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虽然这辈子娶不到她们了,但是照片依然美翻你

 百了无恨 2016-05-24

算了,知道你们也不认识。想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比管仲乐毅之贤,抱膝危坐,笑傲风月,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也不分不清谁是张歆艺、谁是张馨予......

......

现在,你要找个长相特别气质极佳的大美女,还真是难,可这要搁民国,一个砖头扔下去,就能拍到九个美女头上。

中国女人的“黄金年代”,那绝对就是民国时期。那时候的女人全部身着一袭旗袍,没有什么韩国甜美风、欧美帅气风,一身旗袍就足以让囊括所有的甜美、性感、优雅、端庄。

旗袍

中国式诱惑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但40年代是旗袍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40年代才是旗袍真正的盛行年代。

而真正能把这改良旗袍演绎到极致的还是上海女人。张爱玲曾用“束身旗袍,流苏披肩,阴暗的花纹里透着阴霾”来描写上海40年代女性的时尚穿着。

江南女子的雅致,大都会小姐的精巧,繁华下的世故聪慧,上海女人的丽质和旗袍的剔透完全融于一体。穿旗袍的上海女人简直可以说是“民国一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3日),美军罗斯科-特纳(Roscoe Turner)上校,向中国女飞行员颜雅清(Hilds Yen)小姐赠送飞机。(颜雅清与李霞卿、郑汉英三人,同为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亦为着名的民国名媛。)

美国《Life》杂志拍摄的老电影剧照

8位穿着各色旗袍的女性在厦门的公园

(1939)

天坛公园里的两位旗袍美女

在北京中央公园散步的民国摩登女子

(1940)玲珑杂志

时尚风向标

小巧易带的《玲珑》只有13厘米长,一份7分钱。 杂志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不过,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封面上的美女了。

这类少女杂志在1930年代前后的上海并不少,其中的佼佼者可算是《玲珑》。其创刊于1931年的上海,1937年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共出版了298期。

《玲珑》在当年上海的流行程度,按照张爱玲的说法就是:“一九三零年间女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册《玲珑》杂志。”

《玲珑》创刊号的封面女郎就是上海“邮票大王”周今觉的第六个女儿周淑蘅。

画面上的她淡扫蛾眉、略施粉黛,身上的裙装上身是中国旗袍的式样,而下摆又加上了西方礼裙的特色,动人地向如今的我们展现了30年代初的上海服饰文化。

这些上海名媛虽然不是明星,却比普通影星多了一份端庄典雅的气质。难怪当时的女学生们都争相仿效封面女郎的装束。沈石蒂

犹太摄影师镜头下的民国女子

1922年,有个出生在克里米亚的犹太青年Sioma Lifshitz,为了逃离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远渡重洋来到了上海,并且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沈石蒂。

沈石蒂和他当时的中国女友

最初,他在上海做些杂工,站稳脚跟后就以拍照维持生计,后来就开了一家照相馆。开始来这里照相的都是在上海的外国人,后来照相馆名声大了,中国富豪、社会名流、电影明星都纷纷上门。

201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在以色列访问,偶尔知道了沈石蒂,并联系上了他的家人,这才找到了沈石蒂当时拍摄的两万多张上海老照片,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上海美人的老照片。

肖像照中的她们,有刷着豆蔻红色指甲的美妇,一袭旗袍目视远方,高雅中不失时尚。

她们画着细细的弯眉,眼波流转,或青春靓丽,或性感妩媚,或端庄大方......没有高超的化妆技巧,却有着超然的气质。

亦中亦西,亦古亦今,似梦似幻,从容优越。不论是笑容璀璨还是妖艳妩媚,无不洋溢出那份一丝不苟的精致。

她们一人一个风景,一人一座舞台,在民国这个动荡而新生的时期,演绎着光彩照人、动人心魄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