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5讲

 爱雅阁 2016-05-21

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讲:寄情言志的宋代书法

苏东坡书法作品


  赵宋王朝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富于变革创新精神的时代。这不仅表现在哲学上理学分宗立派,文学上与唐并称“唐宋”、宋词取代唐诗,绘画上与元并称为“宋元”、文人画风成熟,在书法上也冲破了唐人森严的法度,表现书家的社会思想、人生的追求与生活意趣,从而使书法在宋代又有了发展。



黄庭坚书法作品


  据史书记载,宋代有名的书家有800人之众,比所记载唐代200多人高出三倍,可见当时书风之盛。其中著名的书家除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外,还有创了瘦硬通神、民族英雄岳飞,从童年到中年到英年早逝(遇难时年仅39岁),一直是颠沛流离,戎马倥偬,然而他不忘临池习字,其小楷书作《请粮》十分清秀端庄,行草《出师表》则飘逸活泼“。还我山河”四字及词《满江红》交相辉映,气壮山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爱国英雄文天祥终生为国难奔波,数度被囚于金营,但他对“纸墨之微,亦皆不苟”,为后人称颂。此外著名大书家还有蔡京、蔡卞、苏舜元、苏舜钦、王安石、姜夔、张即之、朱熹、林通、晏殊、文彦博等。即便在北宋灭亡之后,宋室南迁,汉文化在中原大地仍旧得以继承发展,产生了一大批书法家,如吴激、王竞、任询、蔡松年、宇文虚中、赵枫、赵秉文、王庭筠和党怀英等。其中王庭筠、党怀英、蔡松年和吴激成就颇高。



米芾书法作品


  在书法理论方面,宋代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大批对书法实践有指导意义的论著,如欧阳修的《试笔》、《集古录》,姜夔的《续书谱》,朱长文的《墨池编》,黄伯思的《东观余论》,苏轼的《论书》、森挺谨严的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书评》六则,黄庭坚的《论书》和米芾的《书史》和《海岳名言》。


  宋代涌现了一大批书法家和一大批书法作品及书法论著。但是,宋代书法远不及唐代书法鼎盛,更没有像汉代、晋代和元朝那样,形成自己的时代特色。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时代的影响,二是帖学大行,三是“趋时贵书”。



宋代书法家蔡襄书法作品


  经过五代几十年的战火频仍、社会动荡,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赵宋王朝。但是,完成统一大业后的宋太祖并没有对书法予以重视,士大夫的书法创作热情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故而书法艺术发展缓慢。


  及至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才开始留心翰墨,致力于书法的繁荣。他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禁中,这就是《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朝野上下以此为蓝本,临习书法。《淳化阁帖》中有一半是羲之、献之的作品,所以王书又一次流行全国,甚至“泛滥”起来。此后陆续问世的《绛帖》、《潭帖》多从《淳化阁帖》翻刻出来,而辗转传刻的“法帖”与原迹相去越来越远,难见王书的本来面目。而帖学大行,众人效法,以致于宋初书法千人一面,没有特点,没有创新,没有个性,书道衰微,重蹈了唐初专学二王、囿于守旧的覆辙。只有到了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蔡襄、苏轼等惊呼由唐溯晋,屏除帖学,宋代书法才为之一振,慢慢走上正轨。



宋代书法家李建中书法作品


  与此同时,趋炎附势之风盛行,也造成宋代书法的每况愈下。米芾对此考证得十分清晰明了:李宗锷主管文事,读书人皆学其书以投其所好获取科第;宋宣献公绶作参政,满朝大臣都学他;魏国公韩琦好颜书,士俗皆学颜;及至蔡襄做了大官士庶又皆学之;王安石做丞相,士俗亦皆学其体。宋室南迁后,北方风气依然盛行。宋高宗开始学黄庭坚,天下都争相临习黄字,后来改写米芾体,士大夫们也转而攻米。在这种趋炎附势的风气下,书法家按自己的意趣去继承和革新书法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因而宋代书法没有自己的个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悠悠三百多年的历史,还是产生了一些堪称凤毛麟角的书法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以书法来言情达意,追求书法之个性与创造,可以说是宋代书法史上几段欢快而又闪光的乐章。



