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在蜀汉政权里并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但却记载有刘备封了前后左右将军为: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 那蜀汉五虎将的名头是怎么来的呢? 五虎将的流传主要得益于小说《三国演义》的传播,三国演义里提到“五虎上将”,为“关张赵马黄”,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 《三国演义》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以史为剑猜测,除了五人的功劳武功,在《三国志》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共同列为《关张马黄赵传》,大概就是“五虎上将”的雏形。 刘备与赵云结识的过程,自不必多说。赵云跟随刘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多次救主公于危难之际,大大小小参加过几场比较重要的战争。但在正史中,赵云为何不在五虎将之列,或者说,刘备为何只设立“四虎将”。 可以肯定的说,赵云在武功与智谋上,并不比哪位将领差。年轻气盛的姜维曾经跟赵云过招,那时候姜维20多岁而赵云已经60多岁,两人还能打得不相上下,可以看出赵云的武功之高。 赵家枪后来算是通过姜维留下来的,可以说姜维师从赵云,如果赵云的武力值不高于姜维,那么姜维自然不会向他学。 赵云的人品也自不必多说,不争功,重感情、讲义气,不近美色,克己守礼。说句题外话,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那赵云真的不爱美人吗?不见得。 樊氏可以说长得倾国倾城,而赵云不娶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想自己娶了妻,却一直在外打仗,而辜负了人家,致使独守空房。 赵云虽然武艺高超,但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在公孙瓒那里得不到重用,在刘备这里,赵云的角色似乎更像是一个高级保镖,刘备并没有给他多少独立指挥战争的机会。 赵云的地位有点类似曹操的许褚,主公的贴身侍卫和禁军队长,当然,这种职位必须获得足够的信任才可担当。在这方面,刘备对于赵云是足够信任的,但是在统率军队方面似乎又不够信任。 不过也由于刘备对于赵云的定位,使得其统领大军出外打仗的机会很少。赵云少有统领大军的机会,所以也就难以评论他的领兵作战才能。但是想来应该也不差。 而同时,刘备却对魏延信任有加,刘备对魏延的信任已经达到了即使诸葛亮极力反对并认定他生有反骨时都不为所动,坚决留起在身边重用。那为何赵云得不到此等待遇? 我们试想以刘备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或许刘备通过观察认为,魏延比赵云更有勇有谋,赵云一身武艺,在谋略方面可能差了些。而魏延不同,毫不夸张地说,魏延的胜仗可以说场场堪称经典。 赵云这一生的征战,并没有获得应得的官职称为,或许赵云不在乎,但确实又让后人觉得别扭。刘备评价赵云:“子龙一身是胆也。”但赵云在刘备手下始终是一个“杂号”将军,直到刘禅继位,赵云才逐步升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失利于箕谷,后贬镇东将军。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可以说,在众多三国武将中,赵云的人气是最高的,但历史上的赵云爵位不如魏延,想起来也是让人扼腕叹息。 文章的最后,顺便一提,在正史中,曹操却有五虎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至于夏侯敦、夏侯渊、曹仁等人,也是个顶个的奇才,为何不在五虎将之列?或许,他们是曹操的族人,自己人自然用不着那么多名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