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爱金庸——武功篇

 ww18 2016-05-22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大师以笔为刀,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经典武侠世界,引得无数人追捧。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金庸作品百看不厌,每次读来都是一种享受,是的我们已经爱上了金庸,爱上了金庸的武侠世界,不过有人想过我们为什么爱金庸吗,今天小编从自身出发,带大家从武功这个角度来谈谈金庸的武侠世界。

丰富的武功招式和神奇的内功。金庸笔下精彩的招式数不胜数,什么“金针渡劫”“礼敬如来”“三十六式回风落雁剑”“拈花指”“多罗叶指”,不仅使读者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更叫人拍案叫绝。对内功的描述则更加神奇,“易筋经”被誉为天下第一,练通此经,一切武功又能化腐朽为神奇;“九阳神功”练成之后内力生发速度奇快,并有百毒不侵之功效;“小无相功”无色无相,世间武功皆可以此内功催动。除了这些特定的效果我们还经常见到,盘膝而坐以内功驱毒疗伤,绝顶高手甚至能用真气续命!

我们喜欢武侠说到底是喜欢里面的人物,虚拟世界的人物满足了我们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期望。金庸笔下的武功描写并不单纯指武功本身,它其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武功,使用不同的兵刃,他们便有着不同的武功境界,同时也有着不同的人生境界。翩翩公子段誉在“罗袜生尘”的凌波微步,和神妙无双的六脉神剑的映衬下更显光彩照人,而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每次危机时刻为了救人才用的出来,这不光是段誉学艺不精而更是他心底善良所致。至刚至阳的降龙十八掌也只有在乔帮主手中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仿佛乔峰私人订制一般,就算宋青书这样的无耻小人学会了招式也不见威力。同样只有潇洒自如的令狐冲才配得起孤独九剑这潇洒的剑法。如此这般不胜枚举,书生用判官笔,南海恶神用鳄鱼剪,凶神恶煞的大汉常用大砍刀,阴险的小人多备暗器。形象生动的人物性格,配上相得益彰的武功特点便使一个个人物鲜活留在了我们心中。

金庸笔下的武功不只是“技术”而更近乎于“艺术”,与我博大的中华文化相融合,达到了文笔有尽,而余味无穷的效果。中医里的经络,周易八卦,太极,道家思想,佛学经典都与武功相容相合,我们爱经典的时候也就爱上了武侠。以北冥神功为例“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内力既厚,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犹之北冥,大舟小舟无不载,大鱼小鱼无不容。是故内力为本,招数为末。世人练功,皆自云门而至少商,我逍遥派则反其道而行之,自少商而至云门,拇指与人相接,彼之内力即入我身,贮于云门等诸穴。然敌之内力若胜于我,则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凶险莫甚,慎之,慎之。本派旁支,未窥要道,惟能消敌内力,不能引而为我用,犹日取千金而复弃之于地,暴殄珍物,殊可哂也。”这种将文化与武学融为一体的做法不仅使文章更具内涵,同时表明武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据可考,成体系有逻辑的,我们在探讨金庸世界的时候更有操作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