宋代书法家张即之书贴


  书法艺术是无形与有形的统一、不象形与象形的统一。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形体和动态美的一种反映,其中饱含着书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特别是在“尚意不尚法”的宋代,一些杰出的书法家则更多地追求个性和反映自我。作为宋四家之首的苏东坡更是陶醉于翰墨之间,寓深刻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于书法作品之中,在其书作中表现了自己对禅宗的理解。如其《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雍容华贵,满目生光,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万物齐一”的老庄思想,同时也是佛教“万物皆幻”思想最生动的体现。而草书《醉翁亭记》则气势逼人,一泻千里,变化莫测,犹惊蛇出洞,表现了东坡壮志难酬的忿恨与不屈不挠试图东山再起的雄心壮志。楷书《醉翁亭记》则由于宦海沉浮、心灰意懒,平平稳稳,显得方方正正,清心寡欲,四大皆空。



苏轼书法《致季常尺牍》(一夜帖)


  黄庭坚则运用夸张的抽象线条追求一种浪漫无邪的情趣,表现个性、表现自我,追求笔墨的韵味,蕴含无尽的禅机。所以元代赵孟頫称黄庭坚是“高人胜士”。


  从总体上说,书法在宋代有了一定的进步,产生了一大批书法家。但是发展不大,成就不高,缺乏创造力与开拓精神,没有形成像晋唐那样的书法高峰,也没有太多的自己的特色。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2讲:欧阳修《集古录跋》


欧阳修《集古录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唤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小家贫,在母亲的指导下,用芦苇杆画地练字,好学不辍,终于在仁宗天圣年间中进士,并试南官第一。官至参知政事(即副丞相),谥文忠。


  人们都知道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的杰出领袖,曾以散文《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却不知欧阳修还是位卓有成就的楷法大家。欧阳修的学生、大文豪苏东坡这样评价其恩师的书法:“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润字,神采英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哗如也。”大理学家朱熹更是对欧阳修的人品书品钦佩之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元代书坛盟主赵孟頫一语中的,道破醉翁书法的真谛:“欧阳公书,居然见文章气。”



欧阳修《集古录跋》


  欧阳修习书十分勤奋,特别是在垂暮之年,仍孜孜不倦,爱之笃深。他“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矢志不渝、笔耕不止的实干精神,他的书法才为世人所首肯和称颂。


  欧阳修传世书作大致有《朋党论》、《醉翁亭记》、《泷冈阡表》和《集古录跋》等,并著有书论《试笔》和《论南北朝书》,对后世书家影响极为深远。



欧阳修《集古录跋》


  《集古录跋》是欧阳修编纂的研究金石碑版的10卷专著,共收集历代石刻碑版题跋400余篇。手稿的原件尚存墨迹题跋4篇,为楷书纸本,共58行,计786字。


  此帖笔法凝练简约,结构平稳方正,带有浓厚的六朝遗风,与智永和尚的千字文在笔意上颇有相似之意,墨气连贯,典雅蕴藉,尤见其深厚的书法造诣与艺术功底。


  此帖在用笔上不加思索,重落轻收,以露笔为主,方圆兼备,如第一行的“庙”、“文”、“山”等。运笔沉稳,徐迟中蕴含雄健,追求一种君子藏器、含而不露的书风。如第二行的“来”,第一横重重下笔,未及运行便轻轻收笔,倒八字的两点与第一横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横则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为的是衬托中间的竖钩。竖钩自始至终沉雄平稳厚重,如定海神针一般支撑整个字,给最后的一撇一捺提供了宽裕的回旋之地。而一捺的粗重与迟缓的运笔更增添了字的力度。



