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叶一幽兰,芳华一世只为君。*

 飘影23号 2016-05-22

那些年她的等待,在秦淮柳岸,定格在时间的深处,而沧桑的背后,只剩她笔下的兰草,默默地留下一抹清香。

她初遇上他之前,他心有抑郁,流连在酒楼花巷,放逐自己。

这一日江南春光绽放,他漫无目的地游荡着,不知不觉走到她门前,而此刻她的幽兰馆里,兰花正盛开着清幽香气。

命运是牵线的好手,只踏进一扇门,就把原本毫无关联的两个人牵扯在一起,纠缠一生。

江南十里,繁花妩媚,柳枝柔软飘扬,满目潋滟春光。他路遇她的幽兰院,小院的墙上青藤碧绿,枝枝蔓蔓地攀爬。他踏入小楼,小院中曲径回廊,大方素雅,再看只见满院遍植的兰花绕成一地芬芳,走进只闻得兰草愈加的馥郁清芬。

脚步声细碎,他抬眼看见小院中那个女子容貌清雅,兰花在她的小院里开成了满眼的春光灿烂,隔着花草繁茂,她的眼里透出一片疏朗,宛若那清溪边生长的兰花,毓秀钟灵,温雅清淡。她就像山谷兰花,无法给人一眼间的惊艳,却能如那兰香悠长,清淡却自有格调。

而她看见他布衣青衫,一身素净,与远山的迷蒙青翠融为一体,淸和的眉目舒展,透着淡淡的书卷气息,却又难掩他眼底的一抹轻轻的惆怅。

她莞尔一笑,嫣然无方。他轻轻颔首,谦谦如玉。

她邀他入内,清酒一壶,浅酌之间聊至落日西沉,夕阳下的小院,兰花兀自优雅,彼此深交之下,惟叹相见恨晚。

这世上有一种相遇,叫一见如故,二人之间,就像是前世相识,今生相见只为再续未了的前缘。马湘兰和王稚登就这样遇见了。初见之后,王稚登便经常出入马湘兰的幽兰院,二人煮酒言欢,一同赏兰,谈诗作画。

有一次,王稚登向马湘兰求画,马湘兰当即拿出笔墨,素手纤纤,执笔为王稚登画了一幅“一叶兰图”,并于画上题了一首七言绝句: “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满腹心事,赋予一兰。这首诗写出了兰花的孤寂无依,实际上暗含心曲,表明愿意以身相许。聪明如王稚登,他怎会看不出这中间的情意,只是他选择忽略了那画里婉转的心事。

所以他们之间,注定是这般,只能错过。

不久之后,王稚登接到邀请,去参加编修国史工作,匆匆作别马湘兰,自此二人之间虽然有书信来往,但是却相隔了二十多年未见。

这期间,她遇见过世间诸多男子,却终不抵梦中他若有若无的面容。他就这样留在她的心里,从相遇那一日就未曾离开。

后来,王王稚登七十大寿,马湘兰终于下定决心,去赴一场只属于自己的约定,亲去吴中为王稚登贺寿。她带上十来个佳丽,一路船摇桨声里,去往吴中,住在王稚登的百絮园里,为他朝夜歌唱,累月而欢。她终于再次见到了日日梦中的人,这一次见面之后,她深知是再也不能见了,所以她给了彼此纠缠了一生的情感一个华丽的落幕。

这一次相见,如烟花般绚烂却又短暂,回到秦淮河岸,她大病了一场。她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焚香礼佛,坐在她侍弄了一生的兰花丛中,寂静离世。

马湘兰遇上王稚登,就像遇上了一生的劫,然她却甘愿用一生去纠缠,哪怕红尘三千丈,她亦一步一踉跄,朝着他飞奔,不问前路如何。直到,她再也没有力气去追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