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早期历史编辑琉息太尼亚省编辑日耳曼王国编辑摩尔人统治与复地运动编辑711年北非穆斯林摩爾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王朝滅亡了,僅葡萄牙北部的阿斯图里亚斯高地還在信奉天主教的哥特贵族的手裡。哥特人在阿斯图里亚斯便开始发起「收复失地运动」,旨在跟南部穆斯林政权作战,重新統治伊比利亚半岛。 1179年該地區成為葡萄牙王國,隨著重新取得穆斯林所佔據的部分而擴張起來。現代歐陸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70年國王阿方索三世手中完成的。 大航海时代编辑![]() 昔日的葡萄牙航海家雕像 15、16世紀乃葡萄牙的全盛時代,在非、亚、美擁有大量,為海上強國。这时代期间,不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葡萄牙都已远远超越欧洲其他国家。 葡萄牙的殖民帝国成立于1415年8月21日,当航海家亨利率领葡萄牙艦隊征服北非的伊斯兰贸易中心休达。随后葡萄牙的航海家与探险家陆续发现了亚速尔群岛、佛得角、比奥科岛、圣多美岛、普林西比岛和安诺本岛等无人居住的岛屿。 1471年,长期与西班牙争夺的北摩洛哥城市坦几亚终于被葡萄牙人占据。 1488年春天,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为后来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险家瓦斯科·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98年5月20日达·伽马终于到达离印度城镇科泽科德不远的海滩。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初次看到巴西的海岸。 1501年,卡布拉尔发现了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1507年也到了毛里求斯。 1510年,阿尔布克尔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地区和马来西亚的马六甲(1511年)。 1514年以后,葡萄牙的航海家到了远东的中国和日本。1517年,葡萄牙商人及官员费尔南·佩雷兹·德·安德拉德到了广州,而其与明朝朝廷的交涉被称为近代中国与欧洲接触的开端。葡萄牙人于1542年意外发现了日本,后来很多欧洲商人和传教士被吸引到日本(參見南蠻貿易)。1557年,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并开始与中国进行贸易。 帝国的没落编辑里斯本大地震编辑19世纪的危机编辑![]() 巴西帝国国旗 1807年拿破崙進攻葡萄牙,同年12月1日佔领里斯本。直到1812年因得到英国相助才摆脱法国的统治。1808年葡萄牙王室与大部份里斯本贵族逃亡到巴西里约热内卢,从1808年到1821年这个城市当了葡萄牙的首都,是当时欧洲仅有的不在欧洲本土的首都。 1820年8月,葡萄牙发生了自由党人的革命,新政府的头项措施是请流亡到巴西的国王若昂六世回国。若昂六世最终决定带着几乎所有的王室成员和大臣们回国,1821年7月在里斯本登陆。 若昂六世回国后,葡萄牙的第一届立宪议会企图取消若昂六世受给巴西的各种特权,使巴西重新陷入的境地。巴西人民早已习惯有一个自己的国王和政府,这种做法进一步刺激了巴西人民要有自己的国王和政府的情绪。巴西不能接受对其特权的取消和再次沦为。若昂六世的儿子佩德罗决定留下来反对葡政府的这项决议,若昂六世也默许了儿子的做法。 1821年12月,葡议会以完成政治教育为由,敦促佩德罗回国,并规定巴西各省直接受里斯本管辖。在巴西独立派的推动下,佩德罗拒绝了葡议会的命令,建立了以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为首的新政府,并与1822年5月自立为「巴西永久的保护者」。葡议会因此废黜了其巴西摄政王的职务。1822年9月7日,刚到达聖保羅的佩德罗获悉了此决议,于是在依皮朗加河畔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葡萄牙语:Independência ou Morte!),正式宣布了巴西的独立。 第一共和国编辑新国家时期编辑1926年5月發生军事政变,卡爾莫納元帅上台,建立军事独裁政府。 财政部长安东尼奥·萨拉查于1931年组织“国民同盟”,1932年升任总理以因应財政危机,次年制定新宪法,建立其带法西斯性质的新国家体制(Estado Novo,葡萄牙历史上的“第二共和国”),成为独裁者。萨拉查对内推行法西斯专政,对外于1936年追随德、意法西斯,帮助佛朗哥军队进攻西班牙共和国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名义上保持中立,实际上亲近轴心国集团。战后于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6月接受马歇尔计划。1951年与美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其后又签订各种协定,允许美国在葡萄牙及其属地建立军事基地。 第三共和国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