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拥有学霸那种一学就是十几个小时的精力?

 flowers9 2016-05-21

免责声明,资源全部来源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告知及时删除


首先要明确一点:学霸不是一学就是十几个小时的,这种拼搏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但是,我们可以,“十学就是十几个小时”。


直接进入正文——“学霸/工作狂养成计划”。




①学会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能的基础。效能是建立在巧妙管理精力的基础上的。


胖友们,我们经常花大量的精力担心我们无法控制的人和情况:我能不能考上/找到工作/顺利毕业/找到对象/妻妾成群/拯救世界……

当然,这种担忧是不可能断绝的,毕竟我们是人。当精力集中于恐慌、焦虑之上时,暂且写下来,每天专门给自己留半小时时间,去认真思索、消化这些恐惧就好了。

学会管理精力,意味着,学会把精力集中在我们能施加影响、能有部分掌控权的事情上。

把你的恐惧收纳、整理好之后,就投入到做题/投简历/写论文/撩妹/学习超能力上面吧。恐惧再次出现的时候,告诉它:你乖乖待在盒子里,朕晚点再来看你,爱你么么哒。




②周期性地消耗和补充精力

人生应该是一场接一场的短跑,而不是永不停歇的马拉松。

短跑观意味着:当你学习90~120分钟后,你应该休息15分钟。(做事和休息的时间可自行调整,喜欢做白日梦的胖友,可以努力15分钟,然后休息120分钟)

每天的学习/工作模式,应该是一个钟摆式运动:按照一定的周期消耗和补充精力。理想状态是:做事的时候全方位投入,放松休息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全身心地恢复自己的精力。(如何高效地恢复精力?是个比较大大的话题,之后会更文,隐隐地表现出了我的套路)

把自己当作一个短跑运动员吧,跑道尽头100米或200米处的终点线是清晰可见的。而我们在学习和工作时,高效的关键便在于:设置短程目标,定时定量高效完成。在充分休息后,重新投入下一个目标之中。

短跑运动员跑得快?还是马拉松跑得快?所以啊,年轻人们,一定要重视精力恢复这个刚需啊。




③培养例行公事

例行公事也就是习惯。


我们的行为中只有5%是有意识地自我指引的。我们是习惯型生物,我们所做的事中多达95%是自发的或者是对要求或焦虑的反应。


习惯的力量在于,它确保我们在那些非必要的地方,耗费尽可能少的有意识的精力。意识和纪律需要你迫使自己去做事,而习惯吸引你去做事。


这样的话,有限的精力/意志力/自制力就可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啦!


高效管理精力的诀窍在于,不断地养成习惯:时间的确切性和行为的精确性是最重要的。


通过决定一种行为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现,我们不必再太多考虑如何让它变成现实。


所以你看,学霸每天去图书馆的同一个座位、保持相同的坐姿,学霸早晨7点~8点必须高声朗诵英语、读够1001个单词,学霸雷打不动地去同一个食堂同一个位子吃同样的老干妈炒饭,学霸午休的时间是12点01分53秒开始……(这不是我,别脑补)


在学习和工作中,一切需要思考才能决定的事情,都可以逐步培养成习惯,逐步减少需要耗费精力的项目。长此以往、循序渐进,即可养成“十学就是十几个小时”的学霸技能。


本文观点整理自《精力管理》这本书。


算了,推荐了你们也不会去看的。→_→



感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