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5月22日一日一诗 箫风:《春天的翅膀(外两章)》(读诗版)

 秦岭之尖 2016-05-22


春天的翅膀(外两章)

箫  风


当棉纸、绢绸和竹骨儿长出羽毛、生出鳞片的时候,春天便悠悠地来了。

孩子们期待已久的风筝,仿佛一夜之间从蛰睡中醒来,攀着阳光抛下的金丝线,熙熙攘攘地挤满初春多梦的天空。

瞧,那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风筝,它是少女精致的日记里飞出的标本么?

看,那只俯仰翩舞的燕子风筝,它是栖息于男孩梦中的旧友么?

哦,和风筝一起放飞于蔚蓝晴空的,还有孩子们涂满阳光的笑靥,溢满好奇的目光,蓄满纯真的童心……

在孩子们眼里,风筝便是春天的翅膀。

 

柳  笛

 

新柳含苞的时候,童心便开始返青了。

只需一把小刀,一截春柳,你便能住进童年多彩的梦里;

只需噙在唇边轻轻一吹,你便能放飞一串无忧无虑的日子……

快唤醒那颗蛰眠已久的童心吧,

只需一管短短的柳笛!

 

燕  子

 

“有一只燕子在空中流浪,它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每当听到这纯情而伤感的歌声,就使我想起故乡的老屋,想起老屋梁上那只恋巢的燕子。

母亲常说,燕子是有灵性的,无论飞出多远,也不会迷失回家的路。

哦,故乡——不就是紧扣在老家屋梁上的燕巢么?

客居都市的我,连梦里都想飞回故巢,去捡拾那串童年的呢喃……



点评

箫风的散文诗有一明显特色,即充满阳光地明亮与亲和力。《春天的翅膀》这三章作品中,都触及童心,他正是以洁白无瑕的童心,在观察着、享有着这个世界的阳光。他笔下的风筝,“熙熙攘攘地挤满初春多梦的天空”,没写孩子,却让人感到,熙熙攘攘挤满天空的,便是孩子们的身影。在《柳笛》里,“新柳含苞的时候,童心便开始返青了”,人与物,浑然一体,“只需一管短短的柳笛”,就足以唤醒童心。《燕子》也很简练。从燕子的流浪,一下子就“想起故乡的老屋”,毫不费力地将燕子与人的怀旧思乡情怀,扭在了一起。好的诗不是声嘶力竭地“喊”出来,而是举重若轻地从容道出,反而引发读者的共鸣。耿林莽


箫 风,1962年生于江苏沛县。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散文诗多次获奖,并入选《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散文诗精选》《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大诗歌》等多种选本。著有散文诗集《沉思的花瓣》《思念的花朵》,编选《叶笛诗韵——郭风与散文诗(三卷)》,主编《文学报·散文诗研究》《湖州晚报·散文诗月刊》和“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微信平台”。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主任。参加第12届、13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第4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