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夜悠悠谁与共?

 小禅大魔王 2016-05-24
清夜悠悠谁与共?
宋徽宗瘦金体04.05 00:11阅读465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丙申仲春品秦观

古往今来在文学成就上独领风骚,博得千秋美名的文人雅士,多在“情”字上触觉细腻敏感,不管是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少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悯,后主“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凄情,也或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家国天下,俱将胸中块垒一泻笔端,这些诗词往往不引经据典而直抒胸臆,反更觉可爱动人,也使作者赢得了“诗仙”“诗圣”“词帝”的称号,将他们推上了中国文学史的至高地位。眼下时值仲春,东风吹彻,一时路边飞红万点,十里春风美不胜收,令人动容的同时,也更显夜月下的一帘寂寞。这番的柔情,想必最适合一品词宗秦观的作品了。

  秦观,字少游,江苏高邮人,世称淮海先生。年少时慷慨豪迈,喜读兵书,渴望有朝一日驰骋疆场,建立不世功业。也曾探古揽胜,广结师友,后拜于苏轼门下。苏轼对少游格外看重,鼓励他留心举业。后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一时名动天下。哲宗年间,对在朝旧党进行罢黜,秦观几经谪贬,心灰意冷,心情抑郁低沉,遂自作挽词,情辞哀苦。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哲宗年间被贬旧臣陆续宽赦,秦观也在放还之列,是年八月,北上行至滕州,游于光华亭,索水欲饮。家人持水至,少游笑视之而卒,终年五十有二。其昔年曾作《好事近》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于此一语成谶。


秦观的文学作品内容涵盖颇为丰富,报国忧民,友情与羁旅之愁等尽囊其内,其艺术风格也同诸多大家类似,有前期精巧言情与后期沉郁羁愁的转变。同大多文人一样,少游一生也不乏风流韵事,其名作《满庭芳》道: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相传即为思念某歌妓而作,秦观也曾因此等事被人劾以“不检”,于事且做别论,但词却情深恨长令人动容,其“化心为词”,非少游与女子交往的真心投入而不能为。正因其深于“情”,工于“情”,也才写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化风流为风雅”的千古名句。

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少游也有诟病相对较少的名作如《桃源忆故人》: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羞见枕衾鸳凤,闷则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

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此作写少妇闺中思绪,以清冷夜色映衬人物心境,其柔婉细腻,真切感人,少游在此类作品中,深切的进入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将女子所思所感尽诉笔端。


宋哲宗绍圣元年,秦观步入了他迁徙流落的后半生,其时天涯苦恨,孤旅羁愁成为了其词作的主题,词风也陡变为哀伤凄怨之作,如绍圣二年其词《千秋岁》云: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imgLoading

少游词作向以“情韵兼胜”著称,于“情”一面,深于情工于情之长于前文可见一斑。词本属”艳科“,最初只表现于花前月下,男欢女爱。至李后主时方化一己故国之悲为普世情感,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堪称突破,李煜遂被后人尊为”词中之帝“。秦观也在自己政治遭遇,人生不济的万念俱灰中,为男女间相思离别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如其《减字木兰花》道: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秦观寓情于词不仅为自己的苦痛找到了排泄口,也细腻婉转的引起了世人普遍的共鸣,其词可感可人也为传统的言情词注入了新的活力。


秦观的词“韵”胜在“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其寓情于景,又寓情于景于词中,于无言之物诉尽心中无限心事,如其《八六子》云: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此作以“春风十里”的“柔情”回忆,对以“片片飞花,蒙蒙残雨”的迷蒙凄楚,将眼前之景融入漫无际涯的情感氛围,其缠绵悱恻,让人回味无穷。


秦观后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等作品传世。其“情韵兼胜”的作品,在中国词史的继承传统上,又赋予了新的创造力与生命力,推崇秦观为“婉约词宗”该当是实至名归。



人物评价


  • 苏轼: “有屈、宋之才。”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宋史·文苑传》


  • 李清照:'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词论》


  • 刘熙载: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东坡词雄姿逸气,高轶古人,且称少游为词手。山谷倾倒于少游《千秋岁》词“落红万点愁如海”之句,至不敢和。要其他词之妙,似此者岂少哉?——《艺概》卷四


冯煦:”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他人之赋,赋才也;长卿,赋心也。”予于少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俊,耆卿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耶?——《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李调元:“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冠”。《雨村词话》卷一


  • 清代王国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前此温、韦,后此姜、吴,皆不与焉。”——《人间词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