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守堂书画艺术

 吴梅枫 2016-05-22

研究宋朝书法史都知道,我们有一个绕不过的尴尬,宋四家“苏、黄、米、蔡”蔡有说蔡京由于其奸臣后改为蔡襄,无论蔡京或是蔡襄,对我们后人尤其是对我们后学书法史的回避漠视,不是治学所为,深层研究探索,还历史一个真面目,应是做学问的根本!笔者认为,应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蔡京,定位蔡京在书史上的地位。

最起码应该从书法艺术领域为其评反,恢复其书法家地位和对书法艺术的贡献。

要为蔡京评反,就必须有新的评价标准,一直以来人们总是给其戴以“奸相”帽子,没有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在北宋政治文化历史地位,我们应该打破过去以“奸”否定其全面的旧模式来研究蔡京,应从研究他的世界观和其所处当时的社会背景着手,其实,观其一生,尤其是反复四次为相的政治生涯,蔡京的世界观充满了矛盾,我们如果不究其世界观形成的原因,全面分析研究探寻蔡京其人,其事,其字,那就会循于旧识,继续以“奸”否定其全部人格、所学及其它方面,那将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科学的。

一、从北宋政治斗争大环境分析

蔡京(1047—1126年)字元常、兴化仙游(今居福建)人,1070年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四次任相,达十七年之久,1126年宋钦宗即位,被贬岭南,途中饿死于漳州(今长沙)时年80高龄。

蔡京刚入仕,适逢王安石变法,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后又成为推行变法的得力干将,以王安石的才能他不可能选择一个“奸”人来承办新法。蔡京能得到王安石的赏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蔡京是一个才能很高的人。他入仕就被卷入北宋政治漩涡,但是在复杂、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蔡京依靠自己的学识,力主变法,勇敢地支持王安石,也从一方面证明了其政治上不是投机小人,而是有思想的人才。

后四次为相并在王安石罢相去逝后,八年时间能继续宣传和推广王安石新法,成为继承王安石遗志新派领头人。政治生命长达十七年之久,不能以一个“奸”字能概括其政治生命。如果蔡京没有旷世之才,没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没有显著的人格魅力及驾驭时势的政治手腕,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北宋最为复杂的党派之争中,屡屡处于上风,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蔡京“奸相”来评判他。

政治本身就很复杂,玩政治就会有阴谋和阳谋之说,更何况蔡京身处北宋当时封建统治的权力核心,而且又是太后皇上党派互争,政治腐败,皇权至上的非同一般的政治氛围中。尤其是蔡京的政治对手都是当时北宋的杰出人物,一个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一个是以苏东坡为首的苏派,如果蔡京没有高超的斗争策略和手段,他想推广新法,想斗争胜利,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也许后人就是因为司马光、苏东坡名气太大,文学艺术成就太高,而且在斗争中,苏东坡几手处于下风屡次被贬,人们总是同情弱者,人们不愿意也不会承认苏东坡政治斗争的劣势,而是归罪于蔡京以“小人”之手段,占胜苏东坡,把蔡京划入“小人”“奸人”“奸党”予以广泛批判,才能使司马光苏东坡的正面形象更加光辉灿烂,如果单凭这些就一“奸”来强加于蔡京之身,而抹杀其政治家的雄才大略的基本政治基准。那就是不客观论事,更是对历史的歪曲,对蔡京的不公,对后人的不负责人!

①北宋党派之争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1042年进士第四名,1067年神宗即位,1069年神宗诏王出任参知政事,此年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新法。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新法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及两宫太君、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这些人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其变法推广可以说是千难险阻,列宁曾称赞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当时北宋统治阶级内部官场形成了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即新党,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即旧党,以苏东坡为首的苏派——即祐党,在这场争斗中蔡京始终站在王安石的变法派前沿而且还是坚决的执行者,所以王安石罢相后,保守派得势,蔡京当然就成了保守派及苏派攻击和打击的对象。为了否定王安石,反对派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到了南宋,再论通过修史的方法对王安石进行定性,把北宋王朝的灭亡归罪于王的变法,以后历朝历代均以此作为依据,对王安石持贬批评,对这样一位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尚且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更何况蔡京这样一位无论名望与地位都在王之下的追随者,其历代定为“奸相”就不能不奇怪了。

