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涯·论道”

 旭之龙 2016-05-22
欢迎 青岛隆佳益机械有限公司 付延举 登录 网上会员办公室 [退出登录]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库存《中国纱线》纱线交易中心2016走进日本  
  面对面洽谈会精彩回顾   新品展播梳理沙龙2016全国精并粗研讨会第二期纺纱工艺研修班

欢迎 Guest 注册 登录 搜索论坛 显示论坛成员
 纺织技术
  清梳联及梳理技术
 
标题 标题: “天涯·论道”——梳棉机气流分析与控制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第1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09      
希望通过此帖,和大家共同学习与探讨“梳棉机气流分析与控制”这一话题。
第2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13      

先开个头,抛砖引玉。

 

第3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15      
第一个方面,先谈谈梳棉机气流分析原理,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共同完善。
第4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16      

1气流分析原理:

1.1气流附面层原理:平板作平移运动或回转体回转时,运动体的表面因摩擦带动一层空气流动,又因空气分子间的粘度和摩擦,里层空气带动外层空气,层层带动,在运动体表面即形成气流层。该气流层中的气流速度变化剧烈(即速度梯度大),并形成一定的分布,这一气流层称为附面层。

第5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17      

1.1.1附面层的厚度分布状况:在一定范围内,离形成点(如:刺辊—给棉板隔距点、锡林—道夫隔距点)越远,则附面层厚度越厚。

第6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17      

1.1.2附面层的速度分布状况:距运动体越近,速度越大,并接近运动体表面速度;距运动体表面越远,其速度越小。(边界速度为回转体速度的1%

第7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18      

1.1.3附面层压力差分布状况:附面层除受到切向惯性力作用外(粘滞、摩擦所形成),还有法向惯性力(离心力)的作用,形成附面层径向压力差。附面层厚度方向任一点的径向压力与该点速度平方成正比(与该点附面层质量也成正比,这也是纤维和杂质的分离原理),故近回转体表面速度最快,径向压力也最大,随着附面层厚度增加,速度降低,层内的径向压力减小,外层则径向压力等于零。(离心力F=MV2/R

第8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22      
第9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23      

1.1.4纤杂分离原理:由于附面层具有速度分布,纤维与杂质在气流层中总是倾向于流线的切线方向;由于附面层具有径向压力分布,纤维与杂质在气流层中还倾向于流线的法线方向;由于纤维和杂质的质量与密度及纤维与杂质终末速度不同及附面层内速度分布对其空气阻力等影响,使纤维与杂质获得分离机会。附面层外层,杂质多于纤维,而在内层,纤维多于杂质,因此,可以对附面层给予不同的切割深度与切割方向可以达到调节落棉、去杂保纤的目的。

第10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24      

1.1.5附面层周围气流流动情况:在常压状态上,附面层带走多少气流,必然会有等量的气流通过流动进行补充

第11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25      

1.1.6气流附面层的利与弊:利用气流附面层原理,对附面层给予不同的切割深度与切割方向可以达到排除杂质短绒(杂质离心力大,短绒针齿对其握持力差,容易游离),调节落棉,去杂保纤的目的,这是气流附面层有利的一面;而不利的一面是气流附面层的速度、压力等变化,造成对已被充分分离的纤维运动产生干扰,使得对纤维的控制困难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第12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26      

1.2管道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

1.2.1连续性方程:根据质量不灭定律,流体在密闭的管道里做流动时(因管道的阻力远低于大气压,故压缩可忽略不计),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每一截面的流体质量是一常数。即:V1F1=V2F2

第13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28      

1.2.2能量守恒定律:流体在密闭管道里做流动时,遵循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忽略管道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总压力P=动压P1+静压P2

第14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30      

动压方向为切线方向,静压无方向,向任何一点传递,最终体现在法线方向。纤维的运动方向是二者的合成方向,静压力大,气流排除的速度高。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对大小漏底等处气流的分析,可以近似采用上述原理。

第15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3 17:31      
第16楼        缘于你我 发表于 2015/01/23 20:28      
学习了
第17楼        lining6916 发表于 2015/01/23 20:30      
梳棉工序首要解决的就是气流问题!!!欧总解决的问题都是经典课题,是难点问题,是本质问题。
第18楼        HANDANBOHU 发表于 2015/01/24 06:22      

怎样认识滤尘气流和梳棉机本身气流相互之间的干扰?

使用好了,可以节约用棉。

请欧老师具体讲解一下

第19楼        笑口常开有容乃大 发表于 2015/01/24 08:17      
好好的听听!
第20楼        kongfuzi 发表于 2015/01/24 08:44      
欧总的课要好好学习。
第21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01/24 09:16      
第22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01/24 09:18      
第23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01/24 09:23      
欧总的老学生了,客气话就不说了。随着技术进步梳棉机气流分析这课题希望欧总能结合新机型加以讲解,比如上面两张图片分别为DK800和903的后部(手机拍的不清楚)。请欧总和各位网友分析和讨论一下。
第24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01/24 09:26      
第25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01/24 09:27      
第26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01/24 09:27      
锡林前后及下部。
第27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01/24 09:34      
引用: 原发布者 HANDANBOHU on 2015/01/24

怎样认识滤尘气流和梳棉机本身气流相互之间的干扰?

