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最有爱的建筑设计师专帮受灾的人重建家园 终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汉青的马甲 2016-05-23

转发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

请获得授权发布。


和很多建筑设计师不一样,坂茂觉得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除了设计好的建筑之外,他的身上是有社会责任的,而这份责任体现在:他利用竹子、纸管、橡皮树等容易得到,廉价且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作为建筑用材;还有自然灾害过后的建筑重建工程,是他常年关注的工作着力点。




每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你总会看到他和他的团队的身影。坂茂设计的这些重建的救助建筑,对于那些遭受巨大损失、流离失所的人们而言,就是一个庇护场所,和一份精神上的依托。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为灾区建造的纸房屋。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做到了所有材料的可再次利用。



▼2008年汶川地震后,利用纸管搭建的小学校舍,让小朋友们有了新的教室,这也是当时地震后第一个重建的学校建筑。


▼2010年海地地震后,搭建的紧急救援帐篷。


▼2011年日本宫城县女川市地震后,在短时间内利用现有的资源重建住宅,并确保其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还做到了隔音和确保住户隐私的功能设计。


▼2014年,重建被台风“海燕”破坏的菲律宾住宅。除了纸管固定结构之外,还利用了当地的材料,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来设计房屋结构。



▼为了纪念新西兰基督城地震一周年,于2012年重建了基督城教堂。利用当地可以提供的纸管和集装箱形成三角形的截面,以形成稳定结构。


▼2014年,为日本广岛发生暴雨引起的土砂灾害后建造的避难所。主要为了隐私问题而搭建的隔断,可以在大型避难场所让居民居住。


▼2013年雅安地震后,为了保证当地小朋友的安全而建造的临时幼儿园。


▼2016年熊本县地震后,应庆大学坂茂研究室为灾区做的紧急搭建。


除了这些灾后的重建房屋之外,坂茂还有很多其他的代表作品。


法国蓬皮杜中心新馆


2006年,他用中国竹编帽子设计的法国蓬皮杜中心新馆方案,在其他153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建筑的诞生。



瑞士Tamedia传媒集团新总部大楼


建筑整体完全以实心原木为材,利用榫卯结构,在不费一钉一铆情形下搭建而成。这些在看习惯了钢筋混泥土的歪果仁眼里都是很不可思议的。




Sengokubara住宅



坂茂自己曾表示过,做住宅设计要比公园等公共建筑难,一方面是不赚钱,另一方面是住宅要从用户出发,在各方面细节上都要把握准确。



“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设计了美丽的建筑物。但同时,建筑师应该有社会责任。”——— 坂茂曾说。


这样的设计师谁不喜欢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