②政治上的失宠,倒置文学书画上的否定

蔡京与三国曹操有相同的不幸曹操称为“奸贼”,民间戏剧舞台把曹操定格于“白脸奸贼”持续到解放前。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蔡京同曹操命运可谓惊人的相似,但是曹操已经评反,其历史地位已客观公正还原其人格及历史地位,而蔡京时至今日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当然也有民间《水浒》中,蔡京是一个镇压梁山好汉的“奸相”广为流传,是最大的一个因素。我们不能因为蔡京是北宋宰相,为了维护其统治,对当时的梁山好汉采取镇压等手段,就给其扣以“奸相”之帽,如果继续这样那我们就是对客观历史的歪曲,试想如果当时身为宰相的蔡京同情并支持梁山好汉造反,岂不成了天下之大滑稽,那才是成为“奸”相的所为。

蔡京四次任相,在位达十七年之久,先是支持王安石变法,后为相继续奉行王安石新法,他设应奉局和制造局,设两城括田所,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导致币制混乱,民怨沸腾,不仅得罪了许多保守派,还得罪了许多平民百姓,故朝野共称其为“六贼之首”定为“奸相”。

现在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分析,我们不能把身为宰相的蔡京因为推行新法而出现的一些政策失误和措施不力而以此定论蔡京“奸相”,实在有点委屈和牵强。更不应该因其政治上的反复而彻底否定其人格及书画艺术文学诗词方面的巨大成就,在历史上此点案例很多,王铎就是一个有着同样遭遇的书画家。他本是一个晚明的重臣,降清以后又被委以大官,一直为明朝的遗老所鄙视。所以这最后的七年他过得十分抑郁,寄情书画以自遣。如今满、汉已经是一家人了,但在当时,王铎仍逃不脱骂名。在他死后逾百年,清乾隆朝借敕编〈四库全书〉之名义,查毁了王铎的全部著作,并将其列入〈贰臣传〉。使王铎以近乎完美的书法成就却长期不受重视。

(蔡京 尺牍宫使帖)

二、从北宋时期政治文化艺术方面分析

北宋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政治文化艺术方面英才辈出的时代,出现了许多方面的精英与代表。

①政治明星

北宋出现了政治家王安石为首的新派政治团队,政治家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团队,政治家苏东坡为首的苏门团队,这三位政治明星代表几乎都是北宋时期的全才,三人几乎都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的新派阵营中,蔡京当属最为得意的门生,北宋三蔡即蔡襄、蔡京、蔡卞,三人均由进士出身,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蔡京、蔡卞还是一母同胞亲兄弟。

据明代弘治年间编写的〈重刊兴化府志·蔡京传〉记载,蔡京登第后,“调钱塘尉,舒州堆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卞乞斑京下,兄弟同事书命,朝廷荣之”。

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宋微宗和王安石的重用,是因为蔡京不仅有才而且办事干炼,雷厉风行,连保守派司马光也不得不折服,当面称赞。〈重刊兴化府志〉说:司马光秉政,复差役法,为期五曰,追蔡京等完成。“京独如约,悉改畿县差役,无一违者。诣政事堂,白光,光喜曰:‘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已而,台谏言京挟邪坏法。出知成德军…”可见蔡京并非靠小人之举而赢得皇帝及王安石,司马光的赞许,而是靠自己身体力行,确有真才实学。

(蔡京 元祐党籍碑)

他的弟弟蔡卞字元度,从小聪颖敏悟。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相传他能倒背《三字经》、《千字文》,《四书》、《圣经》经典烂熟于心,学识渊博,满腹经伦,才华出众和胞兄蔡京同科进士,同朝为官,而且蔡卞同情百姓疾苦,极力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断然开仓借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煞往不法富商趁火打劫的器张气焰,免除农民遭受高利贷剥削之苦,因而王安石器重并招为女婿。

蔡京居相位时,他以亲避嫌,拜官不做。他赞成微宗,蔡京收复湟洲鄯廓等地,维护领土完整,但他也反对其兄蔡京重用宦官童贯为陕西制置使。在其它政事上,他的主张也多与蔡京不同,没有因为兄弟亲戚关系而奉迎。蔡京也没有因为蔡卞是其弟而容忍其政治上的不同意见,对其弟降职从不回避、迁就,照样一视同仁。

