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叶紫檀瘿木、瘤疤是什么?为什么它辣么贵?

 何晓斌 2016-05-21


“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


瘿木非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北京匠师称之为“瘿子”。最简单的解释呢,就是树瘤!不明白的请看下图:


“瘿”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瘤疤、水波纹、豆瓣纹、泥料等等。很多人习惯把各种木材的树瘤都统称为瘿木,但如果这种特征出现在紫檀中,最好准确地称其为“紫檀瘿木”。


瘿其实就是树瘤,是木头的一种病,有人叫它“瘤疤”,这种叫法到底准确不准确?我们先分为“瘤”和“疤”去区别。


以动物为例,动物被硬物所伤,愈合后会叫“疤”,但是如果是细菌病毒使细胞病变,就生成了“瘤”。大家说“瘤”和“疤”会是同样一种东西吗?所以植物是一样的,“瘤”就是瘤,“疤”就是疤,是两码事。所以“瘤疤”这个词并不适合形容“瘿”,一样淘汰掉。


所以只剩下一个瘿子了,我们就用瘿子来讨论。


那么瘿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有前辈总结了它们的成因,一般可分为外力损伤型与细菌侵染型。


外力损伤型顾名思义就是树木遭受物理性损伤(比如说刀砍雷劈之类的,如上图)后,由于筛管的断裂造成局部营养过剩,而引发的无序性细胞分裂形成瘤状组织。外力损伤型有时也包括病虫害引起的损伤,如天牛的蛀食。


细菌侵染型由于细菌种类的多样性,一般将其统称为瘤细菌侵染


瘿子具体来讲可分为瘤和疤,影和疖。

 

:树木因受到真菌或害虫的刺激,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有如人体的肿瘤。木料切开后呈现点状,通常把这种点状分布很密集的部分叫做“瘤疤花”,如果很满很密集的话,通常叫“满花”或者“葡萄满架”,此类堪称极品,一般一面很满都极为难得。如下图:


:其实是树瘤横切面的表现形式。

 

:在瘤疤周围的部分,因受树木扭曲影响,生长缓慢,形成不规则纹路,这部分密度极高,油性极好,通常归为炫纹一类,也很具有欣赏和把玩价值。 


:(jiē),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木疖,是树木生理上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因为修剪、碰伤等等不良影响,引起木材的构造和材质的变化,留在木材上的圆形疤点,也指树杈切面部位,一般圆形节点比较单一。

 

宋朝苏轼曾经在《答李端叔书》中提到:“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取悦于人的正是这些病态的特征。


但是紫檀极少生病,而且小叶紫檀瘿子通常只在根部的表层出现,所以真正的瘿木部分出材率很低。


树瘤是树木生病后形成的,因此树瘤中可能会出现腐烂开裂、空洞,甚至烂心,所以在加工小叶紫檀瘿子料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加工者可能会得到不少废料,导致加工出的手串数量远不如一般料得到的多。所以小叶紫檀瘿子不仅出现的概率小,而且该部位原料的利用率也很低,需要很好的把握瘤疤分布特性以及开料技术才能尽可能多地得到满瘤疤的小叶紫檀珠子。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就原材料来说,小叶紫檀瘿子的市场价就达到3000以上一斤,其中蕴含的开料风险,更是让厂商的成本加剧,以至于市场一瘤难求,越是稀有,追求的人越多,哪怕普通货在下跌,极品瘤疤价格也一直在涨,收藏价值高。上图是筛选后的,瑕疵太严重的珠子,价值大打折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