欧阳修《集古录跋》


  在结构上,此帖字体呈正方形稳定结构,重心居中,与欧阳修追求的沉雄蕴藉的书风相吻合。然而字体在中宫舒展,间架端正中求变求新,力求重处不显臃肿,轻处不露浮躁,如第一行的“完”字,宝盖头十分厚实有力,如四点排开,而四点姿态各异。其中两点虽欲重按但笔锋带过,一蹴而就。底下的“元”字的竖弯钩则没有钩出去,而是微按收锋之笔,轻轻掠过。从而在保持字的力量与沉稳时避免了字体下坠的危险,同时也增加了字体的变化。


  在结构上,此帖在基本保持楷书纵有列、横成行的秩序的同时,注重行气的通畅与连贯,更加鲜明地突出了楷书的规范,并为憨厚敦实的楷书平添了几分沉稳、端庄与平和。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3讲宋楷先声——蔡襄《谢赐御书诗》、《蒙惠帖》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3讲


宋楷先声——蔡襄《谢赐御书诗》、《蒙惠帖》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进士,做过龙图阁直学士、端明殿学士。蔡襄为官清廉,一身正气。范仲淹因议事革职,欧阳修进谏为其申辩反遭贬斥,蔡襄不顾丢官去职,犯颜力谏,并作《四贤诗》以讽朝政,为当朝后世传为佳话。  


        蔡襄擅书,尤擅楷书、隶书、草书,使盛唐登峰造极,而后一落千丈的楷书又慢慢恢复了元气。他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而且颇受东坡、山谷的推崇。东坡曾著文说:“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欧阳修说:“君谟书独步当时,笔有师法,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黄庭坚则称君谟“真、行简札甚秀丽,能入永兴之室”。 

 

  但是也有人对蔡襄书法持批评意见,认为过多地留有颜真卿、虞世南的痕迹,没有什么独创。这些人不了解书家继承追求气韵神似和意境的基本前提。这一点蔡襄是深有体会和作了大量尝试的。他曾经 说:“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尽管众说纷纭,但是蔡君谟的书法在浩瀚的书林中流芳千古,这本身就证明了蔡襄书法艺术特有的魅力。

  

     蔡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大致有:《茶录》、《郊燔帖》、《荔枝谱》、《画锦堂记》、《陶生帖》、《暑热帖》、《万安桥记》、《刘奕墓碣》、《谢赐御书诗》、《蒙惠帖》和《颜鲁公告身跋》等。    

                              

                              

                                                                                                      《谢赐御书诗》


 

  《谢赐御书诗》亦称《进诗帖》、《自书谢表并诗》,为蔡襄的纸本楷书墨迹。171cm×25cm ,计38行,共320字。真迹现藏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

  

 
     此帖缘起是仁宗酷爱蔡君谟的书法,赞赏其为人,亲自书写“君谟”二字,赐以嘉奖。蔡襄感激不尽,赋诗以谢皇恩。蔡襄书法本来就极为工整、平夷,此帖又是因为感恩而进献皇上的,故而十分端庄沉稳而规矩,无半点夸张放纵之感。当然也不是说此帖并无一点逸趣、潇洒可言。相反这种潇洒与逸趣是深层次的,隐藏在作品的内在的神韵中。


  
        在用笔上,此帖是寓方于圆,以圆为主,区别于欧阳询和虞世南以方笔为主的特点,因而虽神似虞欧,但仍是蔡襄书法风貌。圆笔正好弥补和避免了前篇因为十分齐整而可能出现的呆滞与拘谨,而显得富于灵气,使得字体在端庄中蕴有飘逸,在工整中寓有变化。如附图中的“下”,写横时是藏锋逆笔始,收笔时藏锋回笔,圆笔寓有方笔,再加上似方还圆、似圆还方的一点,因而整个字刚劲有力而又活泼大方。


