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武夷茶王赛与古代斗茶
2016-05-21 | 阅:  转:  |  分享 
  
为弘扬祖国茶文化,树立名冠中华的武夷岩茶精品形象,发展武夷茶叶生产,振兴茶业经济,促进茶叶贸易往来。武夷山99首届岩茶茶王赛在福建乌龙茶发
祥地,武夷山九曲溪仙凡界码头隆重举行。茶王赛主评委是由全国茶叶知名专家张天福教授担任,邀请海内外茶叶经销商、茶叶科技界、企业界、新
闻界等各界知名人士600余人。参赛厂家78家,赛品送样有99个,经过赛前初评,在肉桂、水仙、名丛、品种4个系列中各选出6个样品进行
密码标号,严格地按色、香、味、形的内容,进行“优胜劣汰”的淘汰赛方法。24个赛品经过评委们严格认真地反复品评筛选出肉桂茶王、水仙茶
王、名丛茶王和品种茶王,分别为大师堂生态科技茶叶研究所张思成、九曲精制茶厂游永生、武夷山市茶叶总厂梁立生、岩上岩茶研究所刘国英等夺
得茶王桂冠。会上进行了茶王拍卖,各以茶叶100克底价1.8万元启拍,经过数轮举牌竞拍,一槌定价。香港兴达集团薛祥文先生以18.8
万元,竞买到肉桂茶王,广东潮阳荣昌茶行张一鸣先生以14.8万元买下水仙茶王、广东潮阳宝诚茶叶有限公司姚桂沐先生以7.8万元购得品种
茶王,广东潮阳天山茶行郑国明先生以6.8万元,买下名丛茶王。茶王赛源于古代的斗茶,建人谓之茗战,又称点茶或点试,是古代审评茶叶
品质优次的一种茶事活动。斗茶最早兴起于唐朝,盛行于宋代贡茶之乡的建州北苑龙焙和武夷山茶区,故当今的茶王赛与宋代斗茶有着渊源的关系。
宋代茶人、著名文学家范仲俺《与章岷从事斗茶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武夷茶区的斗茶活动的热烈场面。“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于是,“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①相笼加。争先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说明宋代斗茶是为了北苑贡茶评选“上品龙茶”的原料,能夺
取斗品的桂冠是无上光荣。南宋淳熙六年(1179),诗人陆游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公事,曾主持建州北苑龙焙为征集北苑龙凤茶的精制原料,
在武夷山“竞台②”开展一次斗茶活动。这位精通茶艺的茶诗人,在其《建安雪》诗中盛赞武夷茶的优佳,誉之为“建溪③官茶天下绝”。建州北
苑式的斗茶之风,从武夷山传播开去,风靡全国,形成一个高雅的茶文化之风。后来斗茶的时间也不再限于新茶下山,不同于评选“官茶”的品第,
更重视评比斗茶者的点汤技术、品评功夫。久而久之,斗茶逐渐成为上至帝王宫廷,下至市井农家的一种评比茶质优劣和品评茶艺高下的茶道精神。
元代“武夷御茶园”的创立,武夷石乳茶是通过“斗茶”成为龙凤茶贡品。于是,武夷茶比屋皆饮,处处品茶。画家赵孟瞓有幅《斗茶图》,从画
面上看,参与斗茶者有的足穿草鞋身背雨伞;有的坦胸露臂,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决非官宦学士,这说明了斗茶活动已更为普及了。清末民初,
斗茶逐渐发展为各类名茶的茶王赛。其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有民间赛也有官方赛,有产茶区赛还有县、省、全国以至国际赛。闽北水仙在19
14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赛会上获得金质奖;1935年福建省持产赛会,武夷岩茶获一等奖,省长萨镇冰亲笔书“武夷春色”奖匾,194
5年新加坡举行茶王赛,福建乌龙茶荣登茶王宝座。注释:①前丁后蔡:指丁谓和蔡襄,两人都为福建转运使,在北苑监制贡茶,创制“大龙”
、“大凤”团茶,蔡襄更制“小龙团”称“上品龙茶”。②竞台:遗址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问樵台后,崖壁上有金鼎文摩崖石刻“竞台”两字
。③建溪:为闽江流域上,建州境内,古代武夷、建安、延平等地所产之茶统称建溪芽或建茶。
献花(0)
+1
(本文系岩韵灬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