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策是指考试的主体在考试中控制时间和卷面等因素的策略。 控制时间和计划答卷是争取考场主动的重要措施。有的考生进场兴冲冲,而从考场出来则灰溜溜。主要原因在于:有的人麻痹大意,轻“敌”自满,落笔盲目,以致丢三落四,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有的人对会做的题掉以轻心,匆忙应答;有人答题胸无计划,松前紧后,顾此失彼;有人遇题做题,对不会做的题老半天苦思冥想,投入时间过多,耽误了后面的答题;有人喜好先做难题、大题,把大量精力花在这些考题上,许多会做的题却没有时间去做。本来可以考得很好的考试,却输得惨兮兮,灰头土脸,追悔莫及。要杜绝这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1、计划答卷。 三段式:第一阶段--接卷后用3-5分钟浏览,主要看题型、题量、难易程度及自己对试卷的把握大小,做到心中有数,初步有个答卷计划; 第二阶段——正式答题。先做容易做的题尽量少占用时间;难度适中的内容根据情况先做分析解答题,然后做选择、填空题较好;难度大的题或不会做的题放在后面做,相对投入较多的时间。 第三阶段——约用10-20分钟检查答卷。通常一场考试,都要安排有这样的时间用来检查。不过有的考生在第二阶段花费时间太多,没有时间检查,这是缺少计划的结果;也有的学生认为是否检查无关紧要,从而忽略了这一步。其实这一步必不可少,必须进行。 2、答卷顺序。 之所以强调先易后难,在于增强自信,稳定情绪,渐渐进人最佳用脑和答题状态。 不宜先难后易。有的考生认为大题、难题得分多,先挑难题做,花费了太多时间,而且没有做好,一看时间紧张,急急忙忙转做其他题,顾此失彼,殊为可惜。 3、认真审题。 审题是关键性的第一步,绝不可吝啬时间,审题清楚、准确,才能为做题创造好的条件。表面上看审题花了时间,事实上它不但为防止出错立下汗马功劳,又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因为一旦没审清题就草草落笔,做错了推翻再做,一反一正时间反而浪费许多,真是欲速不达。 在审题时,要学会仔细阅读,冷静思考,不看错、不漏掉,看准、看透、看清考题的条件、要求,认真、再认真,甚至做到咬文嚼字。不要一看有些题似曾相识,就掉以轻心,尤其不能只看前面部分,后面的不看完就想当然,按自己的想法匆忙答题,这是最不可取的危险的投机心理。 整个试卷做完后,要通盘检查: 1、对照原题。 必须重审题意,而不是只检查自己做的内容。 2、严防丢题。 必须一题一题核实、排除,不搞走过场,一带而过。 3、校勘失误。 包括检查错别字、小数点、考点的层次,内容的完整性等,都不要放过哪怕一点小小的失误。 把因思路不对、书写潦草、知识记忆等引起的笔误、失误校正过来。发现做错写错的要坚决纠正过来。 在考试过程中,要控制好卷面,保持卷面整洁: 1、书写规范。字迹清楚,排列规整。 2、规范改动。答题错了,需要更正时,要注意按照规范改写,卷面整齐、大方、得体,千万不要乱涂乱改。 3、避免意外。 既要防止墨迹、汗迹污染卷面,也要防止揉皱、撕破卷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