,李白有诗为证:“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借此来烘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此外,诗人的“俱还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虽没有直接描写月,但借“可上九天揽月”的壮举,表达一种豪情壮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是诗人站在现实的高度表达远戍边关的征人在明月夜的思乡愁绪。“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用月夜里的捣衣声来衬托思妇思念远在边关的征人。“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也是诗人现实主义的突现,这是诗人赞美冶炼工人的诗句。把冶炼工人在明亮的月夜下劳动的情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和李白比,李商隐不在月下饮酒,而是在月下吟诗,有诗为证:“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诗人借清冷的月光表达“孤标傲世谁偕隐”的心境。

与李商隐迥然不同,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借朦胧的月光笼照江水沙滩,暗寓黍离之悲。唐后主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描写的弯月是国破家亡的象征,他曾经慨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些也都寄寓了词人的黍离之悲,亡国之恨。杜牧的另外两句“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则是用月夜下大雁的身影在宫殿昏暗的灯光里掠过时发出的凄历的叫声来形容人民在战乱下流离失所的悲苦,寄寓了诗人的深切同情。这是一联工对,一“明”一“暗“,点明特定环境,孤影和数声,以“孤”衬“哀”,以“声”言“悲”,雁尚如此,何况人乎?


   9、古人咏怀,直抒胸臆荡气回肠者,有之,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典型的一首。然而,更多的诗者往往喜欢借助外物以达己意,于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成为一种固定的创作方式为许多文人雅士所效仿,大量的咏物佳作亦纷纷出现。然而,“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白居易),一样的风物,触人心处却因人而异,滋生出万般情怀来。以下就咏物诗的内涵试作分类:

    一、体现情趣,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颂。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七岁的骆宾王所咏当属这类诗歌的率真之作。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脍炙人口的《咏柳》将对柳的喜爱表达得淋漓尽致,“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比喻让人拍案叫绝。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不必注明所咏何物,读过之后,竹的风姿与清韵怕是谁都会欣然得之于心。

    二、以物自况,抒发壮志。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一首《咏风》之作:“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涛声。”诗人以风自况,体现出不舍昼夜的勤奋精神,寄托了青云之志。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这首帝王之作表现出不俗胸襟与抱负,是托物言志的典范之作。

    类似作品比比皆是,曹操的《观沧海》,曹植的《白马篇》,郭震的《古剑篇》等无一不是气韵不俗,读之难忘。

   三、寄托情思,表达思乡之愁。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诗中大雁并不贪图南方的食物丰美,思乡之曲的触动,使得它们不胜清怨,一一飞回故里。诗中归雁何尝不是诗人自身?

    杜牧的《早雁》也是借大雁抒发对乡土的依恋,只是在传统的思乡情绪里更多了一层身世飘零之苦,家国沦丧之恨。“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诗中“早雁”的遭遇其实是宋金对峙时广大无辜流民的真实写照。

    四、触物伤怀,表达惜芳之意。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缜《菊花》)直抒胸臆,惜芳之意无须细加咀嚼。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苍苔。”这首诗也极是通俗易懂,同一事物前后命运的鲜明对比,使得诗人触目伤怀,油然而生悲情。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五、托物言志,表明情怀孤高,个性坚贞。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斗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两首咏梅诗出自一人之手,孤高情怀,读之即见。


    这类诗歌俯拾即是,“叶似新蒲绿,身如乱锦缠。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徐仲雅《咏棕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诗颇似郑板桥的《竹石》之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异曲同工之妙;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均堪称绝唱。

    六、以物喻己,或寄托身世悲凉之感慨,或抒发怀才不遇之郁闷,或传达个性解放之渴望。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笔下的柳迥异于贺知章笔下的柳,他是以秋日之柳自喻,自伤迟暮,寓身世之悲;韩愈的《落花》诗“已将分身着地飞,那羞践踏损光晖?无端又被春风误,吹落西家不得归。”以落花自喻,表明身世坎坷,却又不甘沉沦;卢照邻的《曲荷池》“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借荷花高洁,秋风凋落,抒发抱才不遇,早年零落之伤感;而宋代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借笼中画眉传达心声,渴望充分施展才情,挥洒个性。