  在结体上,此帖字体稍长,上下部分之比大致为4:5,有别于欧阳询;笔划横轻竖重,又别于虞世南;似乎又有点颜真卿中年《多宝塔》之风,但又比《多宝塔》老练成熟。这种结体使字十分庄重而轻盈,似乎一个胖者削去了身上多余的脂肪,十分秀丽,从这个帖中可以看出蔡襄楷书的风格就是端庄、妩媚。如附图的“遣”、“赐”、“蒙”都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蒙惠帖》 


      《蒙惠帖》是一尺牍,为蔡襄的另一代表作,行楷(偏重于行),纸本。23cm×17cm,计4行共24字。因帖首有“蒙惠”二字而得名。

  
        欧阳修在评论蔡襄书法时,把其行书列为第一,而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也持这样的见解。他说蔡君谟行书“在前辈中自有一种风味,笔甚劲而姿媚有余”。从《蒙惠帖》看来,蔡襄的行书的确造诣极深,秀媚姿荣而透出一股灵气,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此帖在结体上,重心居中,左右对称,不作险峻之笔。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取法于《兰亭序》。且其具体的笔画也颇多地留有《兰亭序》遗墨,如附图中的“惠”、“林”、“水”、“和”等更是与《兰亭序》中的字如出一辙。不过,此帖还汲取了颜书沉稳敦厚的风格,因而全篇较《兰亭序》显得沉稳而有力度。如附图中的“天”、“感”、“履”等就是这样。可以说《蒙惠帖》 拓宽了宋代行书尺牍书法的表现内涵和表现方法,同时也是对如何继承前人风格和技巧、发展行书艺术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清丽圆熟、姿态横生——李建中《土母帖》


  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自号岩夫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其祖父是前蜀王建的重臣。宋太祖赵匡胤灭蜀时,他与母亲一起逃难至河南洛阳。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甲科。做过工部郎中,掌西京留司御史台,人称“李西台”。李建中性情简静,风度秀雅,喜好吟诗讽月,更爱洛中风土,自称岩夫民伯。他的书法深得欧阳率更之法,运笔工整畅达。《宋史》称他“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习,争以为楷法”。他曾经手书郭忠恕《评简集》进献皇上,皆为蝌蚪文字,获诏书嘉奖。他的书法承先启后,对前人,其书有十分真实的继承与保留;对后世,则有更多的创造供人咀嚼和揣摩。吴师道曾说:“李西台虽在宋初,实唐人书法之终也。过此则益变则下矣。”赵孟頫也说:“西台书法去唐未远,犹有唐人余风。”黄庭坚是对李建中书法赞誉最高的一个,他说:“西台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清秀者也。”



李建中《土母帖》


  李建中传世书作极少,只有《李西台六帖》、《书千文》及《翻本峄山碑》石刻。


  《土母帖》是李建中传世的《李西台六帖》之一。行书墨迹,是李建中在牙色纸本上书写的通信札。共计10行104字。此帖曾由清内府收藏,并刻入《三希堂法帖》。



李建中《土母帖》


  此帖为李书精品。用笔沉稳俊逸,法度谨严洒脱,更兼欧阳询书风的神韵,为历代书家称道和临摹。


  在用笔上,此帖以中锋行笔为主,辅之以侧锋,使得行书在端庄中显得飘逸,在沉稳中稍露妩媚。而行笔时注重内力的运用,则使得字体虽显肥美之态,却呈清秀婀娜之姿。



李建中《土母帖》


  此帖虽为行书,但笔画之间的连接使转变化不大,比较规整,因而全篇字体有楷书之风,具体说就是带有法度森严的唐楷遗韵。如第二行的“是”、第三行的“何”与欧阳询的楷书并无二致。


  在结体上,也是沿袭欧虞的楷法,中心居中,上下平衡,只是在中宫收缩、向外拓张方面稍加改动,不内张不外拓,字体平和端庄,如第一行的“土”、“今”等。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4讲:李建中《土母帖》

