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别人打你,要不要打回去?

 握不住的沙6hoj 2016-05-22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木木(微信公号读史旗下作家)

网上有人教育孩子说:“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

作者的出发点是好的,想以此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同时不让孩子养成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心理习惯。
 
别说是思维直接的小孩子,我们成年人也希望能够这么简单地处理问题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快意恩仇,多么痛快。
 
可是,小孩子之所以天真可爱,恰恰是因为他们其实并没有成年人世界里的这许多得失、输赢和计较。

我当然不是说孩子被别的小孩打了就应该乖乖挨打,我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小孩打了,我是会又心疼又气愤的,这是作为母亲的人之常情,但是,即使心疼和气愤,还是想说,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孩子打回去,这种教育方式,值得商榷。
 
这个世界上最无法保证的两件事情,一个是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另一个是培养一个孩子。

这两件事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更容易受限于自身的心智和心理成熟度。

陪着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重新开始成长的一程,谁都不是事先练习好,实习好,然后再去做父母,都是一边做父母,一边学着做父母。

这一路摸索的过程,既艰辛又充满快乐和幸福,毕竟,成长的充实,对父母,对孩子,都是能够带来心灵上的幸福感的。
 
我们早已经知道,这个世界的确有很多美好,也的确有很多不美好。

小孩子的认知里,世界上一切的问题都有答案,父母和老师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他们什么什么都知道都能做到,身边的小伙伴们,有时是“好朋友”,有时是再也不跟你玩的“小敌人”……

小孩子们有自己简单直接的是非观和言行举止,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愿意拿出最好吃的最好玩的跟你分享,也会上来就是一推一搡不讲道理。

而这样的天真,这样难得的天真的他们,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这一点,成年人是再也难以做到的了。
 
如果可以,我宁愿迟一点,再迟一点,让孩子知道这世界的复杂、生活的不易、人生的艰难。
 
一辈子那么长,他们在自己漫长的人生中,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很多挫折和问题,延迟一点的天真,满心地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可以让他们心里多一些温暖和阳光,以应对将来前行路上的波折和坎坷。
 
说到底,这个世界是由无数个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人组成的,我们相信并付出美好,世界就多一点美好;我们相信并付出恶意,世界就多一些恶意。

见惯了美好的孩子,会更加相信,在世界的恶意之外,还有美好,他们会更加相信人心的善、美和真,会更懂得宽宥,会更加相信自己值得期待,值得爱。

过早地知道了世界的恶意,过早地学会了保护自己,固然是好的,但是那样成长起来的心灵,也许更加容易悲观,怯懦,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会更加坚强,显得强硬,但也容易更加执固和抑郁,不懂得还可以有更平和的、更轻盈的、微笑着面对的方式。
 

所以,与其让孩子打回去,不如让他知道:人与人的相处中,其实有很多规则,小孩子之间也不例外。


而有些小孩子,现在还不太懂得遵守规则,但总有一天,他们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会让他们付出代价,到那个时候,他们就懂了。

 

至于你,亲爱的小孩,我们不可以变得和他们一样,不遵守规则,以恶意对峙恶意。


你要相信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则,要记住不伤害自己,不影响他人,不破坏环境。


最重要的,当别人不遵守规则的言行伤及自己时,要懂得避开,一次避不开,就当作一次教训,下次就会记得长记性。



版权声明:本文系读史旗下作家木木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关注沐心木语(ID:xhbyhc),可欣赏木木更多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