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中医的“虚证”并不难

 xcaq 2016-05-21

认识中医的“虚证”并不难

(2016-03-22 09:02:29)
 

认识中医的“虚证”并不难

                     姬领会

中医,给人的感觉是玄而且难,其实,这是应了“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句话。

其实中医很简单。现在,我就谈谈中医上的“虚”。

虚,就是空虚的意思:形体的瘦弱,叫虚;血和津液的不足,叫虚;气的不够用,叫虚;精的亏少,叫虚等等。说的更简单点,凡是人体正常需要的东西出现的不足,都叫虚。因这些不足而出现的病证,中医就叫虚证。

血虚

什么是血?

血,中医认为是血管里面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红色液体。现在,我们都知道,人体里面的血管有动脉和静脉之分(这里不谈肺动脉和肺静脉),虽然这两种血管里面都存有红色液体,但相对来说,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甚至紫黑,而且,动脉血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而,严格来说,动脉血才是中医上谈的“血”。也正是由于静脉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血”,所以女性正常的“月经”才不会使人出现“血虚”之证。

什么是血虚?

血虚,就是因正常的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血的不足而出现的病证,也叫血虚证。其出现的原因只有三种:一是血的生成补充出现了问题,比如长时间的没有吃饭、造血的骨髓发生异常等等;二是血的消耗太过,比如经常熬夜、大出血等;三是中间的道路不通,血流受阻,比如血瘀、栓块等堵塞之后,血液不能达到该去的地方,使得“这个地方”出现血虚之证。

如何判断血虚?

由于血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而血虚之后,人体就会出现营养物质的不足。临床上,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血虚的。大致来说,有这么几点:

1、面、睑、唇的营养物质不足,可以出现颜色淡白。通常我们把下眼睑稍外翻,看看其颜色,淡白不红者,就是“贫血”。

2、血藏神,血虚之后,神不能正常的闭藏,这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

3、筋脉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就会出现麻木的感觉。

4、指甲缺少营养物质,就会出现颜色淡白的情况。

5、营养物质缺乏之后,表现在舌上,就会舌质淡白。

6、动脉的血不足,血管不能充盈,这时我们再摸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脉细或者重按无力。

如何治疗血虚?

一旦出现血虚,就要尽快的治疗。因消耗所致的,一定要避免继续耗损。

病情较轻的,我们可以用食疗的办法,多吃清淡的时令菜,多吃具有补血作用的菠菜根,多喝水。

病情较重的,就要用中药汤剂来治疗,药物可选当归、地黄、何首乌、枸杞、紫河车、白芍、桑葚子等。由于用药更多时候讲究的是配伍,气血结合很重要,故而,补血的同时可以再用点补气药,如有一个有名的方剂叫“当归补血汤”,就是用当归和黄芪同时应用来补血的。

病情不轻也不重的,就可以适当的用些中成药,比如当归丸、当归养血丸、养血当归糖浆、八珍益母丸(胶囊)等。

气虚

什么是气?

中医上气的概念很多,种类也很多。

能被人体利用的气,叫清气。

清气被利用后的气,叫浊气。

人在胎儿时期从母体中获得的清气,叫做“先天之气”,也叫“元气”;人在出生后通过呼吸和饮食而摄入体内的清气,叫“后天之气”。

存在于血脉中的气,中医就叫“营气”;存在于体内血脉之外的气,中医叫“卫气”。

人活一口气。人体中唯一具有自主运动性的物质就是气,其余所有的物质都是随着气的运动而运行的,所以,气具有推动作用。血的运行靠气来推动,津液的布散也是靠气来推动。

运动就会产生摩擦,摩擦生热,所以,气具有温煦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气的运动速度相对恒定,所以,产生的热也相对稳定。一旦出现异常,使得气的运动速度增强,不管是疾病所致还是自主运动所为,都可使产热过多,于是人体就会感到“热”。

清气是脏腑发挥功能的物质,这一点,在《三个月学懂中医》中谈的很清楚。脏腑功能正常发挥,血液就不会外出,津液就不会无辜流失,这就是气的“固摄”作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就是正常的脏腑功能。肾气,就是肾功能;心气,就是心功能;肝气,就是肝功能;脾气,就是脾功能;肺气,就是肺功能。

注意,这里谈的是中医上的概念,和西医上谈的截然不同。比如中医上谈的脾功能,就是指运化作用,而西医上的脾功能则是滤血、储血、造血、免疫。

人体脏腑功能正常,可以抵御外邪的侵袭,这就是气的“防御”作用。

清气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人体发挥功能,比如我们的运动、神志活动等都需要清气的参与。

什么是气虚?