    七、托物讽人,直刺权贵。

    郭震的《蛩》:“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因蟋蟀之声而起兴,将枕前听到的蟋蟀叫声与朱门内的奏乐歌声两相对照,苦乐分明,讽刺之意鲜明。

    “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这首咏物诗借仙人掌高高在上的骄横之姿,讽刺统治阶级不关心民间疾苦,也很形象生动。

    《诗经》里的《硕鼠》篇,曹邺的《官仓鼠》皆以鼠喻贪官,惟妙惟肖,极尽讽刺之能事。“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八、托物苦吟,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类诗歌数量也颇丰,罗隐的《蜂》最具代表性。“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此诗深得比兴之趣,劳动人民的形象刻满辛酸。罗隐的另一首《雪》也同样脍炙人口:“尽道丰年瑞,丰年事如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愤激情绪喷薄而出,质疑甚至颠覆人们“瑞雪兆丰年”的传统认识,究其实质,白雪何辜?批判的矛头其实是直指统治阶层的。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着处不知来出苦,但贪衣上绣鸳鸯。”(蒋贻恭《咏蚕》)两种情境的对比,将劳动者的艰辛与富贵达人的享受细腻刻画出来。

     九、托物怀古,寄寓今昔兴亡盛衰之感。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李益的《扬州早雁》就属此类,雁过故宫,月照孤蓬,凄凉的意象寄寓着诗人深沉的忧国之思。怀古诗自成专题,这里不复赘述。


   10、秋风起,雁南飞。最近去松江佘山北干山游玩,忽听到长空雁鸣,循声仰望,见蓝天下 一“人”字形雁阵。一时间,我真有些激动,因为我已有30多年没听过雁鸣、见过雁阵了。

    我喜爱大雁,每当雁群飞掠过天空时,我总敬慕地凝视着它们,从内心产生一种赞美之情。你看:那英姿勃勃的雁群,成“一”字阵,成“人”字形,排列整齐,井然有序地向前飞翔……此谓“雁阵”。迁徙途中,雁扶老携幼,不时地相互勉励、互相照顾、“夫唱妇随”、前呼后应。所以,人们总能听到飞行中的雁鸣,这种品性在禽类中是少见的。


    古人用雁入诗文,是很多的。如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柳宗元的“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又如杜牧的“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等等。古人这些诗的意境虽深,情调都比较低沉,那有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这样的高昂的情调,磅礴的气势呢!

    无雁不秋。有了大雁的点缀,唐诗中的秋天,才算真正到来。司空曙临水梳发,被寒塘中的凉气袭了一身,心绪正低落呢,一抬眼,一只大雁飞过了南楼。哦,是秋天来了。在遥远的西域,张籍也看到了类似的秋天。暮雨中的边城,骆驼驮着白绢,正陆续越过沙漠,紧紧尾随其后的,是一群低飞的大雁。秋意,已经传到边塞了。

    大雁是候鸟,所以古代有“雁足传书”的美谈。它们为什么要秋天南飞,春天北返?据现代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研究,它们可能原来居住在北方,后来冰川时期,为了觅食避寒,度过严冬,逐渐南迁。现在气候转暖,冰川虽然消失,它们在进化历史上形成的这种迁飞习性,却被保存了下来。

    曹操有首诗云:“鸿雁出塞北,举翅万余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明代有位诗人写的《春雁》里道:“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就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这些古代诗篇里吟诵的情节,倒是和今天的科学结论是基本相符的了。

    大雁是集体迁飞的,有着严明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有着高度的集体观念。雁群小的时候,排成一字阵;雁群大的时候,就列成人字形。这样的队形,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利于长途持久地飞行。它们每年南飞北往,行程几万里,从不畏缩,半途而废。一路上飞翔、停息,要战胜无数次的暴风雨。它们勇敢地、毫无畏惧地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矢志如一地飞向预定的目的地。那些偶尔掉队的孤雁,总是不顾一切,奋然疾飞,以赶上自己的队伍,和“战友”们一起投入远征的行程……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大雁的生态,有相当细致深人的观察和了解。《禽经》中记载:“夜粞川泽中,千百为群,有一雁不瞑,以警众也。”古代有些笔记中,亦有类似描述,说雁群夜宿沙渚,令雁奴围牺于外,专司察动静,有警则先鸣,以防敌害。元代诗人也有“雁椰宴菩候寒更”的诗句。在确认安全,群雁会慢慢进入梦乡。第二天一大早,又迎着第一抹晨光,拔营起飞,正如毛泽东在诗句里描述的那样--长空雁叫霜晨月。

