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伟:教训比经验更重要松禾资本损失最大的项目是我投的

 昵称33542116 2016-05-21
导语

厉伟表示,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觉得看到的项目都是好项目,都是“独角兽”,而在经受失败的教训之后,又觉得什么项目都是“坑”,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而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现在厉伟做投资慢慢能够更加平和、客观地看待项目的好坏。


来源:投资中国网  作者:陶辉东


5月18日,“2016松禾资本春季论坛”在深圳举行。这是松禾资本连续九年举办的活动,而今年的主题有些特别,是“重构与再生”。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解释道,松禾希望“放空自己,重构过去,重新出发,再生未来”。这家有着九年历史的老牌VC,正在自觉的思考如何以新的面貌迎接新时代的股权投资。


论坛结束后,厉伟接受了两个小时的媒体专访,详解松禾资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既谈到了松禾资本将如何打造新型平台化的投资机构,亦不避讳松禾过往的失败与教训。


耐心是最重要的素质


厉伟表示,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觉得看到的项目都是好项目,都是“独角兽”,而在经受失败的教训之后,又觉得什么项目都是“坑”,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而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现在厉伟做投资慢慢能够更加平和、客观地看待项目的好坏。


厉伟总结投资人最重要的几个素质,首先是耐心,其次是眼光,再次才是勇气,最后再加一点运气。把耐心这一看似平淡的要素放在最前面,是松禾九年投资经历的沉淀。


近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机构、新投资人,厉伟认为他们更有冲劲,更有激情,“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多看两眼,他们一步就跨过去了。”


不过,另一方面他们没有赔过钱,这是一个短板。人的得失感是不对称的,赚一亿元的喜悦抵不过亏一千万带来的痛苦。“没有经历过这些,压力大,没有历练,心态失衡,人的精神会发生变化,”厉伟表示:“当然不是说一定会失败,有可能他们运气比我好呢?”


投资要找“妖精”


对于如何选择项目,厉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西游记》当中,通篇讲的都是妖怪的故事,却没有人记得白骨精右边的小妖叫什么名字。我们记住的都是妖精而不是妖怪,因为妖精可能活得更精彩和更长命。


妖精的结局通常有四种:


第一种,历经苦难,孙悟空完成西天取经,成了斗战佛,成功上市。


第二种,像红孩儿这样的,被观音收掉,跨行业并购了。


第三种,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被太上老君收上去,同行业吸收合并了。


第四种,像白骨精一样,被打死了,但至少精彩过。


而小妖无一例外都是死路一条,所以眼光非常重要。


松禾资本看项目,除了看技术,更注意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区别。因为创业不是搞科研,松禾要找的是企业家,而不是科学家。松禾青睐的亦不只是有商业头脑的科学家,而是有科学头脑、受过良好科学训练的企业家。


两次陷入表外债务泥潭


厉伟坦率的承认,松禾资本九年来有过大量投资失败的案例,甚至其中损失最大的一个还是厉伟本人所投。厉伟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投资人只有在经历过失败之后才会成熟,不是一次失败,而是多次失败,就像一个将军在成为名将之前,需要大量的败仗为养分。这很残酷,但是客观规律。


“我们没有魔法,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厉伟道。


厉伟谈了两个印象深刻的失败案例,它们都与表外债务有关,而让松禾决策失误的原因则各不相同,一个是因为人情,另一个是因为贪便宜。


第一个项目是厉伟的北大校友倾力推荐的一家做LED的公司。出于对校友的信任,松禾资本在未做详尽的尽职调查的情况下,对这家公司投资了500万元。但这笔钱很快就消失了,被公司拿去还表外的高利贷。这家公司在技术上是成功的,产品亦有市场前景,厉伟尽了很多努力试图挽救这家公司。松禾资本后续又向它注资数千万元,厉伟个人也借出数百万元,但表外债务就像一个无底洞,吞噬了所有的投资。松禾资本甚至与部分高利贷债主沟通,将部分债务转换成了股份,仍然未能挽救这家公司。最后松禾资本不得不选择放弃。


厉伟现在回忆起这个项目依然感到不好受,他分析道,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科学家出生,脑子一根筋,觉得下个月产品能出来,于是就借一个月的债,接着再借新的还旧的。五年下来,可能一千万就滚到了五六千万。


这也让厉伟明白了,做投资一定不能冲动,亲情友情可以考虑,但绝对不能伤害商业原则。


第二个项目是一家做港口疏浚的公司。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厉伟本来并不看好,但主推的合伙人用一个理由说服了他——便宜。通常情况下,这类项目的估值水平在8-10倍PE,而这家公司当时有4000万元的利润,而估值只有2亿多,真的很便宜。厉伟尽管不看好,但觉得这么便宜,也可以投一投,在投委会表决时并非否决。结果,没想到这又是一家背负大量表外债务的公司,资金自然是被拿去还债了。


厉伟表示,表外债务很难发现,但还是有迹象的。过于着急融资的,主动大幅下调估值的,很可能背后有问题。如果贪便宜,就会忽略这些隐患而掉入陷阱。


跨国并购首先要引进技术


目前,海外资产配置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反映在股权投资行业就是跨国并购日趋热门。


厉伟分析,目前我国大量资源在政府掌握中,而官员不作为的情况再增加,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与此同时,在经济转型的时期,传统制造业不景气,资本找不到新的投资方向,只好把钱投向虚拟经济、金融领域,还包括海外。


资本出海并非坏事,关键看买的是什么,如果是买楼,跟当年的日本一样,不会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帮助。


而如果买的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亟需的先进技术,那么将会非常有意义。厉伟表示,哪怕把技术买回来,在国内发展三五年,对于提升我们的制造能力,把工业制造往智慧制造的方向发展,都将会大有帮助,国家应该大规模鼓励。


其次,还可以买与中华民族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稀缺资源。即便国内也有,如果能够在境外买到便宜的,可以把我们的资源封存起来。


厉伟看到一个趋势,中国目前的LED进口依然大于出口,这说明我们的技术水平依然落后于日韩等国。但令人不解的是,日韩正在试图甩卖它们的LED生产线,而中国有许多公司觉得这是有利可图的生意,蠢蠢欲动要接盘。


类似的事以前也发生过,当年日韩将显像管生产线卖给中国,很快就推出了液晶显示器。很多引进显像管生产线的厂家甚至未能收回成本。


“国外有技术在储备过程中,我们是不是要高度警惕,不要重蹈覆辙?”厉伟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