使用好了,可以节约用棉。

请欧老师具体讲解一下

刁总这问题很实际,新型梳棉机吸风点比A186类增加了许多,对机上气流分布是怎影响的?
第28楼        赵建伟 发表于 2015/01/24 10:13      

精彩!请欧总和大家继续。

第29楼        东雨 发表于 2015/01/24 11:01      
新型梳棉机相比较186老机在锡林部分增加了许多附属元件如固定盖板、棉网清洁器,这些部位的隔距设定在使用厂家大多是按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来做,至于是否合理、如何与罩板隔距、锡林刺辊速度甚至产量相适应正确引导气流大都说不出来,很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指导。请欧总等专家逐一讲解。
第30楼        心有灵犀 发表于 2015/01/24 11:18      

谈节约用棉与梳棉机气流控制,是一个很好的课题,特别是目前许多利用精梳落棉做气流纺产品的厂家较多,由于精梳落棉的纤维特性,在梳棉机上不需要过渡分梳,而且杂质很少,所以在梳理和气流控制方面尤其突出,控制得好,可以大大减少棉耗,提高成纱质量,如不然则会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对产品品质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第31楼        dingrihao 发表于 2015/01/24 12:39      
人人可以讲解
第32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13      

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

在回答和探讨各位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前,我想先把需要和大家探讨的内容说完。刚好第三部分就是实例分析,我们在实例分析中探讨上面老师提出的问题。

第33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18      
梳棉机刺辊部分、刺辊与锡林三角区、锡林周围(锡林-盖板工作区、锡林和大漏底区域、锡林和固定盖板、棉网清洁器)、锡林和道夫三角区,这些部分的气流对梳理质量、用棉、机台生活有较大的影响。我们会分别对这些区域进行分析,然后用实例说明。
第34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21      
第35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23      
第36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25      
第37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25      
第38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27      

2梳棉机气流不正常的表象及气流的控制:

2.1气流不正常的表象:

①、梳棉机飞花多,清洁差,生活不正常。

②、刺辊低压罩有向外喷风现象,给棉罗拉上绕花。

③、落杂区落棉不正常,小漏底落白、进口积聚纤维或挂花、内部网眼糊塞或骑挂长纤维。

④、大漏底向外喷风喷花,墙板花增多、锡林卡死或摩擦起火。停车后再开车大漏底尘棒处积花吸入造成锡林噎车等。

⑤、三角区纤维打转(涡流),大漏底进口积纤维。

⑥、各吸风口出现气流外串。

第39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27      

2.2梳棉机气流控制的原则是:合理的排杂落棉,均匀稳定的气流控制和防止关键部位(特别是几个三角区)附面层厚度、补入气流的流向对纤维运动和棉网结构产生影响。

第40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28      

2.3控制气流的方法与手段:

2.3.1控制气流的产生量。锡林高速旋转产生的附面层是产生气流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刺辊。因此合理的锡林、刺辊速度对稳定气流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新型针布的不断出现与改进,增加了我们用密度换速度,用密度,锋利度换分梳度的工艺手段。比如,我们考虑降低刺辊转速,但又担心分梳度不够,此时就可以对刺辊采用密齿,薄齿的办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2.3.2合理分配各点的气流(特别是三角区)。利用罩板、漏底等处的工艺隔距,合理分配气流。

2.3.3高产梳棉机由于锡林、刺辊和道夫的回转速度加大,必须合理利用低压罩、棉网清洁器、排尘排杂等处负压吸口导流及缓解释放高压区的气流。

2.3.4 固定板可以对气流起到缓解、分散与诱导作用,对气流的控制有利。

2.3.5合理的气流补入(例如:风门打开关闭对生活的影响)。合理的气流补入有助于稳定压力、稳定落棉、托持棉网及自动清洁等功能。

第41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4 16:30      
上面这些内容,完全是我个人在生产中对气流认识的一些肤浅的体会。不一定全面,希望和大家共同补充。
第42楼        心有灵犀 发表于 2015/01/24 17:18      

欧总分析的很到位,在生产实际过程中,梳棉机气流的设计还要考虑到纤维的长度、成熟度、含杂等技术指标,并通过观察车肚落棉状况(落棉率、落棉含杂率、落棉短绒含量)来调整工艺措施。

第43楼        HANDANBOHU 发表于 2015/01/24 21:20      
引用: 原发布者 东雨 on 2015/01/24
新型梳棉机相比较186老机在锡林部分增加了许多附属元件如固定盖板、棉网清洁器,这些部位的隔距设定在使用厂家大多是按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来做,至于是否合理、如何与罩板隔距、锡林刺辊速度甚至产量相适应正确引导气流大都说不出来,很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指导。请欧总等专家逐一讲解。
特吕茨勒DK760梳棉机的大漏底就去掉了尘棒,改为封闭大漏底,中间增加了除尘刀的吸口,这些都会影响梳棉机的气流。
第44楼        滨州老何 发表于 2015/01/27 07:38      

欧总,我们就碰到过,刺辊低压罩,喷风,給棉罗拉缠花,造成条子不匀

第45楼        滨州老何 发表于 2015/01/27 07:39      
怎样解决那
第46楼        护花使者 发表于 2015/01/27 07:53      

欧老师讲的图文并茂,赞!

梳棉作为纺纱的心脏,作用不可小觑,继续学习。

第47楼        姜是老的辣 发表于 2015/01/27 09:08      
欧总的帖子,赞一个。
第48楼        HANDANBOHU 发表于 2015/01/27 11:37      
查看刺滚锯条的锋利度,适当降低刺滚速度试试。
第49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7 16:27      
引用: 原发布者 滨州老何 on 2015/01/27

欧总,我们就碰到过,刺辊低压罩,喷风,給棉罗拉缠花,造成条子不匀

这就是标准的气流问题。
第50楼        欧怀林 发表于 2015/01/27 16:30      
引用: 原发布者 欧怀林 on 2015/01/24
刺辊周围的气流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两个产生气流的主要部件刺辊、锡林都在这个区域,两股气流在这里交汇,不但影响落棉同时影响质量。
论坛共有 73006  位会员, 95  位在线用户, 包括 93  位访客和 2  位会员
回到顶部↑
页 of 4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面料114
浙 ICP 备 02008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