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

 xm1234567 2016-05-24



S老师:


说来忧伤。

最近忽然发现,跟一个土豪朋友渐行渐远了。他帮过我很多,但我能给他的,只是一份友情。而这几年我们聊天,思维基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他满脑子都是大生意,我八千块的月薪,对他来说只是一顿饭钱,所以他上次他问我“怎么还干着那破工作”,我都不知道怎么答。

本来也没觉得怎样,但半年前一个初中同学来我们这儿打工,常喊我一起喝酒,我发现他整天纠结于一些鸡毛蒜皮,迟到被扣了二十块钱就心疼得半死,要跟我唠叨很久。我忽然就明白了那个土豪朋友面对我时的心态。

过去一直觉得朋友间应该是不分贫富贵贱的。但现在忽然怀疑了,难得交朋友真的也需要门当户对吗?


——某胖




某胖:


可能人长大了,总会出其不意地遭遇一些关于钱或朋友的忧伤。

你的忧伤我也曾有过。以下,是我的思考。


可能一直以来我们都误会了。以为友谊都是白莲花,又纯又美又神圣。

但现在我知道,友情的确很伟大,但友情也真的是生长在现实里的。

我们交朋友,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合得来”。

那是因为,除了功利的目的,我们还要彼此分享,寻找共鸣。

理论上说,皇帝和乞丐也可以互相分享内心感受,达成某种程度的共鸣。

但现实里面,如果他们真的试图成为朋友,就会发现,这种关系多么不融洽。

乞丐会发现他根本理解不了皇上兴致勃勃谈论的诗词。皇上也会觉得跟乞丐聊怎么讨到一个热包子实在太没劲了。

所以,皇帝和乞丐,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不只是财富和地位的问题,更是两者思维方式差异过大的必然结果。

阶层不同的两个人,生活方式必然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必然不同。价值观不同,就不可能真正合得来。


这是在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更是如此。

世界这么残酷,那些宣称“一切靠自己”的人,往往都活得很辛苦。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互相借力,抱团取暖。你扛不住的时候朋友拉你一把,朋友撑不住的时候你拽他一下。这种在关键时刻能“互相利用”的友情,往往更铁,更真挚。

但是请注意,朋友间的帮助,一定是“相互”的,不能这次我帮你,下次还是我帮你。而我遇到的所有困境,你都无能为力。

那还怎么愉快地玩耍嘛。

所以,“门当户对”的朋友,更可能达成关系的平衡。

你失业,我收容你来我家住一个月,不会嫌弃你一周不洗澡,脏衣服堆一床,因为我也是这样。

我失恋,你立刻在朋友圈里找出十几个候选对象,因为我们的层次相当,你的圈子里,都是跟我差不多的人。

你请我吃烤串喝扎啤,我回请你地摊麻辣小龙虾,这样的交往自然随性,彼此都开心。

而如果你请我吃法国大餐,而我只能回一顿大排档,天长日久,两个人心里,想必都会失衡。


我有个朋友,开着个小公司,本来生意很好,但去年被拖欠货款,资金链断了。

于是他来找我,问能不能给他投资六十万,然后分我价值八十万的股份。

我觉得很值。就卖了郊区的一套小房子,把钱投给了他。

上个月他告诉我,公司状况不错,我的股份升值了。如果我要拿回钱,他给我一百万。不需要的话,也可以继续做他的小股东。

我看好他,当然不会拿回钱。

很多人说朋友间不能谈钱,认为一涉及钱,友情就会变味。

我完全不这么认为。

真正的朋友就要既能在精神上互相慰藉,又要在现实里互相帮助,所以应该是既能谈感情也能谈钱的。

谈钱分怎么谈。要是开车送你去机场也要收车费,那就太LOW了。但如果像我这样,给朋友投资六十万帮他过难关,他送我一百万的股份做回报,这种互利互惠,不正是朋友存在的价值吗?

当然,能愉快地谈钱,依然是需要两个人的“门当户对”——要是朋友需要一千万,我恐怕有心无力,而要是他只是摆摊卖煎饼果子,那八成也不会给我满意的回报。

层次差不多的两个人,才更容易在利益上实现互助。

而如果你和你的土豪朋友确实在物质上不属于同一阶层,那就要学会“回避”这件事,尽量不要谈钱谈物质,因为很难谈得来。试着去找你们共同的兴趣点,足球、历史、政治、大自然、女孩子……这些彼此认识、体验一致,可以“共情”的话题,是你们的契合点。

至于跟朋友一起赚钱,友利双收这么酸爽的事儿,就尽量不要在对方身上寄予厚望了。

比如,类似年初支付宝集五福这样好玩又赚钱的活动,咱还是要找“门当户对”的小伙伴一起玩。

  本文由有利网赞助发布,S老师要打小广告了  

当然,那个活动已经过去了。但现在还有有利网的“友利双收”活动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