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教孩子30年母语的校长说,最好的教育就靠这两个词

 昵称32071680 2016-05-23



看点 本月初,外滩君专访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窦桂梅校长,谈到这位明星校长的教育理念,仍然不离“阅读”、“体育”这两个词。清华附小重视阅读,穿行在校园中就如同穿行在书海中,这与窦校这位“儿童阅读推广人”、“母语教学者”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清华附小也秉承了清华大学重视体育的传统,每天一节体育课,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重视阅读、体育,这种理念在外滩君采访万玮、龚德辉等沪上名校长时,也不约而同被反复提及。教育的本质在何处?让我们看看北京这位校长的分享。


提示:文末还有清华附小一至六年级的推荐书目供各位参考。


文 | 吴妍娇    摄影 | 洪宇哲

制图 | 裴长杰   编辑 | 闻琛

 

从北大东门地铁站下车,走过几个老北京风味的路口,外滩君才终于得见清华园的庐山真面目。只是万万没想到,我们今日要探访的清华附小正是在这清华园中。漫步于透露着浓浓京味儿的胡同小巷,柳絮纷飞,以及虽然紧扣、却有绿意出墙的附小后门,都给这所传说中的学校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一进校园,就看见操场一侧的大树枝桠上“长”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一位附小的老师介绍说,这是窦桂梅校长带领团队亲自为孩子们挑选的书目,每年更新一次,保证常换常新。我不禁在心中暗自嘀咕:这位校长得多爱书啊!

 

可真正进了窦校的办公室,我才算开了眼界。环绕办公室满满一圈一人高的书架,排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从文史哲的名著,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专著,以及中外儿童文学名作……不一而足,看起来这个书架的主人对阅读是真爱。

 

窦校是东北人,初见时便深感其爽朗,虽着一身深蓝色裙装尽显端庄,采访时却丝毫不见拘泥。谈笑间,窦校频频甩出各种新鲜有趣的比喻,果然是30年语文教学功底,不经意间,竟把教育这回事说了个通透。

 

读书就是存钱

 

窦校说,比起校长,她有一个更加引以为傲的身份——“儿童阅读推广人”。她发现,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说她自己有那么一点语文素养的话,那都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阅读不断积累出来的。小时候虽然看书不多,但姥爷给她讲了很多故事,丰富了孩提时的想象。

从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到成为特级教师,直至成为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校一路反思,发现自己之所以能够胜任这些不同的角色,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有一种阅读的习惯。阅读教育的原典,帮助她在源头上构建独立的教育哲学;阅读各类专业书籍,以及各种类型期刊杂志,乃至微博微信,特别有利于她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对周边的环境做出直觉判断和敏感选择。

 

阅读绝对不只是为了装点生活。今天的时代变化太快,很多事情骤然发生,我们没有处理的经验。但从对好书的阅读中,你却能找到参悟人生的参照系,书中的案例和道理能够帮你解释生活,舒展心情。很多时候,心里那些过不去的坎儿,书中的话语能帮你过去

 

行走在清华附小,就像穿行在书海中,随处可见的是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低年级教室外,贴着经典绘本的彩页,老师特意将绘本完整地在矮墙上铺展,差不多跟学生的视线平齐;中年级的窗台上,一摞摞课外书竖着摆放,学生伸手就可以取到;高年级教室外宽敞的过道,设置了小巧的书吧,还配上了各种小椅子、小坐垫。教室内各班还都有图书角,学校的图书馆定期送书到教室,保证学生能够阅读到最新、最好的少儿读物……用心营造的细节,逐步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在窦校看来,琅琅书声,就是孩子的朗朗乾坤。学校每个班的课表里,有雷打不动的一周一次的主题阅读课,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外阅读指导化,就连孩子们的日常阅读都课程化了,人手一书似乎已经成为了附小的常态。先有教师以身作则,再有书香熏陶使然,试问还会有哪个孩子不爱阅读?

