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幸亏爸爸不帮忙》说起

 不悔书屋113 2016-05-22
     

名人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生在就业形势极端严峻的形势下,要“勇敢去闯”。她是以20年前自已从大学毕业后,找多家单位也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就找父亲抱怨撒气。指责父亲桃李滿天下而不帮女儿安排工作。杨澜的父亲问她: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了最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这三个问题在得到女儿的肯定答复“是”后,杨澜的父亲语重心长的说:父毌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已。

通过这次的父女对话,才促使杨澜勇敢面对,历尽磨难,依靠努力拚搏,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名播海内外的名人。从杨澜的切身经历的事实,不由我联想起生在福窝里,长在蜜罐里的年轻一代。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使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及幼婴儿,成为家中父毌的“王子或公主”。同时更是受传宗接代思想灌输的爷爷奶奶们的心肝宝贝。其娇生惯养之程度,可想而知。大多是捧到手里怕摔了,含到嘴里怕化了。所以,就在哪些自知溺爱,放松教育的家庭中的孩子,养成娇纵蛮横的性格。因几句言语不合,甚至只因为看他一眼,就行凶伤人、聚众打人。有的年纪轻轻就染上偷盗的坏习惯。……。等等这些花季少男少女不良之事,屡见报道。做为有着5000多年文明传统文化的中国,正被这些不良现像所颠复。而中国的末来最终还是要落在这些年青一代身上。根据国家司法机关统计数字报道:少年犯罪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迫切性己成当务之急!

教育孩子,不光是老师的责任。更主要的是孩子父毌的责任。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此语点明了主题。因为,孩子和父毌处得时间最多最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君不见电视上有一广告,一位媳妇给老婆婆端洗脚水说:烫烫脚好!而她找他的孩子时,他儿子也端一盆水说:妈妈洗脚!古人云:“孝顺当有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滴仍在旧水池”就是这个道理。

望孩子成人间龙风,最低希望子女一生幸福,是天下当父毌的共同心愿。可怎择使自已的孩子如已心愿呢?余以自已几十年之拙见,笔录于下,与天下当父毌之智士慧妇共同商榷。

一 幼婴儿时期

当孩子呱呱坠地,就表示家庭成员中增添了一口。此时,婴儿的饱暖当父母的夜以继日,百般呵护而都不为过。这种做法也为使孩子以后有一个良好身体素质,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可怜天下父母心,相信当父母的做得比我们想像的更好。国家为提高国民素质,推出冯德全教授0-6周岁幼婴儿立体早教法值得为父毌的运用。山西太原市13岁的孙天星07年以659的高分考入国家科枝大学。吉林省珲春18个月的赵西西能认识2000个汉字,会100个数之内的加减法运算。这都是父毌注重对孩子教育的结果和典范。请相信我决不是冯教授的托。君不见古代就有胎教、早教的事例吗?总之,幼婴儿早教是非常重要的。如您也能像古代孟母三迁;孙天昌、赵西西父母的早教,您们家的孩子也一定会成为神童的。我赞成赵西西父亲说的:不要给孩子留多少钱,让孩子有知识、有生活的本领,才是对孩子的真爱。

二 启蒙教育期

当孩子入学前班和入小学期,正是孩子初涉人世的关键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点明:一开始人性基本都一样,但好坏优劣以后就不可能同样了。关键就是教育的问题。此时,家长不光要求孩子在学校听老师话、好好学习、团结同学。更要把“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贯输到孩子的灵魂深处。要求孩子“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为父毌者应遵循:“以父母之威严,不要对孩子过分亲昵。”以“至亲相爱,不要不拘礼节”。因为父毌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

三 初中高等教育期

当孩子步入初中、高中、大学的教育的时期,正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关键时期。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忠孝节义、奉公守法、不尚空淡,学以致用。更要孩子“损友敬而远,益友近而亲”;同时,使孩子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权势不能侵”的性格及品行。当父毌的要在孩子假期或闲暇时,有目底的安排上社会上或串门走亲,来使孩子认识社会,增加阅历。总之,這一阶段为孩子步入社会奠定下社会基础。

    四 当孩子高校毕业以后,.

建议如杨澜的父亲对杨澜说法:,父毌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已。这也是父毌对锻炼孩子自强自立的最好办法。奉劝天下父毌千万不要对孩子过份溺爱而致孩子变为娇横跋扈。记得前些日子,凤凰网报道武汉车站广场,有一个头染黄发的20岁男孩,在众目暌暌之下用一宽皮代抽打一位中年妇女。经保安人员拉开后,中年妇女说:打她的是他儿子。围观众人哗然,而那位被打毌亲只说出一句话“真后悔啊”!这位母亲的后悔,是对儿子的怨恨?还是对自已对儿子失教的自怨?這里我们不分析是属于哪种后悔。从这件事说明,从小就对孩子加强教育,是多么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愿天下父毌以正确爱孩子之爱心,望孩子成龙成凤博大胸怀,教育孩子成为国家栋梁!

注:本片文章转摘自《辽源山东人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