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渤海中毒加重 “天然魚倉”撈不出像樣海貨

 昵称6QfA4 2016-05-21
近年來,有我國“天然魚倉”和“海洋公園”美譽的渤海日漸失去她美麗的容顏,污染程度連續多年位居四大海區之首。面對國家和環渤海各省市採取的各種治污措施,渤海污染防治似乎成為了一道難解的方程式,不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總體污染狀況出現持續加重,重度污染面積四年增長近兩倍。

  最近幾年,天津市場上海貨的種類、個頭和質量一年不如一年

  “天然魚倉”撈不出像樣海貨


  “當當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天津人愛吃海鮮是出了名的。家住天津華苑的張大姐一家三口對海鮮情有獨鐘,每年新鮮海貨上市時節,總是過一段時間就要買點改善生活。然而最近幾年,張大姐發現市場上海貨的種類、個頭和質量一年不如一年了。

  “過去是吃肉,現在隻能嘗嘗味兒了。”張大姐說,“以前皮皮蝦一斤稱八九個,現在都得差不多20個,渤海裡像樣的海貨真是越來越少了。”

  張大姐的感受在天津著名的漁村北塘得到了印証。記者今年開漁時節在這裡見到,昔日繁忙的漁港碼頭變得冷冷清清,破舊的小漁船停靠在岸邊,偶爾出海回來的漁船上也多是一些個頭很小的魚蝦。

  在鏽跡斑斑的“出海做一天漁民”的牌子下,兩個年輕人正在卷著漁網。當記者問到今年的收成時,兩個漢子一臉苦笑地說,現在的活兒越來越難干了,很難像以前那樣捕撈到像樣的東西,打上來的多是一些小魚小蝦等不值錢的玩意兒。

  一位從事海貨收購的張姓商販也深有同感:“現在好貨特別少,大家每天早晨都早早在碼頭等著,來得稍微晚一點就被別人搶光了。”

  記者來到北塘漁業協會,一進門就聽到有人說“今年虧了”。協會副主任朱少波說:“小拖網還能掙點錢,大船在本地運營的幾乎無一例外都賠錢了。賠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打不到東西。”

  協會主任張文明告訴記者,現在10條船的產量也不如10年前一條船的產量。一條120馬力的船,干一天一夜運氣好能收入兩三千塊錢,而油錢就得近千塊錢,人工費用近500塊錢,再加上海上的吃喝、網具的破壞、船隻的維修等費用,很多時候忙活一天隻能保本甚至得賠錢,所以很多漁民都棄船“上岸”了。

  一些天津市民不無擔憂地說:“照這樣下去,以后恐怕連這點海貨也吃不到了。”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渤海裡的海洋物種一年比一年減少

  總共減少的種類至少在30種以上


  天津市海洋局2006年監測結果顯示,渤海灣生態系統處於亞健康狀態。20個監測站位中隻有七個站位有魚卵出現,有12個站位監測出仔魚。總體來看,監控區內產卵場退化,魚卵和仔魚種類少、密度低。此外,底棲生物種類數和密度有所減少。

  “現在,渤海沒有一種魚類、貝類、螃蟹能夠形成規模群帶,污染造成的危害是滅絕性的。”提起污染對渤海漁業的影響,張文明十分痛心:“由於渤海污染日趨嚴重,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渤海裡的海洋物種一年比一年減少,總共減少的種類至少在30種以上。”

  正在協會聊天的一位漁民告訴記者:“我從1971年開始干捕撈,對渤海漁業資源的減少有著深切的感受,對蝦、白鱗魚、黃?魚、?魚、鳳尾魚、梭魚、鰨目魚等過去渤海盛產的魚類相繼斷檔或瀕臨絕跡,主要的魚蝦產卵場都被破壞了。”

  張文明說,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時,一年四季活幾乎不斷檔,漁民們捕完毛蛤蜊捕螃蟹,捕完螃蟹捕鯧魚,捕完鯧魚捕鱍魚的時節又到了,鱍魚剛捕完,捕海蜇的季節又到了,捕完海蜇,又到了秋季捕撈對蝦的季節。而現在,這種情況不復存在了。

  國家海洋局《2006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渤海近岸生態系統六大生態監控區中,雙台子河口、灤河口-北戴河、渤海灣、黃河口生態系統處於亞健康狀態,錦州灣、萊州灣處於不健康狀態。與2005年相比,不健康狀態生態監控區增加了一個。

  除了漁業資源銳減,渤海污染帶來的另外一個后果是赤潮災害頻發。天津市海洋局統計資料顯示,2002至2006年天津海域赤潮災害發生面積分別為10平方公裡、100平方公裡、720平方公裡、750平方公裡和860平方公裡。

  一些漁民對記者說:“赤潮時海貨撈不著,海藻卻像泥胎一樣的糊在網上,網眼都看不見了。弄弄網線就斷了,每年都毀了不少網子。”

  漁業資源的銳減是海水太臟造成

  渤海未達清潔海域水質標准的面積與其總面積之比一直高居四大海區之首


  漁業資源的銳減和赤潮災害頻繁出現的直接原因,用老百姓的話說是海水太臟引起的。

  天津位於“口袋狀”渤海的底端,擁有海域面積3000平方公裡,素有“九河下梢”之稱。近年來隨著上游省市和本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渤海灣,導致天津海域污染狀況持續惡化。

  記者從天津市海洋局了解到,2006年,天津海域海水環境質量總體污染狀況較上年加重,全海域中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准的面積約2870平方公裡。其中,較清潔海域面積在比上年減少約500平方公裡的同時,嚴重污染海域面積約則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達到1100平方公裡,佔全海域面積的36.7%。

  記者將2003至2006年天津近岸海域的污染狀況進行對比發現,三年中較清潔海域和輕度污染海域面積出現萎縮,2006年比2003年分別減少了1510平方公裡和80平方公裡。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度污染和嚴重污染面積卻出現大幅攀升,2006年比2003年分別增加了670平方公裡和920平方公裡,分別增長了7.4倍和5.1倍。

  天津市海洋局海洋環境處處長張士琦說:“天津近岸海域幾乎沒有一塊能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准。”

  天津海域的狀況是渤海污染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渤海未達清潔海域水質標准的面積與其總面積之比一直高居四大海區之首。

  國家海洋局《2006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2006年渤海海域污染依然嚴重,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准的面積約兩萬平方公裡,佔渤海總面積的26%。其中,嚴重污染、中度污染、輕度污染和較清潔海域面積分別約為2770、1750、7370和8190平方公裡,嚴重污染和輕度污染海域面積均比2005年增加約1000平方公裡。

  與2002年相比,渤海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面積分別增加5230、1290和1760平方公裡,分別增長2.4倍、2.8倍和1.7倍。(記者 劉元旭 文/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