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长得好不好?看了这篇就知道!

  平凡的人 2016-05-23

“我的宝宝到底长得好不好”这个问题简直是奶爸奶妈们担心的首要问题。


体重是判断宝宝生长状况的重要标准。但体重虽然十分重要,它也不是判断宝宝生长状况的唯一标准。今天YY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宝宝有哪些重要的生长发育指标,以及如何判断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事实上,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出生之后的3-4天,体重都会有一个下降。
这是正常的现象。宝宝的体重下降主要来自于出生后丢失的水分(但宝宝并不常因此缺水),再加上TA排出了人生中第一泡大便——胎便。由于新生儿体重的基数本来就小,这部分的重量浮动也就会变得特别明显。


那么,新生儿的体重下降多少才正常呢?通常,出生后体重下降 5-7%是非常正常的,7-10%也可以接受。如果新生儿的体重比出生时下降了10%以上,则建议大家咨询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意见,酌情添加喂奶量。


但是,如果宝宝的体重下降在正常范围,额外添加的奶量并不会对新生儿有特别的好处,反而有可能导致体重下降更多或者增重的速度较慢。



大概在出生后的10天到15天左右,绝大部分的新生儿都会恢复至出生体重。但与出生时带的“附赠体重”不同,这回可是宝宝货真价实的重量了。


当然,每个宝宝恢复出生体重的天数根据宝宝自身的状况和条件可能有少许差异。而且也通常与体重下降的多少直接相关:前3-4天体重下降的越多,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就稍长一些。如果超过了10-15天宝宝的体重还是没有达到出生体重,那么可能需要检查一下喂养的正确性了(包括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



当过了第3-4天的体重最低点后,宝宝长得飞快,恨不得一天一个样儿。相信也有很多家长喜欢时不时量一下宝宝的身体数据,来记录宝宝的生长状况。那么,宝宝的生长状况到底有些什么指标呢?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用体重,体长和头围这三个指标来判断宝宝的生长状况。这里YY要注明一下,下面给出的范围是群体的正常范围,宝宝的生长还会受基因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个体差异。如果发现宝宝的生长数据没有落在范围内,建议家长咨询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意见,检查是否有需要担心的原因,不要盲目恐慌。



前3-4个月,宝宝的平均体重增长大概是每周140-200克,然而有些宝宝可能每周只增重113-142克,这也是可接受的范围。当然,这个增长的值要从第3-4天出现的宝宝体重的最低点开始算。


第5-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平均增重在每周113-142克左右;并且,当宝宝满6个月时,体重应达到出生体重的两倍。


第6-12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平均增重在每周57-113克左右;并且,当宝宝满一岁时,体重应达到出生体重的2.5-3倍。


温馨提示

由于宝宝体重基数较小,为了最大程度减小误差,建议最好能在同一个称上称量;并且称体重时,宝宝身上衣服的重量要保持一致(最好只穿纸尿裤)。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多称几次取平均值来减少误差。




前6个月宝宝的平均体长(也就是身高)增长每个月1.5-2.5厘米6-12个月的宝宝平均体长增长在每个月1-1.3厘米

通常在宝宝满一岁时,TA的体长应达到出生体长的1.5倍。


温馨提示

宝宝喜欢乱动,建议量体长时将宝宝平放,手轻轻将宝宝的腿拉直,并快速测量长度。如果在家没有较方便的测量工具,可以将宝宝放在白纸上,快速用铅笔标记宝宝的头顶和脚掌的位置,然后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前6个月,宝宝的平均头围增长在每个月1.3 cm左右;到6-12个月时,宝宝的平均头围增长在每个月0.65 cm左右。

一般当宝宝满一岁时,TA的头围应该比出生时增长33%。


温馨提示

测量宝宝头围时,可使用软尺。注意应测量宝宝头部最大的一圈,通常是在略高于宝宝眉毛和耳朵的地方。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宝宝的生长并不是匀速的——可能一段时间快,一段时间慢。并且,三个指标未必均匀地同时增长——可能一段时间某个指标长得比其他的要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