 

关于阅读,窦校还有两个特别生动的比喻。第一句话叫作,读书就是存钱,很多时候我们的未来成就,是靠今天阅读的利息得来的。第二句话叫作,读书是最好的保养品。“塞万提斯说得特别好:再坏的书也不可能一无是处。更何况今天,我们推荐学生和老师阅读的书,还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所以我觉得只要能读起来就非常好。”

 

和一些阅读大家不同,窦校倒是一点也不反对电子化阅读,在她看来,不管是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甚至只是互联网上单篇的文章,只要能吸纳,能够进一步加工编织,她相信进到大脑的是一块布,出来的一定是一件衣服。

 

身体就是最好的教育学

 

正聊到兴头上,学生们下课了,窦校特地打开窗子,让操场上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飘进屋子。外滩君看气氛正好,便趁机打听起附小出了名的体育教育。

 

在清华附小,体育有个三个“一”的说法。第一个“一”,就是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有一节体育课。这个在当下的基础教育的小学里面应该说是比较罕见的;第二个“一”,就是每个学生至少可以自主选修一个体育项目,这个自主选择就是打破班级界限,以学生的活动兴趣为出发点;第三个“一”,就是每天有一节体育大课间活动,整整50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所以在清华附小,小朋友每天的平均体育运动量在两个小时左右,是国家建议的两倍。难怪附小的孩子在六年级体育测试的时候能够百分百达标,相信这与六年的体育锻炼密不可分。

 

站在母亲的角度,窦校觉得天下没有父母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而清华大学本身“无体育,不清华”的精神也同样影响着附小。只是直至今日,体育在中国仍旧是少数人的运动,于是窦校决定开始动手做课程改革。将国家规定课程做了整合瘦身之后,腾出了一点时间,学校选择将这段宝贵的时间留给体育。

 

“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很多诉求,要学好语文数学等等学科,但好像唯独丢了我们的身体。其实身体是培养我们意志品质、团队合作、身心健康非常好的教材,身体就是教材。像足球、篮球、乒乓球……孩子们应该像读语文书、数学书那样,拿起足球就玩、就做。”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附小选择了足球作为校本的体育“教材”。在窦校看来,足球最有教育性,首先它不是一项门槛很高的运动,不用选拔,高矮胖瘦男女都可以参与。另外对场地和设施也没有很高的要求,随时随地都可以玩起来。足球还是最好的团队配合教材,符合教育的理念,它能让孩子在不同的角色里摆正自己的位置,建立第二道德社区,同时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进球。单纯的跑步、投掷,不符合儿童的兴趣特点。而需要团队精诚合作的项目,则更加有助于儿童未来走向社会,他可以从中学会合作、坚持、拼搏。

 

“我们通过足球课程,无外乎想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进而形成必备品格。如果说阅读是心灵与审美的话,那么体育就是力量与审美,它们一刚一柔,构成了身心发展的两个翅膀。”窦校说这话的时候,一只手有力地握拳,似乎是在给学生传递力量。

 

顶灯式教育vs探照灯式教育


当年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窦校并没有一开始就从事语文教学,而是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后来辗转又教过数学,在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才终于走入了她爱了一辈子的语文课堂。不过也正因这段“曲线救国”的经历,窦校有个非常深刻的体会。过去我国的基础教育大都是单一学科思维,没有整合与渗透,知识分裂、单一,这样的教学很有可能培养出具备专业素养的野蛮人。

 

小学阶段应该是顶灯式教育,而不是探照灯式教育。”这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参加窦校的“语文主题教学”推广会时,对其所倡导的教育模式的生动评价。过去的教育是探照灯式的教育,拿个电棒,在黑暗中照到哪儿,孩子就学哪儿,不论是知识,还是学习知识的人,在这样的过度聚焦中都容易烧焦。所谓顶灯式教育,就是指既有明确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目标,如顶端照耀,又包裹了很多内容的、整体育人的教育,孩子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角角落落,整个学习是饱满、丰富、充实的。

 

其实大多数孩子来到小学时,都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所以在这个阶段,学校是要给孩子提供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的。就好像美国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不会有七八个老师围着孩子转的,因为如果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组合在一起就免不了成为单一碎片化的学习。

 

因此,清华附小特别强调“盐在汤中”的教育,主张不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提炼出来,导致学科内以及学科之间毫无关联。“说白了这就像广东的煲汤一样,小学是需要这样整合的总体教育的。”

 

如果说现阶段单一学科的教学尚且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包罗万象的话,那学科间的联系就显得相对薄弱了。但事实上,正如窦校所说,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很多现在看来没有关联的学科之间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好比音乐学科和语文学科就是多有相通的,中华民族的古诗词都是可以通过音乐来表现的,甚至吟诵出来,而且古诗词还可以用美术来表现,中国古人常常讲诗书画一体。

 

