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东时报数字报刊平台

 zzm1008图书馆 2016-05-21
一项文化展览吸引三十多万观众
“敦煌:生灵的歌”艺术展将于本周日闭幕
昨天是敦煌艺术展晚间延时开放日,依然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本报记者 刘思弘/摄
  ■本报记者 曹之光 浦东报道

  13.6米的涅槃佛,8个最具艺术价值的敦煌石窟,16件国家一级文物,来自敦煌学大师临摹的珍品……自2015年11月29日开幕起,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展“敦煌:生灵的歌”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大放异彩。由敦煌研究院带来的165件艺术珍品,在浦东掀起了一股持续3个多月的“敦煌热”。距离本周日的展览落幕越来越近,观众热情更是愈加高涨。目前总观展人次已超过30万,单日参观人次在上周六突破了7000人次,馆方预计,最终参观人次将达32万。

  高质量

  把“整个敦煌”搬到浦东

  上周六,敦煌展再逢大客流。早上9点多,展览还没开门,喜玛拉雅美术馆入口处已有数百名观众在排队等候入场。10点,当日首批游客鱼贯而入,走到逼仄的复制洞窟门口,俯身穿过一个小口,透过熹微的光线,游客们一个个睁大眼睛,一种别有洞天的震撼感油然而生:千姿百态的佛像、灵动飘逸的飞天,正从四面八方投射眼前!那尊复原自中唐158窟、长达13.6米的卧佛,更是被观展者拥堵得水泄不通。当得知这尊卧佛仅是五分之四比例复制时,人们更是赞叹不已:“古人究竟是怎么雕刻出来的?”

  年逾七旬的沈老伯与老伴一早从普陀区的家中出发,乘坐了1个小时的地铁,8点多就守候在美术馆外。看到巨大的卧佛,他感慨道:“值得,太值得了!”原来这对老夫妇曾准备前往敦煌旅游,却因种种原因终未能成行,便想通过参观敦煌展来弥补遗憾。展览的震撼场景,令他们非常激动。

  “震撼,是我听到参观者说得最多的词。”此次来沪进行导览工作的敦煌研究院资深讲解员边磊告诉记者,除了整体复制的8个敦煌石窟,上海市民喜欢的展品,都兼具气势恢宏与故事性强的特点:如多个版本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以及临摹自莫高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图》。“《鹿王本生图》在1981年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为动画片《九色鹿》,因此很多上海市民感到格外亲切。”边磊表示,“敦煌文化是中西交融的结晶,展览把敦煌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搬到浦东,它所蕴含的文化艺术魅力,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新现象

  艺术之桥连接两代人

  开门前即已等待的游客中,头发花白的老人占了很高比例。家住浦兴社区的张阿姨为自己有机会亲睹敦煌风采而激动:“一把年纪去敦煌是走不动了,但如今我们还可以来看展!”“以前,我甚至不知道浦东花木有这么大的一个美术馆。”观展市民沈老伯笑道,“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入场,以后我还会介绍朋友常来!”

  馆方同样也收获了惊喜。“每天10时开展前,总有一两百名老年人排在队伍最前。统计观众年龄分布,过半观众是中老年人,这是过去喜玛拉雅美术馆难以想象的一幕。”展览项目总监黄玥霖表示,敦煌展是这所民营美术馆开馆10余年来,举办的第一个融合中国古代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跨界展览。此前该馆展出的数十个展览都聚焦当代艺术,面向的受众是大学生、白领为主体的年轻人。黄玥霖认为,在此次展览中,当代艺术作为该馆的长期展陈方向,持续吸引年轻观众;而数目庞大的高质量敦煌文化展品,吸引着具有一定文化积淀的中老年观众,为美术馆成功开拓了新的观众群体。

  老年观众纷至沓来,美术馆也针对这一人群的特点,推出了更人性化的观展措施。在展厅的角落,美术馆增设了多个座位。此外,3楼通往4楼的楼梯也被利用起来,通过投影放映敦煌纪录片,参观完3楼展区的游客,可坐在放置坐垫的阶梯上,一边歇脚、一边观影。

  “敦煌展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增进了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黄玥霖说,中青年子女带着老年父母首次走进美术馆来参观同一个展览,这种特殊的“亲子家庭”观众形态,也占据了相当比例。她介绍:“两代人尝试了解对方喜爱的艺术形式,子女也教父母如何用手机扫描展品旁的二维码,听取展品的网络讲解,成为展览中的温情一景。”

  大客流

  主办方和观众一同学应对

  “敦煌展的观展人次,肯定将创下喜玛拉雅美术馆开馆10年来的新纪录。”黄玥霖说,周末大客流的“洗礼”,为美术馆的日常营运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可行的办法无疑就是延长开放时间,引导观众错时参观。在票务设置上,展览的工作日单人票比周末便宜30元,还在每周三晚延时开放3小时至21时。延时开放之初,美术馆特别为这一时段的观众安排免费导览,近期则有古代服饰展示、传统音乐演奏等。丰富活动外加“夜游敦煌”的独特体验,吸引上班族与周边居民前来。统计表明,每周三晚6时至9时延时开放的时间段内,平均参观人次为1200人至1400人,分流效果明显。

  罕见的大客流“撞上”瑰丽的敦煌艺术,也对观众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些观众打开手机闪光灯进行拍摄。边磊对此有着独特的见解:“拍照不能简单地说‘不文明’,我们也要在理解中进行引导。”他介绍,莫高窟是绝对不允许游客拍照的。在本次展览中,观众目睹敦煌艺术的瑰丽,确易涌起用拍照记录的冲动。主办方很理解观众的情绪,但也要严格遵守对展品的保护规定。

  除了强调严禁使用闪光灯、触摸展品外,边磊还建议观众随身携带一个LED冷光源手电筒:“短时间、小范围的冷光源照射一般不会对展品造成损害,还可在幽暗环境中看清展品,在参观莫高窟时也是允许的。这次敦煌展也能让更多市民学习到博物馆、美术馆的观展守则。”

  温馨提醒

  “敦煌:生灵的歌”展览展期仅剩下3天,将于本周日20时结束。建议已购票市民合理安排参观时间。主办方预计每日12:00-14:00参观者相对较少,市民可错峰参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