从以上兄弟为官上可以看出蔡京、蔡卞二兄弟其实是一个严守官道的好官,没有其相互勾结陷害他人的记述,但是在对待新法——即王安石变法上二兄弟始终都是保持一致的,这就为二人后来得罪保守派而失势后被打入地狱、一文不值而且永远不得翻身,埋下了祸根。另外还有一点,当“蔡”家出了同登进士并同朝为官的兄弟俩时,在北宋政治舞台上,也有一对兄弟,苏轼、苏辙同科进士,并同时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名扬天下,连皇帝都自诩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但是很不幸,二苏才华比二蔡略高一筹,但在政治斗争上二苏却站错了队伍,极力反对新法,成了改革新法推行的绊脚石,而且更为可怕的是,二苏在反对新派斗争上成了反对派的理论领头人和旗手,所以屡造打击、流放险些丧命,才能高的设有成为宰相,从当时人们的心中就很有招致同情的吸引力,那么,二蔡兄弟政治上的得手便成了“小人”“奸党”所为和被当时人们所痛斥。

(蔡京 节夫帖)

②二蔡均为北宋杰出的书法家

蔡京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的表现,他的书法跻身于北宋,“米、蔡、苏、黄”四大家中,在当时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所用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也许因为蔡京为相,人们过于奉称,但从其书作来看,其书法水平造诣很高,不是浪得虚名,就连狂傲怪才“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说:“当然是我。”

由于蔡京书法好,加上官位贵为宰相,其当时名山古刹,到处都有他的题字,可惜后来,由于新党失势,蔡京倒台,被旧党派人将凡有蔡京题词的尽行捣毁。

存世书迹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

蔡京、蔡卞共同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各二十卷,对后世书画的传播功不可没。

③蔡京结局

蔡京是怎样死掉的?王明清〈挥尘后录〉记载了蔡京的死因:“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

显然,蔡京“穷饿”而死,但是有说蔡京被流放岭南,临行之前,他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一大船,显然不穷。不穷而被饿死,何也?原来,沿途老百姓憎恨这个巨贪大恶,不卖给他“食饮之物”,从开封到长沙,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盘菜、一杯菜。到长沙,无处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病困交加,饥寒交迫,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与背贴”,饿极而死。史载,蔡京死后没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尸,埋进专门收葬贫病无家者的漏泽园中。以上蔡京金银珠宝装了一大船之说不可信,为什么?蔡京失宠,旧党掌权,苏轼等人将蔡京恨之入骨,不仅四处派人将蔡京所题写的碑文一一搜出,尽行揭毁,甚至将他逐出书法家行列,将“米、蔡、苏、黄”改成了“苏、黄、米、蔡”这蔡也变成了“蔡襄”,不称认其在中国书法的历史地位,更不要说装满一船的金银珠宝,如何运出京城?根本不可能,被贬之地路程几千里,蔡京当时已八十高龄,加上身心打击,落魄逃命,身文花尽,饥饿而死,可惜一代宰相,成就书法大家,编撰书画名著,中国文化史上的才子,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就因为其追随王安石变法,因为政治党派斗争的残酷被当时旧党怀恨打入“奸相”耻辱柱上。而被后世遗忘,成为历史永久的遗憾!

( 蔡京 徽宗唐十八学士图跋)

在中国书法史上,许多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但大都被后人原谅和理解,比如钟繇为得蔡邑《笔法》掘他同学韦诞坟墓而得书,不要说在封建社会,就是今日,为已之私,盗坟掘墓是最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后人皆因其学书而原谅其行为。有与蔡京同朝的米芾在涟洲任上遇到一人卖画请米鉴定,米入室将画临摹了一张交给卖画人,卖画人指出是赝品,因眼睛瞳孔上未映出牧童故为假画,米不得已只好将原画退还人家,从这点上米芾人品会是什么样子呢,但是以上事例,后人都因其书画上的巨大成就而原谅不究,为什么我们对蔡京不能更宽容些?更何况蔡京入官为相身处复杂的封建政治斗争漩涡之中,我们后人有什么理由不客观地评定他的成就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