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微针刀的临床应用——哮喘

 狸先生丢尾巴 2016-05-24
超微针刀的临床应用——哮喘
        俗话说,外不治癣,内不治喘。
        哮喘一直是中西医致力攻克的顽疾,尤其是西医,在针对哮喘这一“不治之症”上面,似乎只剩下了“抗生素”这种“无力”的对抗手段,它是如此的顽固,在不发作的时候就像一座静静的“死火山”,很容易让人掉以轻心;可在你不把它当回事儿的时候,一点点风吹草动又会让这座真正的“活火山”喷发出浓浓烈焰,让人招架不住。
        冯某,男,74岁,湖南冠城人士。从十几岁开始,因感冒并发支气管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的治疗,后转为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60年,每日早晨咳嗽咳痰明显,痰粘难以咳出并伴有胸闷,劳累后加重。长期用药控制,全年持续发作,与季节寒热等外界关系不明显,近几年,心慌、胸闷加重。
        经朋友介绍,来到我诊所就诊,就诊时主诉为:咳嗽、咳痰、大便不成形60年。
       查体:胸部左高右低。诊断为剑突卡压、颈椎病。
       患者就诊时血压60/90mmgh血压偏低,血糖正常。
       既往史:肾结石手术史43年。
       睡眠饮食尚可。
       经过诊断,胡教授决定为他进行超微针刀治疗。诊疗思路如下:
      1、因为哮喘60年已经不是炎症引起的,西医抗炎意义不大;
      2、哮喘是气道不通畅,而引起的一种呼吸症状,此不通畅是因为肺及气 道的卡压引起也就是肺的空间不足;
      3、膈肌是肺的最大呼吸肌,对肺的空间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吸气时膈肌下移,肺的空间大,呼气时膈肌上升,肺的空间变小,当膈肌劳损,其下移及上升的能力不足,对肺的调节能力不够导致肺的空间受压从而使肺及气管产生哮喘的症状;
      4、颈部的前斜角肌也是一块调节胸腔空间的肌肉,其拉力过大,也会导致胸腔空间不足,产生肺部受压;
      按照以上思路进行超微针刀松解1次后,胸闷感减轻,咳嗽明显缓解;治疗5次后,胸闷、心慌消失,咳痰通畅,易咳出,症状明显减轻。随访2周,效果明显。


后记: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可以通过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诊断,在面对简单的感冒咳嗽时,不要掉以轻心,及时观测疾病的变化,切莫耽误了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