中医上谈“气虚”中的气,指的是清气。包括人在胎儿时期从母体中摄入的清气和出生后通过呼吸及饮食进入体内的清气。

气虚,就是清气的不足。因清气不足而导致的病证,我们就叫“气虚证”。

由于气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气虚之后,推动作用下降:推血无力,不但可以出现血瘀,而且还会出现“脉虚弱”;不能正常布散津液,津液多的地方会出现“痰湿水饮”,津液少的地方会出现“津亏”现象。

气具有温煦作用,气虚之后,温煦作用下降,故而人体可出现怕冷、冰凉的感觉。

气是脏腑功能发挥的物质,气虚之后,脏腑功能下降,就会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气虚之后,对津液的固摄作用下降,这时就会出现“自汗”。

也正是因为气是脏腑功能发挥的物质,故而:肾气虚,说的就是肾的功能下降;心气虚,说的就是心的功能下降;肝气虚,说的就是肝的功能下降;脾气虚,说的就是脾的功能下降;肺气虚,说的就是肺的功能下降。

肾主纳摄,肾气不足,肾功能下降,这时就会出现固摄无力的情况,患者会有小便频数,夜尿频多,或遗尿,或遗精,女子还会出现月经淋漓不尽,带下清稀量多,或胎动易滑等情况。

心主血脉,心气不足,心功能下降,血脉运行不畅,这时就会出现心悸怔忡的情况。这个就如汽车的发动机,在泥泞之地比在平坦的路上其转速要快一样。

肝主疏泄,肝气不足,肝功能下降,疏泄不力,这时就会出现气滞气郁的“胀满疼痛、走窜不定、善太息”等情况。

脾主运化,脾气不足,脾功能下降,运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布散,这时就会出现积食证,产生痰湿水饮。

肺主宣肃,肺气不足,宣肃功能下降,则容易出现咳喘,胸闷等症状。

如何治疗气虚?

病情较轻者,要增强清气的摄入,有条件的可以适当的吸氧。一般情况下,需要到树木多的地方多活动,当然,活动以自己不感到累为度。尽量中午太阳好的时候出去活动,阴天或者下雨天,尽量不要外出。多吃山药、大枣等。

病情较重者,就需要用中药调治,药物可选补气之品,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等。

病情不轻不重者,可以选用适当的中成药来治疗,如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香砂六君丸等等。

阴虚

什么是阴?

阴,古时候写作“陰”,是“阝”加“侌(yin)”组成的:“侌”的意思为“正在旋转团聚的雾气”;“阝”是“阜”字作左边偏旁时楷书的写法,而“阜”字的本义为土山。所以,阴的最初含义为“土山旁正在旋转团聚的雾气”。这就是《黄帝内经》中谈到的“阴成形”。

由于古时候的字更多的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很不好写,于是就有“一字多义”现象,通过字义延伸,人们把“相对静止的、凉寒的、晦暗的、下面的、里面的都归属于阴。

什么是阴虚?

人体之中血和津液(还有精)属阴,由于“阴虚则热”,也就说阴虚是会出现发热的现象,故而,当血和津液亏虚到一定程度出现发热的时候,我们就定为阴虚。因阴虚而出现的病证,我们就叫做阴虚证。以哪一脏的表现为主者,我们就叫这一脏的阴虚证。

阴虚证常出现的症状有:两颧潮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如何治疗阴虚?

由于阴虚是血和津液(精)亏虚之极,故而,更多时候需要药物调治,常用百合、石斛、枸杞子、沙参、麦冬等,中成药可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七味都气丸等。当然,可以适量食用一些鸭肉、清淡的菜则更好。

阳虚

什么是阳?

阳,古时候写作“陽”,是“阝”加“昜(yang)”组成的:“昜”的意思为“发散气体”;“阝”是“阜”字作左边偏旁时楷书的写法,“阜”字的本义为土山。所以,阳的最初含义为“土山旁的雾气正在发散”。这就是《黄帝内经》中谈到的“阳化气”。

和阴的延伸一样,后世通过字义延伸以后,把“凡是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上面的、外面的”都归属于阳。

什么是阳虚?

人体之中,气属阳。由于“阳虚则寒”,故而,当气虚到一定程度,人体能感受到寒的时候,这就叫阳虚。

因阳虚而出现的病证,我们就叫做阳虚证。以哪一脏的表现为主者,我们就叫这一脏的阳虚证。

阳虚的常见症状有畏寒,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脉沉迟无力。

如何治疗阳虚?

和阴虚是血和津液亏虚之极一样,阳虚是气虚之极,故而,对于阳虚病证,我们更多的是用药物调治,比如附子、肉桂、干姜等。中成药可选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右归丸等。当然,平时适量食用一些羊肉、狗肉的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