    据说,猎人捕雁,有时就利用大雁集群生活中的这种习性。他们夜间先摸近河滩,故意点火,惊觉雁奴,然后急速灭火以待。雁奴鸣警,众雁惊醒,察看无事,嚷嚷又睡。猎人一而再,再而三,用此故技。雁奴忠于职守,有警必鸣.终雁认为受骗,怒啄雁奴。最后,不是雁奴蒙冤被啄死,就是雁奴再报警,众雁不理,熟睡如故,于是猎人之计得呈,众雁落网就擒。这真是鸟类生活中的一个“悲剧”。我国宋代诗人陆游对比颇有感慨,曾吟道:“宁为雁奴死,不作鹤谋生。”陈毅元帅有句充满了革命激情,爱憎分明的诗句:“为群荣雁奴,作伥耻作媒。”鹤媒,乃是一种被驯养了的筲,猎人们常用它来诱引野鹤,以捕之。

    大雁、雁奴、鹤媒的品行、作为、情操如此截然不同,不禁使我联想翩翩……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有像大雁那样的战士和雁奴那样的勇士,然而,不是也有一些像鹤媒之类的丑类么。向你致敬!--雁奴……

    雁,多愁、多悲、多情、多苦、多灾多难的雁啊,南来北去,翻山越水,万里迁徙,寒暑不易。其飞过之地,可能正有箭在弦上等候;歇足之所,或许已有天罗地网布成,使雁们不得不在“月黑雁高飞”之独特环境中飞行。至于那受伤的雁,落队的雁,境况就更为可怜。其离群时之孤单,其哀鸣声之悲戚,尽皆显示着一种与它鸟迥异的性情。雁,仍千年不移其志地南北迁徙。其飞过秦时明月,飞过汉宫秋月,飞过唐宋明清时的峥嵘与衰微。雁过飞声,在各个时代里,也被各种心态背景下的多情文人记载或歌咏。韦应物有“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表达的皆为羁旅异乡的游子,看到南归的雁,无不会心生缠绵悱恻的思乡思亲之情愁。

    雁更可贵的品质,是对婚恋的从一而终,一旦丧偶,另一只便不离不弃地守候,更有甚者,哀鸣着飞向天边,撞地而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说的就是雁的坚贞。此外,失群落单的孤雁会吐血而亡,所以人们常把背井离乡、独自在外流浪的人比作孤雁。

    唐朝诗人霍涂的五言律诗《孤雁》云:“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杜甫也有诗句:“相失万重云,谁怜一片影。”这些都是对雁丧偶之悲哀、失群之痛苦所作真实而生动的描述。

    凡是到过西安的,肯定都见过大雁塔,这座玄奘为保存他带回来的经籍而修建的古建筑,缘何名“大雁”呢?原来佛经中有个故事:一天,一群雁飞过,忽有一雁离群坠地而死,坠地之所,正是一僧寺,众僧认为此雁即菩萨,西安的大雁塔便是因此而得名。其实它本名“慈恩寺塔”,也许因“大雁”便于记忆,更因为唐朝时新科进士的“雁塔题名”,“登大雁塔”成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原来的本名,反而不怎么为人所知道了。

    大雁的性格,是最为本分的。据说,孟秋是寒蝉的,季秋是霜降的,只有仲秋是大雁的。每年,大雁到南方越冬,抵达的时候,肯定是仲秋,从不提前拖后。大雁的性格,也是最为念旧的:春天一到,准时北去。如此沉稳有序,如此恪守传统,恐怕连人,都难以完全做到。看来,雁之秋,不仅仅意味着萧索和伤愁了。

    秋日观雁,真正的佳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心里 。(作者:沈裕慎,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