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勃拉姆斯与金色大厅_尼奇猫妈

 维也纳导游厉伟 2016-05-21
勃拉姆斯与金色大厅X

看央视音乐频道转播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是我们家的传统节目,因而对金色大厅十分熟悉,若干年前去维也纳曾去浏览,感觉既没有电视镜头渲染的那么豪华,也没有好多人感觉的有些失望。音乐赋予了这里许多传奇,令我神往的并不是建筑本身。
勃拉姆斯与金色大厅勃拉姆斯厅
勃拉姆斯与金色大厅
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该建筑物中有多个音乐厅,除金色大厅外,还包括勃拉姆斯厅和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室。这次在金色大厅中的勃拉姆斯厅观看了一场极具维也纳特色的“莫扎特宫廷音乐会”,演奏者身穿莫扎特时代的宫廷服装、顶戴假发,专门演奏莫扎特小夜曲或嬉游曲。这也是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奉献给游客的音乐秀。
勃拉姆斯与金色大厅
勃拉姆斯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1833年出生在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童年时跟父亲学拉小提琴、大提琴,吹圆号。19世纪60年代起,定居维也纳,把这里作为他的第二故乡。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逝世。
1870年1月6日,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
色大厅举行首场新年音乐会,1872年到1875年间,勃拉姆斯曾负责音乐厅的演出活动,连续三年成功组织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现今的金色大厅内左侧的小音乐厅就是勃拉姆斯厅,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尊重他临终前的嘱托,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档案室中,一边的书架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的铁箱中,保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响曲》等。
勃拉姆斯与金色大厅
勃拉姆斯有着传奇的爱情故事,1853年,20岁的勃拉姆斯初次见到大他14岁,并且已是几个孩子母亲的克拉拉。克拉拉是自己的师母,是他始终尊重如同父兄的老师舒曼的妻子。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一见钟情。在此后几年内,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以及他和克拉拉的孩子,直到1856年,舒曼在精神病医院里死去。几年的朝夕相处加深了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爱意。但是,理智压制住了勃拉姆斯的感情,他用空间隔绝的方式把自己的爱也隔绝在绝望的思念里。所以,他选择离开,永远不相见。离开克拉拉的勃拉姆斯,曾经资助克拉拉全国巡回演奏舒曼的所有作品;他曾经无数次写给克拉拉情书,却始终没有寄出去;他一直和克拉拉保持联系,时刻关心着对方的生活;他一生所创作的每一份乐谱手稿,都寄给克拉拉;1875年,他完成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前后用了20年。他终身未婚。
《C小调钢琴四重奏》第三、四乐章

《C小调钢琴四重奏》是勃拉姆斯与克拉拉爱情的纪念和痛苦的结晶。它表现了不能忘却的爱情和不可逾越的道德所带来的深深痛苦和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