“就像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不仅是诗人,还是书法家、画家和作家,属于现在我们所说的‘整合型人才’。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成不了这样的大家,就是因为我们在培养的时候没有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说到这里,窦校又用了个生动的比喻。她说,教育就好比烹饪,得有好几种菜。一种是清炒,但是清炒的前提是原材料必须营养足够,得是经典。但是如果不是怎么办?那就得用“拌”,这就好比学科内的整合。除此以外还得炖,东北人常说的乱炖,就是指学科间、课内外的界限都消失了,比如戏剧或是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小学阶段做的是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学校的任务就是要把孩子的视野打开,打破学科过深过窄的现象,实现整体的发展

 

我是一个母语教育者


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

 

窦校的人生有将近30年的时光都是和语文教学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她一站上讲台,整个人就会变得不太一样了。“我发现我身体里有一种特别的东西,那是一种激情,一种不安分因子”,窦桂梅带有东北人生性豪爽的性格,在工作上经常是挽起袖子就拼的“铁娘子”。

 

做了近30年的语文老师,窦校说自己不外乎在做一个坚守:“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身份。要把语文教明白,把语言文字教明白,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得知道语文的基本属性,得有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第二句话说的是,教母语得教给孩子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比如读《西游记》,语文老师就得研究这套书里有什么规律和窍门,五十多万字怎么才能让孩子啃下来,得教给孩子阅读的密码。比如西游记里面有很多数字,蟠桃会的桃子有多少,人参果树上结了多少果子,金箍棒有一万五千斤,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等等,然后就发现这些数字都能被三整除,孩子找到规律后,自己再去发现和求证,乐死了。


紧接着让孩子画思维导图,看哪些妖怪和神仙有关系,画取经的路线图,小孩学得特别开心。后来他们发现其实这本书很好读,虽然取经的故事很多,但用的是反复叙事的写作手法,不变的是这几个师徒,变的是来考验他们的妖怪,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取得真经、完成自我修炼的向善的历程。这样带着孩子读《西游记》,他们自然就不烦了。

 

再比如读《水浒传》也有巧思,其人物的出场单线发展、环环相套,因此按照一百零八将的人物脉络来读,学生初读之后喜欢哪个人物,可以围绕这个人物进行深度阅读,分析人物性格、梳理人物关系、剖析人物命运,孩子们在研究过程中就会发现,性格史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史,性格决定命运。这样读水浒就不是土匪哲学了。

 

在清华附小,像这样的课堂案例还有许多。大家都说,听窦校的课总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她总是会提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生成,学生一有生成,就会成长,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真实的。这也就是课堂的张力。

 

“所谓的理想课堂一定是真正发生学习的课堂,要给孩子们提供选择和判断的依据,让他们提升思维品质,走向未来广阔的人生。在清华附小,课堂教学分为动态的三个环节:预学、共学和延学。预学指的是学生要带着储备和准备来到课堂,把问题和困惑和大家分享,老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学生的智慧,编织提取关键问题;共学,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各种工具,解决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延学指的是延伸学习,孩子要带着更高的思考和困惑走出课堂。”

 

而前面两步达成了,第三句话才是最难的,因为最高境界的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中华民族的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一切的文化,半部论语打天下,一篇文章定终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人说,立功立德还要立言,最终还得落在立言,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对语文重视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所以我说语文教育是培养中国人的教育,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我们中华民族祖辈的文化就是语文本身,所以我的口号是要像热爱你的母亲一样热爱母语,捍卫母语。正所谓子不嫌母丑,况且我们又有着这样一份高贵典雅的‘母亲’,我们的母语无论到任何时候都是不能丢的,也没有理由去质疑。”

 

听着窦校长的话,尽管我只是一个媒体人,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也不由涌上心头。清华附小母语教学以及“1 X课程”在窦校长的带领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荣获建国六十五周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特别是2015年百年校庆之后,清华附小从其百年教育发展史中汲取营养,使命性提出百年教育的传承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追求——成志教育。以学校百年来的百位成志榜样人物,教育当下儿童要立志、言志、行志,最终成志。可谓“成志教育,照耀一生”。


行走在这样的学校,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我所看到的,是一位真真切切做教育的校长带领她的团队所建立起来的深富理想主义、指向未来的小学。

 

 

清华附小推荐书目BOOKS


 书目分为文学科学人文三个类别,共计100本。一年级至二年级每学期7本,文学3本,科学2本,人文2本;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学期9本,文学、科学、人文各3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