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由于受气温的影响,石灰岩表面在地表水及地下水强烈侵蚀作用下,普遍出现参差不平、犬牙交错的形态。起伏不平的基岩面,其高差一般为1m~5m,局部地段高差可达20m,给桩基施工带来了困难; ②基岩面下2m~15m范围内出现的溶洞称浅层溶洞。浅层溶洞内一般有充填物,充填物一般呈软塑~流塑状态。溶洞发育形态非常复杂,这类浅层溶洞直接影响到基岩上桩基的安全;
2 岩溶地基的处理 ①对于不稳定的岩溶洞隙,可根据其大小、形态及埋深,采用清爆换填、浅层楔状填埋、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等方法。 ②对于岩溶水的处理,应在查明季节性动态特征的基础上,采取宜疏勿堵的原则。 ③未经有效处理的隐状土洞或地表塌陷及预计的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基。对土洞和塌隙的工程处理应按其成因区别对待,并充分估计处理后的重发性。工 程措施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堵塞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同时应采用梁板跨越。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墩)基。 ④应注意工程活动改变和堵截山麓斜坡地段地下水排泄通道,造成较大动水压力对建筑物基坑底板、地坪及道路等正常使用的不良影响,注意泄水、涌水对环境的污染。 3 岩溶地质桥梁桩基施工的主要方法 3.1 钢护筒跟进法 ①在溶洞较大,洞内无填充或有流塑充填物,漏水严重或与暗河连通时,采取片石粘土回填,灌注混凝土仍然无法成孔时,可采取钢护筒跟迸法施工。这种方法就是一面冲孔、一面接高护筒,并将其振动下沉至已钻成的孔内或溶洞内,用以阻断溶洞内流塑充填物或水的流动,便于钻孔施工。 ②当采用泥石筑壁法冲孔已穿过多个溶洞,并且均已造壁成功,在继续冲孔时,上面已形成的泥石护壁突然坍塌并且漏水,这时已无法再进行泥石护壁,可以将钢护筒跟进到塌孔处堵漏,漏几个溶洞,就跟几个溶洞。 ③在垂向溶洞较多,桩基较长,钢护筒跟进很困难,钢护筒不能一层跟进到底时,可先下一层大护筒跟进,这个护筒的直径应大于桩径20cm左右。当大护筒不能下沉,下面的溶洞又无法处理时,需再下一层护筒跟进。在施工中应尽量避免双层或多层护筒跟进。 3.2 粘土片石回填法
为了防止击穿溶洞时泥浆面下降严重造成孔内压力不足而坍孔,根据地质超前钻探结果,确定护筒埋入深度,护筒应埋至风化岩面;冲至溶洞顶约1m减小冲程,冲 程在50cm-100cm左右,小冲程大频率方法逐渐把溶洞击穿;在击穿溶洞前派专人负责观察孔内泥浆面变化,一旦发现泥浆突然下降,就马上补充水源和泥 浆并提上冲锤防止埋锤。然后根据溶洞大小按1:1的片石和粘土同时投放整包的水泥,进行冲砸堵漏,反复冲击方法将洞内冲砸密实,在冲砸过程中适当加大泥浆 比重使护壁牢固,当泥浆面稳定后方可按正常冲孔,如此反复穿越溶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