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八段锦的功效

 门源胜哥 2016-05-23


武当八段锦简介

     武当秘传八段锦分为武八段锦和文八段锦两种,文八段锦是道人在丹房里打坐是修炼的一种,武八段锦是道人在室外修炼的一种.  武十二段锦是武当山在庙道人在修炼古人传承下来的八段锦的基础上完善起来的一套养生功法,最早见于道藏。

     八段锦是由两臂或单臂上举,马步左右开弓,头部左右旋转,摇头摆臀,弯腰两手攀足,马步左右出拳,足跟上提八个动作组成,是古代导引的一个重要分支。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算起,导引之术在我国流传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功法修炼要领

一、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蹲“骑马桩”习练,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坚持,涌泉穴(足少阴肾经)自然就通;(二)舌舐上腭,意守丹田,平心静气,做到意气相随,意以形表,气以力表,久而久之,丹田自然通,刚柔相济,舒展筋肌,活动骨节,气血流通,肢体轻松灵便,对骨质增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于风湿、劳伤、气血不调、肠胃、肺痨、肾虚等病都有良效,更是现代处于亚健康者锻炼的最佳功法之一。

故歌诀云:采息归丹复元气,金蛇吐信驱浊气;

日练子午丹田气,苦练三精化真气;

任督二脉自打通,邪魔不敢留此中。

二、动作配合呼吸,愈慢愈好,凡开胸时吸,收胸时呼,停时存气.天地日月之灵气,意念导引,贮入丹田,然后,根据动作需要,引出与导入,以意领气,以气帅血,气随血走,血随气行,意到气到,百脉皆通,久则纯熟,自然身轻体健,百病不生。

功   效

一、强化脏俯,疏通经络 

八段锦同传统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关系密切。比如

第一势中的“三焦”是人体元气与水液疏布的通道,覆盖五脏六腑。这一势通过上托下落、对拉拔伸,有利于元气水液上下布散,发挥滋润濡养作用。

第二势左右开弓,有利于抒发胸气,消除胸闷,并能疏理肝气,治疗胁痛。

第三势左右升降对拉,符合“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原理,这一势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有助于消化吸收。

第四势中的五劳一般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伤害。养生理论认为“生病起于过用”,所以五劳七伤类似于现代人常说的亚健康。这一势扭头旋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可以消除亚健康。

第五势中的“心火”是由于思虑过度、内火旺盛所致,可见心烦口疮、失眠多梦、便秘尿赤等症候。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才能水火既济。这一势上身前俯,尾间摆动,可以使肾水得升心火得降。

第六势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使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等得到充分拉伸,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良性刺激作用。

第七势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系经脉,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

第八势提踵颠足,内可以按摩五脏六腑,外可以舒缓筋骨。有谚语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所以这一势有“消百病”的功效。由此可以看出,八段锦的功法原理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出一辙,是符合人体生理学原理的。 

二、松静自然,调摄精神 

八段锦虽然是以外形肢节躯干的伸展开合为主,但不同于一般的广播体操。后者动作刚健有力,直来直去,节奏单一,不讲究呼吸意念。而八段锦练习过程中,要求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动作柔和,刚柔相济,强调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意念集中在动作部位,排除杂念。因此,八段锦的锻炼方式是身心一体式的,而且突出对情志的调摄。良好的情志应该是恬淡宁静,祥和愉悦。 《黄帝内经》说: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唐代的医学家王冰也曾指出: “导引按蹻,中人用为养神调气之正道也。” 

三、天人合一,身心和谐 

八段锦的“锦”是指华贵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意味着整套功法练习如丝棉般柔顺连绵、丝滑流畅。所以《遵生八笺》中说: “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在古人记载的一段“十二段锦总诀”中曾提到,练功必须“遍身合总行之,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乱”,这样“勤行无间断”,才能达到“身心和谐”的效果。八段锦整套动作的编排,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古典养生思想整体地贯穿其中。第一势为托天式,然后从上到下依次调理心肺、脾胃、肝胆、肾和泌尿生殖系统,最后以颠地式为结尾,充分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武当八段锦口诀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四、五劳七伤向后瞧;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六、前后七点百病消;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八、两手攀足固肾腰。

  武当八段锦口诀注释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

叩手反掌向上托,极力拔节骨间活;

眼观手背吸引气,闭气转动左右啄;

落臂画弧如抱球,吸清呼浊起沉疴。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引气行臂出劳宫,屈膝下蹲马步同;

左右变换眼看手,一伸一缩似拉弓;

收腿抱球呼浊气,吸气填海力量增。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

展臂扩胸兼深吸,右手撑天左撑地;

起下落上眼看手,起右落左眼右视;

落臂画弧如抱球,配合呼吸是功基。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

气下昆仑归海底,展臂扩胸掌朝天;

  平视远望转后瞧,二遍向下作变换;(掌心向下)

三遍垂掌臂伸直,抱球还原亦同前。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展臂扩胸手按膝,扑步伏身摇头尾;

左右转侧眼望天,一腿伸直一腿曲;

起身收腿如抱球,深吸深呼去热疾。

六、前后七点百病消:

(如高血压患者,可改作上下七点)

注:足尖点地,足跟起落振地咬牙。

展臂扩胸掌后翻,正立劳宫观腰眼;

凸胸仰面面下垂,起身前俯腰下弯;

前后七便去百疾,收式叠手气归元。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

展臂收掌成马步,怒目闭气慢冲拳;

收势还原填补气,下势马步猛擞拳;

起身展臂如抱球,引气归田作还原。

八、两手攀足固肾腰:

掌心煨腿腰下弯,百会朝地臀朝天;

弯下呼气起身吸,两手攀足气呼完;

手煨内侧随身起,气入涌泉归丹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