李建中《土母帖》


  在结构布局上,还是唐楷之法,字距紧、行距宽,字与字之间无游丝相接。可以说《土母帖》是一篇近似唐楷的行书作品。



李建中《土母帖》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5讲:苏舜钦《草书诗帖》
花发上林、月滉淮水——苏舜钦《草书诗帖》



苏舜钦像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和诗歌评论家,字子美,一字倩仲,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苏舜钦是苏舜元之弟,兄弟俩称霸书坛,在当时被称为“二苏”。舜钦自幼好为文墨,慷慨旷达,成年后满腹经纶,中进士,并由范仲淹举荐,试任集贤殿校理,迁监进奏院。后因得罪奸佞,被削职为民,流寓苏州,购置水石筑沧浪亭,人称“苏沧浪”。吟诗习字,发愤于歌赋,诗与梅尧臣齐名。寄情于笔墨,行书草书皆入妙品,尤其是草书每每酒酣落笔,纵横泼洒,心臻精妙。而为《怀素自叙帖》前六行补缺,则更显示出苏舜钦草书艺术造诣的深厚。



苏舜钦 《草书诗帖》


  历代书家对苏舜钦的评价颇高。大文豪大书家欧阳修不仅喜爱苏舜钦的诗文,更爱其书法。他说舜钦书法“乃柳公权之法也。亦尝较之斜正之间,便分工拙”,又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黄庭坚则说“子美于蜀绫纸上楷写字极端劲可爱”,“似古人笔劲”。


  苏舜钦一生著作颇丰,留有文学作品《苏舜钦集》、诗歌评论《沧浪诗话》、书法理论《论草书》和书法作品《今春帖》、《留别王原叔古诗帖》等。


  《草书诗帖》为纸本草书墨迹,分为四帖。四帖间笔墨情趣相似,可认为出于一时,但风格各异。第一帖沉稳蕴藉,如成竹在胸,笔势不紧不慢,如涓涓细流,缓缓而下。第二帖笔势回环缠绕,如大河奔流,第三帖第四帖则波涛万顷,金蛇狂舞,一展草书之气势的奔腾与痛快淋漓。这也许是草书气势走向的规律,先缓后疾,由松而劲。苏舜钦《草书四帖》是这样,怀素《自叙帖》也是这样,苏东坡的《草书醉翁亭》更是这样。



苏舜钦 《草书诗帖》


  书写草书需要豪放旷达的性格和波澜起伏的情感。放逐为民,悲愤郁闷于胸固然是苏舜钦草书艺术的一个契机,而其“如古之任侠,气直无前”、“如五陵少年,访云寻雨,骏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则为苏舜钦草书艺术提供了深厚的情感基础和创作动机。苏舜钦的草书正是其放荡形骸的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草书用墨枯湿浓淡、节奏轻重快慢的巨大反差中,他得到了心灵的安慰和情感的寄托。刘墉有诗云:“子美交穷被鬼欺,沧浪情沚濯缨宣,胸中磊块毫端露,只有庐陵具昭知。”可谓颇有见地。《草书四帖》就是运用了节奏和笔墨的大反差才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用笔上,此帖不在乎笔锋的正侧逆转而注重笔势的走向与连续,突出游丝的穿插与连带,从而加强了字与字之间的上下连接,强化了草书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畅通无阻的墨气,增添了草书的艺术魅力。



苏舜钦 《草书诗帖》


  在结构布局上,此帖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采取小字距、特大行距,显得疏朗有序,为其草书提供了挥洒自如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墨趣的表现力,增大了黑白的反差。然而用这么大的行距在历代书作中是极为罕见的。要驾驭这样的大行距只有非凡的才智、艺术功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书家有惊人的魄力和胆量。而苏舜钦并不以此为满足,在每行的安排上又是别具匠心。每行总有几个字游离于行轴,左右摇曳,如第二行的“迷”、每四行的“西”,并故意增强字体大小的反差,有时一字比一行字的总和还大,如“迷”。这种左右摇曳和大小的反差增强了草书的气势、活力和艺术表现力,为草书艺术的发展作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